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道教的影响_道德经论文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道教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教论文,其对论文,老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和继承道家思想的道教,在教育思想上有着极为独特的贡献。发掘和弘扬其中优秀合理的精华成分,可以为现代教育思想及其方法论的改革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注入新的思维活力。兹仅就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道教教育学说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就正方家焉。

一、对教育应有内涵的理解

1.三“弃”三“绝”而以朴为教

在老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家以“朴”为德;圣、智、仁、义、巧、利,均被视为失道以后的人性发展因素,不利于人的素质提高和真智慧的发掘。故老子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注:《道德经》,十八章。)。在大道失落后,人类的本质有所改变,只有强行用德,并以神道设教来发展教育,使人与人交往不生险诈,人与家庭相处和合,人对国家表现忠诚等等人类道德的自控行为。但这不能消除社会祸乱根源,而应当循着道家的逆向思维逻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注:《道德经》,十九章。);所以老子主张三弃三绝,以朴为教,就是要人类认识生命的根本,并把持“朴”这个道法自然的本原。老子确信,“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注:《道德经》,二十一章。)人类的最高道德形态,是彻底地顺从道,而道之存在,完全是在恍惚之中,它就是从古至今作为化生万物之父母。人类的道德形态必须完全发自内心,是自律性的身体力行,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注:《道德经》,三十八章。)。而不是以丧失大道后,所强调的大仁义、大礼法来强迫人去接受的礼法教育。故为了恢复人类本有的大智慧,就必须按照反者道之动,三弃三绝,以朴为教的思想方法,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回归于道,如此便有希望成为具有圣人、真人、神仙一样的大智慧,获得自由。

2.教育的目标是圣人的“崇柔不争”

老庄道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真人”。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道德经》,二十五章。)道是以它自身的法度而存在,而“地”的特点,就是居下且柔而顺。又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注:《道德经》,七十八章。)水是天下之至柔,但道的柔弱则更甚,所以道的力量最大。而这个至柔弱的能胜刚强的道理,是人类都共识的,却没有人能切实地运用它。惟有圣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注:《道德经》,二十八章。)才能体察道体的柔弱而行于宇宙。圣的本意是通,“圣,通也”(注:许慎:《说文解字》,2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通什么呢?最大的通,自然是上通天,中通人,下通地。《孟子》说:“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注:《孟子尽心》。);可见圣人乃是得自然之道者,大行普化于世间,上通下达,通行于天地人三才之间。故“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注:《道德经》,六十六章。)。由于圣人通察道体的柔弱,善居下而不争,所以圣人必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注:《道德经》,六十七章。)。这三件宝物,慈则能精进,俭则能广博,不敢为天下先则能深思熟虑,这样的顺道而贵生,自然得到真正的胜利。又如“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注:《道德经》,七十六章。)。以物类来比喻道之柔弱,它所包含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如此,可以更明白指出崇道以柔为贵的教育理念了。故五千文最后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注:《道德经》,八十一章。)是故,上天之道,只有利于天下。而圣人之道,只有力行身教,崇柔不争。

3.“报怨以德”的人格素质教育思想

人格的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推广项目之一,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注:《道德经》,八章。)。道教之所推崇的是“度人无量,惟善惟实”。其正是来自老子所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注:《道德经》,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谦虚退让,不争而自腾。所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注:《道德经》,二十七章。)。这种因物为用的常善效果,真是至妙之极。用这常善之人格素质来处事,真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注:《道德经》,六十三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教育思想,更达至“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注:《道德经》,七十九章。)。以“报怨以德”的人格素质教育世人,待人守柔处下,完全合乎天道;这样的人格素质,必有后福的。

4.探索宇宙和人生规律“众妙之门”的自然验证教育思想

老子哲学中,有许多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就是老子主张人类应当努力探索和把握自然规律,以便寻求超越自然力的压迫,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相对于这种压迫的自由。老子思想的这种特点,表明了他要求人类应当具备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能力这种主张,是其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

老子首先主张人类要具备认识宇宙万物的本体的能力。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可以达到这种认识的思维方法论,以便教育后人。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道德经》,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注:《道德经》,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注:《道德经》,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注:《道德经》,四十二章。)老子对于宇宙之本体问题的这些极为深刻的探索和认识的精妙结论,至今闪烁着骄人的智慧之光。

宇宙万物随时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表现出的规律是什么?老子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注:《道德经》,二章。)“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注:《道德经》,五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注:《道德经》,四十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注:《道德经》,四十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注:《道德经》,五十八章。)这些论述都深刻地认识到了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注:《道德经》,十一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注:《道德经》,二十二章。)等论述,则揭示了宇宙万物存在形态变化的辩证规律性。

对于生命和万物存在的相对性,老子有极为深刻的认识。“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注:《道德经》,二十三章。)更揭示了“物壮则老”(注:《道德经》,三十章。)的发展规律。他所提出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言,绝不是蔑视自然规律的言论。因此他所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道德经》,二十五章。)之说,不仅是对包括人类生命在内的自然规律的深刻发现和精辟总结,而且也内含着通过探索和把握自然规律、采取以柔克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然压迫的积极思想。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渐变特征,老子亦有深刻认识,提出了著名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注:《道德经》,六十四章。)的思想。

二、教育方法论

1.为了达到“明道立德”的德教宗旨,实践“反者道之动”的教育方法

天下万物都是在生生化化地反复运转,所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注:《道德经》,四十章。)。“反者道之动”既指明道的运行轨迹,又显示了培育人才所应遵行的方法论。老子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注:《道德经》,四十八章。)。追求知识会自负,追求真理才会谦卑,若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行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注:《道德经》,五十四章。)。以道法自然,谦卑无为,来树立恩德,必然能普化天下。又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注:《道德经》,六十五章。)这就是圣人深明“反者道之动”的道的本体,而建立谦卑无为的‘玄德’教化宗旨。

2.为了达到“道化教育”的身教宗旨,实践“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

上承于天地,下达于人类万物的“圣人”,负有教化人类的职责,而在“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注:《道德经》,二章。)。老子指出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是超乎人间的一切相对的知识智慧,他是以“清静为天下正”(注:《道德经》,四十五章。)。天下的正道,清静生慧的身体力行为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人类懂得万物自然生长的道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注:《道德经》,五十七章。)实践“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使人类追求身教力行的清静无为目标;因为道,能使人类万物各得其所需,更能使人类归于道的正大光明。如是启示了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地”(注:《西升经》,见《道藏》(三家本),第11卷。)的思想。

三、老子教育思想在道教中的体现

继老子之后,道家另一先哲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教育理想,并与中国素有的人格理想和知识理想相结合,论证了获得最高最大的知识——道的人的无比智慧和能力。《庄子·大宗师》说,“道”是世界上最大的智慧:“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注:《庄子·大宗师》。)这就是说,得“道”的人将获得绝对的自由。这种思想的核心成分,与现代人类认识到的获得知识就可以获得对于自然压迫的自由的思想,又有何本质性的区别呢?

在如何通过教育获得知识的问题上,道教有一种可称之为学而致知论的教育观,它具有经验论的特点。比如《太平经》就很重视“学”在求仙过程中的作用。它认为,人的知识都是因学习而得来的,“夫天生人,幸得有贤知, 可以学问而长生”(注:王明:《太平经合校》, 2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那么“人安得生为君子哉? 皆由学之耳。学之以道,其人道;学之以德,其人得;学之以善,其人善;……学之以恶,其人恶;学之以文,其人文;学之以伪,其人伪;学之以巧,其人巧”(注:王明:《太平经合校》,433页,北京, 中华书局,1960。)。它主张人要把“知”与“力行”相合,才能得到真知、得益于知:“得书读之,常苦其不熟,熟者自悉知之。不善思其至意,不精读之,虽得吾书,亦无益也;得而不力行,与不得何异也;见食不食,与无五谷何异;见浆不饮,渴犹不可救。”(注:王明:《太平经合校》,2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指出“夫愚不学, 安能贤乎?夫贫而不耕,安能收耶?学辄日贤,耕辄有收”(注:王明:《太平经合校》,1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太平经》认为, 一个人善于学者、修道不止,就可望通过知识的逐步积累而获得最高的知识——“得与元气比其德”,成为神仙不死的理想的人。它说:“今善师学人也,乃使下愚贱之人成善人,善善而不止,更贤;贤而不止,乃得次圣;圣而不止,乃得深知真道;守道而不止,乃得仙不死;仙而不止,乃得成真;真而不止,乃得成神;神而不止,乃得与天比其德;天比不止,乃得与元气比其德。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注:王明:《太平经合校》,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这确实是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其中的合理内核至今值得注意。

此外,《太平经》里还有一种很符合近代科学观念的教育方法论,即主张到实际过程中去进行教育活动,以便了解教育的成功与否。它说:“凡天下事何者是也?何者非也?试而即应,事有成功,其有结疾病者解除,悉是也。试其事而不应,行之无成功,其有结疾者不解除,悉非;非一人也。……言虽少,斯可解亿万事,……夫欲效是非,悉皆案此为法,可勿怀狐疑”;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同样如此:“夫凡事信不信,何须必当考问之也?古者圣贤,但观人所行证验也,知之矣,明于日月。”(注:王明:《太平经合校》,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它举用一个灸刺治病的例子说明它所主张的通过实践进行教育和验证的思想:“直置一病人前,……令众贤围而议其病,或有长于上,或有长于下,三百六十脉,各有可睹,取其行事,常所长而治诀者以记之,十十中者是也,不中者皆非也。”(注:王明:《太平经合校》, 1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

道教的教育模式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宗教戒律系统。各种戒律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限制性、规戒性的内容,而且包含:诸如划分以不同层次的为人准则,不同行为的价值及其所蕴含的内在因果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各种超自然因素(如鬼神等)的关系,人类与整个宇宙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抱朴子内篇》提出了一系列的修仙行为规戒,作为道教信仰者的第一层教导规范:“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仙法欲令爱逮蠢蠕,不害含气。仙法欲止绝臭腥,休粮清肠。仙法欲溥爱八荒,视人如己。”(注: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17~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要求信仰者目不贪五色,耳不贪五音,鼻不贪五气,口不贪五味,身不贪五彩。这不仅规范了信仰者的行为,而且规范着他的思想意识,以其禁制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以美好的未来相牵引。这使道教的伦理规范更具有对恶念、恶视、恶语、恶行、恶欲的遏制力量,也更容易达到道教的教育目的。它告诫人们:“若见色利、荣华、艳彩,以戒掩目。若闻好恶之言、五音之属,以戒塞耳。若有八珍之馔、甘香之美,以戒杜口。右愿想财货七宝奇珍,以戒挫心。若忆奸淫、贪趣恶事,以戒折意。”(注:《无上祕要》,卷四六引《升玄内教经》,卷七,见《道藏》(三家本),第25卷。)并承诺,凡能行此五事者,七祖生天,衣食自然,身得神仙,白日升举;如其尸解,则将转轮成真,故贤者精诚奉行此道。不难看出,这些教育思想都很有“循循善诱”之特征。《太上老君经律》所引戒律“道德尊经想尔戒”,将道教信徒的行为准则分为上中下三等九行:“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备上行者神仙,六行者倍寿,三行者增年不横夭。”同经所载“道德尊经戒”曰:“戒勿喜邪,喜与怒同;戒勿费用精气;戒勿伤王气;戒勿食含血之物、乐其美味;戒勿慕功名;戒勿为伪彼,指形名道;戒勿忘道法;戒勿为试动;戒勿杀、言杀。此上最九戒。戒勿学邪文;戒勿贪高荣强求;戒勿求名誉;戒勿为耳目口所误;戒常当处谦下;戒勿轻躁;戒举事当详,心勿惚恫;戒勿恣身好衣美食;戒勿盈溢。此中最九戒。戒勿以贫贱强求富贵;戒勿为诸恶;戒勿多忌讳;戒勿祷祀鬼神;戒勿强梁;戒勿自是;戒勿与人争曲直,得讼先避之;戒勿称圣名大;戒勿乐兵。此下最九行。”并称:“此二十七戒上篇共合为道渊,尊卑通行。上备者神仙,持十八戒倍寿,九戒者增年不横夭。”

道教重视信仰者的修道过程,注重对修道者进行道德教育,要求他们把道德修养为主的修道活动贯穿于整个生活方式之中,这样一来,道教的社会教育功能便立刻显露出来。它充分发挥老子《道德经·五十四章》论修道的思想,并加以扩展,使广泛覆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至却老成真不死等有关社会生活和个人存在各个方面的伦理要素。“在道教那里,老子由一个哲学家,变成了最高的伦理理想的代表,他的哲学成为道教伦理的价值论基础。”(注: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160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也成了道教教育的理论基础。试观河上公注老:“‘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德如是,乃为真人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正;其德如是,乃有余庆及于来世子孙也。‘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教诲愚鄙;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也。‘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道于国,则君圣臣忠,仁义自生,礼乐自兴,政平无修;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如影响;其德如是,乃可以为普博也。”(注:《道德真经注·河上公章句·修观第五十四》,见《道藏》(三家本),第12卷。)于是“道”成为一种无所不能的巨大力量,人若能修之不移,则升为真人,家道高尚,社会和国家兼得太平。可见以“道”教化民众,将可望收到系统的社会效益。《妙真经》论以道德修治于身的前景更是高远而美好:“夫道德治之于身,则心远意通,重神爱气,轻物贱名,思虑不惑,血气和平,肌皮润泽,面有光莹,精神专固,身体轻强,虚实相成,鬓发润光,佼好难终。治之于家,则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宜弟顺,九族和亲,耕桑时得,福实积殷,六畜繁广,事业修治,常有余矣。治之于乡,则动合中和,睹正纲纪,白黑分明,曲直异理,是非自得,奸邪不起,威严尊显,奉上化下,公如父子,爱敬信向,上下亲喜,百姓和集,官无留负,职修名荣,没身不殆。治之于国,则主明臣忠,朝不隐贤,士不妒功,邪不蔽正,谗不害公,和睦顺从,上下无怨,百官皆荣,万事自然,远人怀睦,天下向风,国富民实,不伐而强,宗庙尊显,社稷永康,阴阳和合,祸乱不生,万物丰熟,界内大宁,邻家托命,后世繁昌,道德有余,与天为常。”(注:《无上祕要》,卷四二引《妙真经》,见《道藏》(三家本),第25卷。)这种社会教化方式,正是中国道教的特有之长。对此一特点的社会道德提升意义,研究者明确指出,道教“把人的肉体生死直至生活命运的吉凶,都同他的行为直接联系在一起,分别标以缘由和等次,而以行为美善必得福报,得长生不死作为正面的牵引。毋庸置疑,这种伦理说教,较之传统的儒墨道法诸子的世俗伦理学说,具有远更广泛、周致而强大的适应性和社会行为控制力”(注: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161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其实,道教的教育思想体系,不仅为提升社会道德素质而“神道设教”,更值得今人重视的是,它把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同提升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很巧妙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道教的宗教思想体系中,存在着一个真正意义的全方位人类教育模式,它所要培养的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智慧潜力,超越一般意义和价值的人,是以最高的知识、最大的德能、最完美的人性和最长久的生命力为目标的理想人类;用庄子的话说,就是要培养“无所待”而知的“真人”。这样的教育目标,实属人类教育学说史上绝无仅有。文化史上有名的“钟离权点化吕洞宾”,就是道教教育成功,获得大道的理想模型。据有名的“黄梁梦觉”的故事,在《吕祖全书》的记载,钟离权以“点化”的循循善诱与启发式的教育方面,使吕洞宾醒悟,经过十试的考验,引导吕洞宾通过塑造成就理想人格,更驱使吕洞宾以神仙形象来感化教育世人。吕洞宾具有的绝大神通,就是来自教与学的逐渐自我提升过程。

自古以来道教即主张通过学习掌握真道,得大道而获自由。传说中吕洞宾的宏愿是行善助人,他的性格中包含着中华民族许多传统的善良品格,所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流传不衰。吕洞宾形象的艺术化和广泛传播,在实际上起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这是属于道教教育中的第二层次,即上述道德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通过塑造理想人格的典范——神仙形象来感化教育人,引导人们的人生路向,而不是灌输说教,这是道教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标签:;  ;  ;  ;  ;  ;  ;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道教的影响_道德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