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普及九”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_基础教育论文

把“普及九”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_基础教育论文

把“普九”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中之重论文,普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次十二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汇报会,是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以《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导,把“普九”作为九十年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信心,统一认识,加快二片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进程,努力实现本世纪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普九”的目标。

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打好“普九”的攻坚战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在全国实现“两基”的宏伟目标,这是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国家教委根据中央精神,制订了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目标,即2000年,在85%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在校生达到5500万左右;小学阶段入学率达到99%,在校生达到1.35亿。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步骤。根据今年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普九”规划,到1996年,全国累计验收“普九”县(市、区)1300个,累计人口覆盖率45%;到1998年,全国累计验收“普九”县(市、区)1900个,累计人口覆盖率70%左右;到2000年,全国累计验收“普九”县(市、区)2400个,累计人口覆盖率85%以上。当前,全国“普九”的形势是好的,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工作,全国实现“三步走”的“普九”规划目标是有可能的,二片地区按时完成“普九”任务也大有希望。

就全国而言,“普九”的重点在二片地区。十二省“普九”工作,关系到第二阶段在60-65%人口地区“普九”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本世纪末“双八十五”任务的完成。全国人口的一半在二片,全国贫困县的一半也在二片。从二片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情况看,与一片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人口大省多,农村人口比例高;第二,教育受经济制约比一片地区更为明显,事业发展与投入不足矛盾尖锐;第三,省内各地区间不平衡性较大,部分民族地区还存在着一些特殊困难;第四,初中教育薄弱,小学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已经普及的地方,巩固提高的任务仍然较重。由于这些因素,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面对困难,有些同志信心不足,有些地方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应该看到,我们的困难,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实现“奔小康”和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教育必须先行。因此,十二省教委主要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信心。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和运用成功的经验,抓住时机,深化教育改革。改革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没有改革,就没有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

依法落实各项经费政策,千方百计增加义务教育投入

教育是否优先得到发展,“普九”重中之重的地位是否真正落实,关键在于是否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这是衡量各级政府是否真正重视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当前“普九”工作的最大困难是经费不足。为了促进二、三片“普九”工作,国家教委拟把所有能收集到的经费,包括中央普及义务教育专款、世界银行贷款、爱国华人、侨胞赠款以及中央掌握的教育费附加等集中起来,形成合力,主要用于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普九”。十二省教委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千方百计,依法落实中央、省提出的增加教育投入的各项措施及配套政策,集中所有能够调用的财力用于“普九”。特别是要努力逐步提高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比例和教育事业费支出中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确保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从1994年教育经费统计看,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比上年增长40.4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35.38%,是1990年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中,有20个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超过20%。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村教育费附加增长25.76%;社会捐集资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38.84%。但由于教职工增资和物价上涨的因素,生均公用经费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增加教育投入的努力丝毫不能放松。据测算,到本世纪末十二省需改建农村初中8千所,“八七”国家贫困县需改建小学2万所,多数地方初中在原有基础上要扩大规模,再加上其它方面的需求,经费投入形势仍十分严峻。为此,国家教委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服从、服务于“普九”大局,在资金调动上优先保证义务教育。同时要加大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确立适应市场经济和保证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新体制。

根据十二省的情况,在依法全面落实、用足用好中央和省的各项经费政策基础上,需要强调抓好“一个建设”、“两个落实”、“三个环节”。

“一个建设”是义务教育投入法规的建设。江西省的做法大家可以借鉴。1994年11月,江西省人大通过了《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办法》,成为我国第一个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地方法规。同时,省教委、农业厅、计委、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江西省农村教育集资管理暂行办法》,使全教会提出的“农村教育集资审批权放在县”得到落实,有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希望其它省加紧义务教育投入立法工作,用法制形式解决增加教育经费问题。

“两个落实”,一是要把各项经费投入政策落实到县。全国小学、初中绝大多数由县、乡两级管理,中央和省的各项教育经费政策要变成现实,关键在县。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普九”的工作进度。省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要特别关注所属县教育经费筹划、使用与落实情况,并督促各项政策的兑现。对确有困难的县,省、地区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及早采取措施,给予支持和帮助。二是抓紧落实普及义务教育专款。中央根据《纲要》实施意见的规定,将会逐步落实对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专项扶助经费。1995年已决定增加2亿元,计划三年内达到每年增加到8亿元,到2000年增量累计可达39亿元。中央专款要为“普九”服务,每个阶段都要看到成果,主要用于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用以改善小学、初中办学条件。普及小学教育任务未完成的,重点用于小学,已经普及小学教育的,在填平补齐基础上可将重点转向初中。计划1998年以前重点用于二片十二个省,1998年以后重点用于三片,兼顾二片“普九”扫尾工作。除中央专款外,国家还批准了世界银行贫困地区教育项目,共三期,3.1亿美元,加上配套资金共计约50亿元人民币,帮助349个贫困县普及义务教育。邵逸夫先生已连续三年,每年一亿港币的赠款,重点也是用于“普九”。这些都是扶持鼓励性质的,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和关心。但要真正解决“普九”投入问题,还得靠各级地方政府。目前,十二省中有些省已落实了普及义务教育专款及数额,有的省仍未落实,包括规定的中央“普九”专款的配套资金,需要抓紧工作。义务教育专款的使用和分配,计财部门要与普教处共同商议,提出方案,经省教委办公会研究,商省财政厅决定。同时要进一步动员地、县政府落实义务教育专款,对贫困地区给予倾斜。

“三个环节”:一是依据国务院的规定足额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1994年全国农村人均教育费附加征收额为9.15元,仅占人均纯收入的0.75%。十二省征收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十个省。十二省农村人口较多,如果按政策规定足额征收将是一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各省要及时总结征足、管好、用好的经验,并进一步加以规范,也要及时了解存在问题的症结,对症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严格而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把这项政策用足用好。农村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改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民办教师工资的民筹部分。二是保证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普遍偏低,十二省情况更为突出。据1993年统计,其中九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甚至低于三片的一些省区。小学最低的只有3元左右,初中最低的只有13元或14元,有的省近年还呈下降趋势。因此,以法制形式规定本省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并据此制定教育经费预算,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三是继续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各省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使原有拖欠问题得到缓解。但问题还未完全解决,特别是新增工资拖欠,面还比较大,不容乐观。为了促使问题早日解决,国家教委重申今后凡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并超过半年的县,“普九”要暂缓验收。

全面贯彻“普九”原则,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突出“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各省要根据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本省经济发展总体要求,处理好教育内部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当前应特别强调突出“两基”。今后五、六年,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省教委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精力和关注的重点,要倾斜到义务教育方面来。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要首先保证“普九”这个全局的重点。普教部门要全神贯注抓重点,计划、财务、人事、师范、督导等要树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保重点。

在基础教育内部,要处理好普及小学与初中义务教育的关系。十二省小学教育的普及情况尚不平衡。总体上讲,还有待全面巩固。因此当前义务教育要在继续巩固普及小学教育成果,提高小学教育水平的同时,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初中。对全省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省教委要通盘考虑,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地方,要继续提高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教育质量;未评估验收的地方,重点抓好初中建设;小学教育未普及的贫困地区,要先普及小学教育,同时抓紧扫盲工作,并适当发展初中;特困地区可先实施三年或四年小学义务教育,同时最大限度防止新文盲产生。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用挤占小学人财物的办法普及初中的现象,这是不可取的。除特殊地区外,不得用小学“戴帽”的办法发展初中。

(二)处理好“普九”进度与验收标准的关系。十二省“普九”进度总的要以全国宏观发展目标为指导,从本省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出安排。至于验收标准,各省可按照国家教委《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的基本精神,合理制定各自评估验收的具体指标。总的原则是:(1)以县、市、区为单位评估验收;(2)在完成“普六”与扫盲的基础上验收“普九”;(3)达到“普九”验收标准要求的各项指标,包括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等;(4)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5)具备基本办学条件,解决好“一无两有”;(6)教学设备、教学质量与教育经费符合基本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普及率、教师合格率与基本办学条件。一定意义上说,“普九”标准具有相对性、阶段性、地区性,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标准,到2000年全国实现“双八十五”,但“普九”层次仍然是不同的。但首次验收,应达到基本标准,然后不断提高,争取达到更高标准。当然,自然条件极其不利、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边疆地区、深山区、牧区、海岛等,完全用常规办法普及教育可能不现实,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经验。日本曾有三分之二适龄儿童在简易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瑞士的山区中学现在仍实行复式教学,墨西哥采用非正规教育对接收女童就成效明显。十二省对自己的情况要心中有数,可以给予特殊政策,采取特殊办法,因地制宜普及义务教育,包括从实际出发办简易的多种形式的非正规教育。

当前,在“普九”评估验收标准上,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盲目追求高标准,盲目攀比。有的地方把改善办学条件简单地理解为建新校舍,甚至提出村村盖楼房的口号,这就脱离了实际,也会挫伤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我们要求的是校舍坚固、适用、够用,危房能及时维修、消除。如果财力有余,应该添置、更新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满足教学需要。二是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有的地方已宣布通过“普九”验收,但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仅达70%。这类浮夸作风与弄虚作假现象实在要不得。

(三)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普及义务教育要以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为前提。教师队伍建设同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比较,更重要,更艰巨,这也是十二省顺利发展初中教育的关键所在。目前,十二省实际情况是,小学教师分布不平衡,初中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合格率偏低,有七个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三片的一些省区。民办教师比重偏高,有八个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最高的达50%左右。为了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首先要认真办好师范教育,师专要适当扩大规模,毕业生要到位,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正确方向。各省还可根据教师资格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政策,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如向非师范院校和社会招聘教师;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返聘一些身体较好,胜任教学工作的离退休老教师等。第二,从明年起,全国成人高校要增加初中在职教师的招生名额,提高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第三,民办教师问题,各省要根据中央要求,通过关、转、招、调、退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妥善解决。争取在本世纪末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解决民师问题的历史任务。

(四)坚持义务教育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国民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切实纠正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现在有些地方至今仍把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给学校规定升学指标,人为地给学校排名次,这些错误作法应当立即制止。载明了教育方针的《教育法》公布以后,我们应当建立这样一个“认识”:不按教育方针办事,不仅是办学指导思想问题,而且是违法。我们必须站在法律高度认识这个问题,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对义务教育进行正确导向。

中国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对农村来说,教育改革的目的还在于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一些地方往往把帮助学生升入国家包分配的大中专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结果是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乡参加生产的中学毕业生,又大多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上缺乏准备。因此,我们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同时,必须扭转传统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模式,大力提倡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良好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知识。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回乡后,就能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积极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据1994年《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现在,全世界214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86个实施了不同年限的义务教育。面对21世纪的挑战,当今世界普遍注视着教育,很多国家都在着手制定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发展的有利形势,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倾其全力,打好“普九”的攻坚战,把“两基”工作推向新阶段,用实现“两基”的新成果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本文是朱开轩同志今年6月21日在十二省“普九”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摘要)

标签:;  ;  

把“普及九”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