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广福医院 浙江金华 3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内呼吸道感染预防中,患者接受呼吸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12月当中收治的6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基本组与呼吸组,基本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性质护理,呼吸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呼吸组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基本组患者,双方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处理而言,患者接受呼吸护理后的效果相对较好,此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左心力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预防;呼吸护理;院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275-02
院内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情况,在院内感染的主要类型中,呼吸道感染十分常见[1]。对于患有左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如果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呼吸道感染,病情就会出现明显的加重,且会给患者带来极为严重的负担等,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自身生命安全。目前,伴随临床护理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变高,特别是对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而言,呼吸护理十分重要,且效果相对较好[2]。我院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住院护理中给予其呼吸护理,并且对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现根据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一整年中被送至我院治疗的心脏疾病患者中选择6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开展相关分析,所有患者接受检查后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本研究患者的排除标准为:精神及意识等障碍患者、既往存在肺部严重感染患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无法自理的患者、不配合本研究开展患者。我院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成基本组与呼吸组,每组各33例。基本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51~72岁;呼吸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为53~7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任何差异(P>0.05)。
1.2 方法
基本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多与患者交流,将急性左心衰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等告知患者,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等,还要多给予患者鼓励等,帮助患者接受临床干预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个人体征方面的观察,并且询问并掌握患者的病史情况,若患者治疗中出现了感染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生活护理,做好病房的通风、消毒及患者的保暖等,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并且让患者多食用一些维生素与钾元素丰富的食物,告知患者戒烟、戒酒等。
呼吸组患者则需要在基本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痰液较多的时候为其拍背并且翻身,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并且清洗患者的呼吸道,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吸氧。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以半卧位休息,并且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咳嗽等,并且让患者家属学会正确的拍背方式,以此缓解患者呼吸不畅的症状,保证痰液及时排出。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接受呼吸操锻炼,包括扩胸练习与呼吸运动,并且把握好患者呼吸操的频率及强度等,不断提高患者呼吸道的抵抗能力,以免患者出现严重感染[3]。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类型护理后出现的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并且需要接受SPSS 21.0软件包分析处理,若两组患者的数据计算结果为P<0.05,则可视为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基本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呼吸组则仅有1例感染患者,双方患者数据对比χ2为7.543,P=0.006<0.05。
3.讨论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诊疾病,患者发病后的病情较为危急,且病情变化较快[4]。急性左心衰患者患病后身体组织供血会明显不足,患者很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及肺部急性水肿等症状,所以,患者住院接受科学治疗[5]。
对于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而言,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道感染等,这也是这类患者较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在工作中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呼吸道感染加以处理。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常规护理主要是从患者的心理、个人生活及病情变化的观察等方面入手,但是,护理人员很少针对患者的呼吸道情况等开展必要护理,造成一些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等。我院护理人员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住院护理中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护理。护理人员会做好一系列无菌操作,并且指导患者适当活动等,帮助患者提高个人机体免疫功能,不断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且护理人员会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的痰液,将正确的排痰方式等告知患者,还会将科学的拍背方式告知患者家属,让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进而确保患者呼吸护理更为完善,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不适等各种反应。
在此次研究中,接受呼吸护理的呼吸组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基本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从而体现了呼吸护理的优势所在。
4.结语
针对临床因患有急性左心衰入院治疗的患者院内感染控制处理方案选择而言,呼吸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可作为这类患者临床护理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素文,董超,孙博华.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1):61.
[2]廉幼军.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217-218.
[3]卢燕珊,陈明真.呼吸护理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115-117+181.
[4]卢凤燚.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4):5045.
[5]王晓宁.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275-276.
论文作者:王婧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心衰论文; 呼吸道感染论文; 院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