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成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5)01-0052-0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工业化。长期以来,人们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但是,这种滞后的程度如何,原因何在,仍需要深入研究,它关系到我国今后城市化发展的动力问题。
一、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
尽管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但提升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过程。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工业是指开采资源并对其加工,从而为社会提供商品、服务或资源的生产部门的总称,主要是指第二产业制造业。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实现工业化是指从农业和手工业全面转变到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我国资源紧缺和人口众多的矛盾,本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和首战必胜的战略思想,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经济学理论指导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今天中国的制造业直接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3,占整个工业生产的4/5,为国家财政提供1/3以上的收入,贡献出口总额的90%,就业人员8043万。(注:宋健.制造业与现代化[N].人民政协报,2002.9.23.)制造业体系的建立和已经取得的成就,为中国21世纪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其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即没有相应解决就业结构转变的问题,这是一种把城市与乡村割裂开来的工业化,在1958~1978年的21年间,城市化水平仅提高2.5个百分点。城市搞工业,农村解决温饱,造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脱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脱节。以往的研究把这种状况称之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不免过于笼统。本文认为这种脱节主要不是城市化的滞后,而在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没有相应带动由人均收入水平上升所引致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
城市化水平,一般采用人口城市化率来衡量,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对工业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用法:一是工业产值(增加值)比重;二是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是工业就业比重;四是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前两者从产值结构衡量工业化,后两者从就业结构衡量工业化。城市化率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较强,因为就业结构向非农产业的转变,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钱纳里等人研究了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建立了适用于所有国家结构变动的一般模型,(注: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5.)揭示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用钱纳里的一般模型与我国的传统工业化相比较(见表1),可以发现我国工业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表1 工业化一般模型与我国工业化的比较
人均GDP(美元) GDP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
城市化率
1964年 1997年制造业非农产业
制造业
非农产业变化(%)
级次3*
2001000
21.5 67.3 16.4
44.3
36.2
中国** 1000
50.2 83.6 22.5
50 36.2
比较 +28.7 +16.3 +6.1
+5.70
*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22~23页。转引自“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45页。
**中国2000年数据,根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第52、118页有关资料计算。
表1列出钱纳里模型和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GDP结构、就业结构与GDP的变化情况。“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将1997年美元与1964年美元进行换算,对钱纳里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人均GDP1964年200美元相当于1997年1000美元的水平。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计算,我国2000年人均GDP接近达到1000美元。(注:参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45.49.)两组数据相比较,得出:
第一,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没有相应带动就业结构的转变。从工业产值的比重来看,2000年我国GDP达到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GDP的50.2%,高于钱纳里等人的一般变动模式28.7个百分点;从工业就业的比重来看,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22.5%,仅高于“钱纳里模式”6.1个百分点。二者相差22.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工业化所导致的产业结构转变,并没有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同步,或者说制造业比重上升没有引起就业结构同步上升。
第二,非农产业中第三产业滞后,制约了就业的增加。从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非农产业占全国GDP的83.6%,高于“钱纳里模式”中相同人均GDP时(67.3%)16.3个百分点,接近于“钱钠里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的水平(84.4%),表明我国经济已从农业为主导,转为以二、三产业为主,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从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看,第二产业占22.5%,第三产业占27.5%,(注:根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50%,比钱纳里模型44.3%,只高出5.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产值只占GDP的16.4%,就业人数却占50%,(注:根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还是工业化初期的就业结构。这说明我国非农产业产值虽然高,却没有带动相关就业的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按照钱纳里的一般模型,第三产业在GDP中占45.8%,在就业中占27.9%;而我国分别只占33.4%和27.5%(见表1,非农产业减去制造业)。这进一步说明我国的工业化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超前增长推动的。
第三,我国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同时期我国城市化率达到36.2%,与钱纳里的模式相同。我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9%迅速增长到2000年的36.2%,可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因此,通常所说的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偏差不在于城市化滞后,而在于工业化。这与工业化衡量指标过于重视工业产值,忽视了就业结构有关。工业产值增长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没有相应带动就业结构变化,进而影响人口向城市转移。然而,把钱纳里的一般模型与我国的工业化相比较,并非简单地将钱纳里的模型作为衡量我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而是通过不同发展水平的国际间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和特殊性,进一步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动力问题。
二、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与西方已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相比,我国工业化有其自身特点。
第一,二元经济是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应该看到,钱纳里模型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①由食品份额下降和制成品份额上升决定的消费者需求构成同人均收入增长的近似变化;②由物质和人力资源构成的资本积累率,超过劳动力数量的增长;③所有国家接近同一技术水平;④所有国家都处在国际贸易中,且存在资本流入。(注: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5.)而这些假设并不适应中国社会的二元经济:如果考虑到中国农民和农业因素,则消费者需求与人均收入增长、资本积累率与劳动力数量等不能简单类比;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也并非处于同一水平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入也只是近二十年间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因此,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它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超前性,也决定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自身特点。
所谓二元经济,特指发展中国家由工业化“超前性”所引发的旨在维持生计的传统经济(农业)和旨在追逐利润的现代经济(工业)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部门长期共存的一种结构状态。(注: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1989(2).)在我国,二元经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一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重工业的基本特点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有机构成高,必然排斥劳动,不能随着投资增长而直接增加就业。这种工业化既不能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也不能通过产业关联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反而要从农村提取更多的积累以满足投资的需要。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城市首先参与国际分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受国际贸易效应的冲击,资金、技术和产业向沿海地区集中,使得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叠加。
二元经济决定了中国在20世纪后期实现工业化的发展条件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极不相同。①人口增长率不同。在工业化初期,中国人口增长率比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高2-3倍;②农业生产率不同。中国的农业生产率比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低20%~40%;③劳动力迁徙的环境不同。发达国家早期迁徙到国外的人口达6000万人,占当时人口的20%,而中国基本没有发生劳动力或人口的国际迁徙,甚至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国内的人口迁徙比例也很小。④技术选择的条件不同。发达国家在其早期发展中,可供选择的主要是其自身的科技;而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为中国提供了众多先进的技术选择,以至于在工业化初期,就可以选择一些高新技术。⑤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仅停留在国际贸易阶段;而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时,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促使中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急剧扩大,中国经济已越来越深地融入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之中,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和国际市场联系起来。
从世界各国实现工业化的经验来看,工业化发展必然要经历两个阶段:由传统的农业经济过渡到二元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即传统的农业经济和现代工业经济同时并存;由二元经济结构并存过渡到单一的现代经济发展阶段。由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同时面临着资源与人口的矛盾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又遇到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决定了中国的二元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工业化进程也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的过程。我国目前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整个国民经济正在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转变。在空间上,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特别鲜明的表现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工业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巨大差距。以至于整个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早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0%,农业生产的产值也已经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下,但是中国农村人口却仍然高达全国总人口的63%。由此可以断定,中国虽然已不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仍是一个农民大国。这就是我们寻求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出发点。
第二,我国的工业化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
工业化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产业演变的角度来看,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纺织工业——矿业和冶金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革命——电能的发明——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化学工业和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的发展——信息社会。在我国,这个过程决不是表现为时间上的按部就班,而是呈现出空间上的并存性,即在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产业为重点。总体上,才刚刚进入汽车经济时代。各地区工业化发展高度不平衡,有的地区处于工业化的准备阶段,有的处于汽车经济以前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地区有能力向后工业化时代挺进。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主要取决于良好的制度、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实行梯度产业分工,既重视工业化发展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的差异性,又把各地区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工业化进程中来,才能够充分发挥所有要素的作用,使各地区都有发展经济的机会。
第三,我国工业化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
信息产业革命使传统的工业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一,推动力不同。传统的工业化是由资本和劳动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的,而信息产业革命使得知识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二,空间聚集程度不同。传统的工业化在城市实现空间规模集聚,而信息革命使得研制和制造可以在空间上实行分离;其三,交易方式不同。传统的工业化借助于有形的交易市场来实现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换和组合,但信息产业革命改变了这种交易方式,由无形的或虚拟的市场交易所取代。因此,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要借助市场化机制,实现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有效配置。
在信息化时代,中国必须走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可以充分体现时代背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中,需要认真进行技术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我国手工业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仅是高技术企业的1%,而传统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只有高技术企业劳动生产率的10%左右。(注:上海证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08.)但是,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机器设备日益现代化的同时,会带来就业率下降,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悖论。中国仍是一个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平均素质较低、人力资本严重短缺,这是我国的实际。因此,在认真思考和核算技术的研制、使用的成本与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时,必须从这样的实际出发,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才是经济的。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人均GDP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中国的工业化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现阶段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社会结构的相应调整,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市化
中国的工业化不仅需要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即从时间上确定工业化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的问题和从空间上解决工业化在何处规模聚集的问题,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且还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之间的有机结合,以进一步解决靠什么来实现工业化的问题。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就应该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然我国原先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没有相应带动就业结构的发展,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新型工业化道路应以解决就业为己任,在都市圈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城市化。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于解决就业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民占劳动力的绝大多数,传统的工业化没有相应带动就业结构的转变,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大量剩余的状况仍然存在。因此,新型工业化道路应把解决就业放在首位。城市化进程与以工业产值比重上升为衡量指标的工业化进程没有密切联系,而城市化率的上升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较强,因为就业结构的工业化和非农化才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
一般来说,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较快,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就较强;而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较慢,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就较弱。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直接关系到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的速度。依靠投资拉动的就业尤其要注重增量投资的结构。有研究表明,大城市中每投资1万元,投入到工业部门可吸纳劳动力0.68人,投入到科研、文教、卫生部门,可吸纳1.16人,投入到商业、服务业可吸纳2.83人,后两个部门万元投资可吸纳的就业人数分别是前者的1.4倍和3.4倍。(注:程俐骢.城市管理与运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79.)因此,新型工业化应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就业率,在制造业内部,形成高新技术、传统工业、手工业合理的结构。
2.发展产业集群,才能形成范围经济,促进就业增长的内生性
就业增长依靠的增量投资,是外生的就业;如就业增长依靠的是产业之间相互提供的需求,则是内生的就业。内生的就业要依托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指的是特定行业和相关企业集中在某一区域内,形成产业一条链的现象。如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意大利北部的皮革服装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台湾地区的计算机产业集群,浙江的轻纺和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产业规模集聚所带来的各种正面的外部性,即所谓范围经济。如企业之间在生产协作、配套和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综合型的生产能力,从而使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受益;企业之间互为供应者和需求者,降低了运输成本,刺激资本进一步集中,这是内部性的范围经济。外部性的范围经济由于产业的规模积聚,产生了服务需求,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如建立市场机构、道路和公路等共同的服务设施;设立技术学校乃至大学,培养一支熟练的劳动力队伍;专门的设备维修服务和收集副产品的附属企业;集中提供资金和信息的交易所和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机构等。也就是说,产业高度规模集聚所产生的范围经济是服务业产生的基本原因。服务业发展能够增加社会就业。因为,至少服务必须由人来提供,而不能靠机器。当然,服务业所需要投入的人力与制造业或农业所需要的人力有着质的差别,是需要接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劳动者。这也就推动了同属第三产业的教育的发展。
3.创新思维,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城市发展过程,城市的资源供给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发生变化:首先是土地会变成稀缺的资源,制约着产业和人口的集中程度;因此,城市就必须发展能够降低土地资源消耗的产业,服务业随之发展起来,继之人才取代土地而成为稀缺的要素。城市的土地价格和工资水平都会出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从需求演变的角度来看,工业化的发展使人们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的社会需求之后,产生了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需求;在工业化达到比较发达的水平后,又会进一步提出居住舒适性的更高要求。
把供求两方面的变化综合起来,可以发现城市发展的逻辑与产业结构演进的逻辑以及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结构性变化的逻辑基本一致。伴随着经济增长的不仅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即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会随着经济增长而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演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再演变为由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还包含着推动经济增长的、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的结构性变化,比如,在农业经济时代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在工业化初期,是土地和劳动;在工业化发展的高潮时期是资本;在工业化发展的后期,即后工业化时期是知识。把这些时间分析放到城市这个特定的空间里,这些结构性变化其实就是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即城市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中,推动城市发展的生产要素也由土地和劳动力向资本和知识转变,与此同时,城市的规模也逐渐由小变大。因此,在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现阶段,应发展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从解决就业的目标出发,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为国民经济提供坚实的基础。
标签: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非农数据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城市gdp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