企业统计的经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分析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元要素与决策—信息机制
企业以创造产出品表现其社会存在。企业的功能首先是生产。但企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价值。产品的价值只能在企业外部,即市场上实现。各投入要素也与市场密不可分。这样,企业的功能就不单单是一个生产的问题,而是在与市场紧密联系和交流中将投入科学转换的“生产与经营”的问题了。
有学者把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要素精炼出三种“元要素”,即资本、劳动和知识。(注:参见陈传明:《比较企业制度》,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第9-15页。)资本是指货币形式的。货币资本对企业的基础作用,犹如血液对人体,因此它应属一种“元要素”。企业中的劳动可分为三类:(1)体力劳动者的劳动;(2)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3)管理者的劳动。前两类劳动对企业的基础作用显而易见。管理劳动虽有些特殊,但毕竟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监督、计划、控制、协作和领导,或者换言之,需要一种‘企业家或者管理的人才和能力’的投入。”(注:亚瑟·A·汤普森:《企业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中译本,第117页。)可见,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起着基础作用。因此,这三类劳动就共同构成了企业活动中劳动这一“元要素”。至于知识何以构成一种“元要素”,却要仔细分析。
如果把“知识”理解为作业知识,那它就是体力劳动者所具有的。如果把“知识”理解为技术知识,那它就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具有的。如果把“知识”理解为管理知识,那它就是管理者所具有的。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们说这三类劳动者,即是指具有这三类知识的人。这三类劳动者获得这三类知识,或者是通过普通的教育,或者是通过职业培训,或者是通过实践的“学习”;某人一旦获得某类知识,便与这类知识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不具有作业知识的体力劳动者,不具有技术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具有管理知识的管理者,犹如不具有甜质的糖,是不可思议的。在企业与外界的交流中,这三类知识是与它们的载体一起流动的。不具有三类中相应知识的人,是无以向企业提供其劳动的。当我们把劳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元要素,这三类知识就包含其中了。这三类知识与相应劳动的不可分割性,使它们不能再单独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元要素。
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元要素的“知识”只能是“信息”。一个企业一旦形成,一个管理体系也就形成。(注:参见张春霖:《企业组织与市场体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第68-71页。)而管理,依法马(E·Fama)的看法,就是一种“以所谓‘决策’为特征、协调各投入要素的活动,贯彻它们相互间契约的起特殊作用的劳动。”(注:参见陈传明:《比较企业制度》,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第9-15页。)决策凭什么?信息。当把一个企业看作一个与外部有明确边界的独立物时,其内部运作的管理决策需要内部信息。当把一个企业看作一个与外部有密切联系并不断交流的运动物时,其经营决策需要外部信息。生产什么?为谁生产?怎样生产?这都需要信息。对于一个既定的企业生产经营者,他所掌握的涵盖企业活动时空的信息越多,他就越有“知识”。他若不具有这种“知识”,那就意味着会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翻船,达不到胜利的彼岸。“信息”对企业的基础作用以及与劳动、资本两元要素的联系性,使之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另一“元要素”。
企业,尤其是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层级结构(注:参见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第1版中译本,第2页。)所具有的决策—信息机制对企业运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决策—信息机制的第一个特征,是决策权的分层级分配。一个层级结构中有一个最高决策者,同时又有若干中、低级决策者,每级决策者都有决策权,但这些决策者不是相互独立的。下级决策者的行为是其上级决策者行为的一部分,是对后者决策的贯彻。
企业层级结构中决策—信息机制的第二个特征,是关于信息收集、传输、整理。就企业内部而言,信息是分散收集、纵向传输、分层集中整理的。信息之必须分散收集,是因为信息是分散地生成的。信息纵向传输是由于每一层级的决策者都需要下级向自己提供信息和接受上级给自己的信息。至于信息分层集中整理,则由信息传输之终点必是各层级决策者使然。关于企业外部信息,就社会总体而言,是分散收集、横向传输、分散整理的。一个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作为企业的代表,是企业外部信息收集使用和发送的集中体现。但他只是社会中众多信息收集者、传输者、整理者中的一个。在他之旁,不仅有众多的同行,而且有更为众多的资源控制者、消费者。这既说明企业外部信息收集、传输、整理的复杂和困难,同时也说明其重要。一个既定的企业最高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的速度、数量和质量,极大地影响着他经营的绩效,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二、企业统计信息的替代性
统计是处理、提供有关数据信息的。习惯上,人们把统计分成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处理确定性事件,即业已发生的有关数据信息的。推断统计是处理随机事件,即具有不确定性的有关数据信息的。确定事件的数据信息是完全信息,而随机事件的数据信息是不完全信息。考虑到企业统计,其描述的是企业经济活动已发生的有关数据信息,因而主要是企业内部的;其推断的是企业经济活动将要发生或对其产生影响的有关数据信息,因而既有企业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但主要是外部的。
当企业在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中运动时,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企业;市场的这种不确定性是由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取得完全信息的极大困难或所需费用极其昂贵决定的。对一个既定的企业,为使经济活动保持理性和有效率,从理论上说,应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而这需要完全信息。当取得完全信息是不可能或费用昂贵至不堪支付时,便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使外部的不完全信息向企业决策者的满意值转化或逼近。其二是如何使外部的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第一个问题可由推断统计来解决,即用概率方法处理不完全信息。当这种方法奏效,即决策者满意时,那么这种统计信息就是对外部完全信息的替代。当这种方法不能转化外部的不确定性,达不到决策者的满意程度时,那就只有解决第二个问题。说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注:现代企业理论的创立者科斯(R·H·Coase)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同时也就意味着企业内部的确定性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替代,因而也就意味着内部完全信息对统计的外部不完全信息的替代。
当把企业看作一个层级管理组织时,其内部决策—信息机制便发挥着作用。由于这时“看得见的手”,(注: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A·D·Chandler,Jr.)把现代企业的管理协调比作“看得见的手”,与亚当·斯密所谓的市场协调的“看不见的手”相对应。)即行政命令控制着企业,所以企业内一部分信息是确定进而完全的,例如业已发生的投入量、产出量、价格等等就是这样。这种信息的描述、传输,既可由统计执行,也可用其他方法完成。描述统计的作用范围和程度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其本身,当企业其他信息处理、传送方法能比描述统计更有效率时,就会出现前者对后者的替代。换言之,统计信息所不能被替代的,只是那些必须由统计处理、传输,即最能体现统计本质的信息。当然,从愿望上,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最好都是完全的,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企业内部的另一部分信息是关于随机事件的不完全信息。企业在履行其生产功能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信息。举例说,对一产品虽已设定其质量标准的某一“点值”,但生产过程并不一定就按“行政命令”输出这一“点值”,而一般是随机波动的。依一定的概率获取随机波动的一般知识,进而对波动加以控制,有可能实现决策者的愿望。这是统计的内部不完全信息对企业内部管理所需完全信息的替代。想来,推断统计是最能体现统计本质的了。
统计的外部和内部的不完全信息对企业经营所需完全信息的替代,或者企业其他信息对统计信息的替代,是由企业的性质和企业层级制决策—信息机制决定的;本质上,是由费用节约、效率改善决定的。因而,这有一个统计的经济性问题。
三、企业统计的经济分析
统计提供的不完全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完全信息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后者价值与前者价值的差额,即是完全信息的期望价值。当完全信息的期望价值大于其成本时,获取完全信息是值得的,这时用统计获取不完全信息,就存在统计的不经济性;当完全信息的期望价值小于其成本时,获取完全信息是不值得的,这时用统计方式获取不完全信息,就存在统计的经济性。依此道理,我们考察企业信息、企业统计信息与市场购买信息三者的关系。
这里,我们定义:(1)企业信息是通过企业层级结构原本具有的信息机制系统获取的信息;(2)企业统计信息是企业用自身经济资源生产统计信息;(3)市场购买信息是企业到市场购买的信息。无疑,三种信息都是有成本的。现用下图说明三种信息的经济关系。
市场购买信息,随着交易的复杂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其成本必然上升,故市场购买曲线向右上方延伸。设其他交易费用(注:科斯从交易费用入手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虽然市场交易能协调分工,但要完成市场交易是需要费用的,有时交易费用甚至大得惊人,使交易无法达成。企业的出现一定是因为企业方式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方式的,交易费用的节约是企业出现的原因;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内完成交易的费用与在市场上完成交易的费用相比较而确定的。当企业规模扩大时,“企业内部组织追加交易的成本会上升”,“企业将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交易费用或成本包含的内容较多,信息成本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参见R·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中译本,第218页、第9页、第10页。)既定,则市场购买信息成本增加将引起信息的内部化。根据假定,信息内部化的临界点,应是企业信息成本恰等于市场购买信息成本之时,即点A,此时企业规模将在点A′;可以说,这是企业替代市场的信息决定。但替代的只是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即不确定信息(图中虚线),仍需到市场购买。企业统计(因其提供不确定信息,故用虚线)曲线向右下方延伸,在理论上,可作这样的理解:在企业规模很小时,企业用自身的经济资源生产统计信息其成本相对于企业规模是很大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统计信息的相对成本将逐渐降低。当企业统计信息的成本低于市场购买不确定信息的成本时,就会出现这种信息的内部化。在其他条件既定时,这种信息内部化的临界点,应是企业统计信息成本恰等于市场购买不确定信息成本之时,即点B,此时企业规模将在点B′;可以说,这是企业替代市场的统计决定。企业信息系统是一条直线,这意味着企业信息的数量是与企业规模成比例增长的。企业规模增长至一定的水平,为了消除或降低市场或内部不确定性的干扰,企业就会产生建立自己统计系统的欲望,而这时也正是企业统计系统信息成本恰等于企业信息系统信息成本之时,即点C,此时企业规模在点C′;可以说,这一“点”就是企业统计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协同作用的“始点。”
上图还告诉我们:企业规模小于A′时,到市场购买信息是经济的,企业信息系统是不经济的;一个极小规模的企业,当其投入和产出的市场交易即能提供满足决策需要的信息时,若再烦琐地启动企业信息系统,则必然浪费企业经济资源。企业规模在A′-B′之间时,企业信息具有经济性,而市场购买完全信息则有不经济性。企业规模在B′-C′之间时,企业信息仍有经济性,企业统计相对于市场购买具有经济性;但并不意味着建立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只要企业规模小于C′,企业统计系统相对于企业信息系统就不具有经济性。企业统计的完全经济性,只存在于企业规模大于C′之后。
回顾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元要素”之一的“知识”,统计无疑是这种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想象,企业决策者具有了“统计思想”,掌握了统计方法,会对企业运行产生何等作用。然而,像所有的稀缺资源一样,统计信息是有代价的,因而也要节约;它的经济性要求对其“理解”。有一点可以肯定,哪里有不确定性,那里就需要统计,统计方法越是科学,就越不容易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