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员激励问题论文_周颖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员激励问题论文_周颖

泸州川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春秋时大思想家晏子说过“国有四不祥:有贤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详,用而不任三不祥,任而不继四不祥”。现代企业管理与晏子所说的国家用人之道是一样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能够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而适合有效的激励机制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激励

1激励的涵义

在管理学中,激励以实现激励主体的预期目标,提高组织的效率是激励的最终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激励主要是指通过外在因素刺激和增强人的行为的内驱力。学术界对激励的最新界定是: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激励是重要的管理工作,通过人员激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最优化的人员合理配置,提升员工的竞争意识与综合素质,还能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和得当的手段能够实现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建立最优的人员激励途径,使用最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大大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就人员激励的作用看,一是激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二是激励是组织内员工流动机制的动力;三是激励是提高组织内员工素质的有利杠杆;四是激励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在人员激励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目标设置原则、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引导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正负激烈相结合原则、按需激励原则、期望行为原则、利益差别原则、因人而异原则、适度原则、策略体系原则,通过以上原则的贯彻,能够使人员激励的效果最优化。

2企业管理引入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取得利润,也就是有好的绩效,绩效好了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非常有能力的员工绩效水平却低于一些普通员工,可见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素质。过去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过分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认为企业效益完全由员工素质决定,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这主要是由于即便企业员工具备较强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若缺乏积极性及主动性,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良好表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对于处于激励缺乏的环境中的人才,其潜力所能够发挥的程度仅仅为20%—30%,在充分激励环境中,人才潜力能够发挥程度可达到80%—90%。由此可见,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是企业有效生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企业管理工作中,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入,不断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并且能够促进企业今后实现更好发展。

3我国企业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意识落后

有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缺乏重视,在他们看来激励可有可无,并且较大影响。这些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应当将自身落后观点及时改变,将人才作为企业资本对待,对人才潜力进行挖掘,对激励加强重视,否则,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3.2企业中的盲目激励

不少企业管理者对激励机制有一定的认识,看到其它公司的激励制度效果不错,自己便“依葫芦画瓢”。激励机制的合理借鉴是必须的,但各个企业情况不同,决不能一成不变照搬套用。激励手段有效性的发挥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在以员工实际需求为立足点的基础上,才能够使激励表现出积极意义,使其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激励手段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盲目现象,对于企业员工实际需求应当科学调查研究,依据员工实际需求选择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相关激励措施。

3.3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

在激励措施实际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未能够充分分析研究员工实际需求,对于所有员工均选择通过激励方式,最终反而会对员工产生更不良影响,陷入平均主义的泥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主要是对激励的基础是需要认识不足,由于不同员工需求存在一定差异,相同激励方式并不能使所有员工需求得到满足。此外,企业应当对核心员工激励加强重视,其企业中核心员工主要包括技术人员、高管及营销骨干,这些员工具有更出色工作能力及潜力,能为公司创造较高的效益,加强对他们的激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激励就是奖励

这一问题在很多企业管理中均存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需求被剥夺情况下,也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企业一项激励措施而言,其往往能够使员工有各种不同行为方式产生,其中有些行为符合企业需求,而有些行为方式与企业需求背离,因而适当约束及惩罚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在惩罚措施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点就是惩罚力度不可过大,应遵循奖励为主,约束为辅原则。

3.5缺乏沟通,不注重情感激励

情感对于员工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好心情可以促进工作,提升效率,消极的情感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情感激励尤为重要。

4优化措施

4.1员工个人与企业应该有共同愿景

企业的发展需要经营方针和长远目标,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员工的付出与努力。只有当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相一致时,企业和员工才能互利双赢。企业的经营目标可以说是发展的大目标,而员工除了应该与企业目标相适应之外,也具有个人发展的目标,企业应该竭力为员工提供较为宽松的工作场所,让员工能够感受到认可和关爱,让员工能够通过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之中有所收获,并且让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个人目标前进一步,由此给员工更大的冲劲。

4.2激励机制之中应该奖惩分明

激励机制不局限于对员工的奖励,同时,也应该制定惩罚机制。定期为员工设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当员工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而当员工无法完成工作计划或目标时,应对员工进行适度的惩罚,让员工对工作进行反思,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完成工作。通过此种方式,将有助于让员工在工作时尽可能的保持警惕,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激励员工努力工作,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认可,得到心理和物质双重的满足。

4.3激励机制应该尽可能提高公平性

绝对的公平可能离我们很远,但是,在企业的经营之中,应该尽可能的让员工感觉到公平。员工有资历深浅的区别,然而,当资历不同的员工完成相同难度或重要程度的工作时,企业应该一视同仁,给不同的员工同等的激励,而不是单纯的凭借资历来安排奖惩。当员工感受到公平之后,通常会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可以受到认可,是值得的,由此才会更愿意付出和努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并不意味着平均,而是在公平的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员工进行差异激励。

5结束语

总之,在企业激励制度应用中有很多问题存在,并且在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形式下,新的问题也会不断产生。本文研究中仅仅是对一般问题进行探讨,企业需要构建科学有效激励体系,不但要注意避免上述问题,还应当对激励进行创新。必须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员工的需求状况,总结出适合公司自身特色的激励制度,这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需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昌宝,张阳.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16(5).

[2]李一夫.Z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3]高恒.浅谈企业员工的差异化激励[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4).

[4]刘勤.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中外企业家,2017(10).

[5]王萌,苏静.集团化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构建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

论文作者:周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员激励问题论文_周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