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研究与探讨论文_牛星伟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研究与探讨论文_牛星伟

牛星伟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将针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现状,分析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及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关联交易;信息不对称

第一部分:集团客户的定义

集团客户的范围直接体现在集团关联关系的范围,清晰合理地确定集团客户的范围边界,有利于准确判断企业法人之间的真实关系,比较客观地识别出单一集团客户风险的规模并加以控制。集团客户本质上是以资本、关系以及契约为纽带,将多个企业联结起来的法人联合体,集团客户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行为规范并不以章程为依据,只遵循关系和契约。

第二部分: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

对集团客户而言,通过统一管理可以充分利用集团内部的各种关联关系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进行资源调配,进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当其中的某一成员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可以通过集团内部的交易和财务支持,使其困难得以粉饰,掩盖风险暴露。面对集团客户组织关联结构复杂、内部交易隐蔽以及财务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现状,如何发现及有效规避其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潜在信贷风险成为了现代商业银行迫切需首要考虑和解决的的首要问题。当前集团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

(一)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与集团客户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容易滋生集团客户信贷行为的道德风险。集团客户往往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合并报表关键数据或通过关联交易粉饰借款人的实际财务状况,使财务信息失真,以达到欺骗商业银行,获得更高信用评级和更大的授信额度的目的。同时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和交叉持股披露和操作的不规范性,亦会使财务数据失真。重复验资、先出资后抽逃、注册资本不到位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在实际操作中,集团往往高估对其成员企业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造成资本虚增。同时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投资、参股,亦会使得双方的资产和资本都出现了虚增现象。另外对于内部关联关系复杂、资金往来密切的集团,其财务报表中往往形成庞大的应收应付账款项,形成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集团债务方往往通过延后确认债务的方式,虚减负债降低财务资产负债水平,或在普通的商品、服务购销环节上通过定价转移虚增收益,改善财务状况,套取银行大额授信与贷款。

(二)资金挪用风险。由于集团财务管理通常是分头融资,统一调度,集团客户为加强内部成员企业的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往往会成立财务公司或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调度集团内部成员企业资金,实行收入和支出双轨控制,部分集团客户母公司无实际经营活动,仅仅作为管理职能和融资平台,向各家金融机构融资后,实行统借统还,或者在集团企业中,从属企业以自身名义获取的贷款后由被控制企业挪作他用,集团母公司以借款形式或其他关联交易,将信贷资金输送到成员企业。这不仅为违规经营提供了土壤和手段,也难以真正体现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得银行难以控制其贷款资金的最终用途,增加了贷款风险。

(三)过度授信风险。集团客户的规模效应使得各家商业银行竞相营销,但是由于银企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商业银行往往会忽略集团整体授信总量,多头授信且过度融资在银行系统中普遍存在。另外,商业银行给予集团客户较大的授信额度,更会滋长集团客户对外扩张的盲目性,当受到宏观市场环境及企业投资冲动的影响时,有些集团企业往往不顾自身经济实力,超常规进行跳跃式、扩张性发展。如此盲目扩张,一旦集团某企业负债过重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集团企业的整体贷款安全受到影响。

(四)担保风险。在集团业务的担保中,经常出现母子公司担保及成员单位互保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集团内关联企业担保是两个独立法人主体之间的独立行为,对贷款是有保证作用的,但由于集团内部关联和控制的关系,被控制的一方对担保的做出和履行与否完全取决于控制方,因此,它对控制企业的担保效力和担保能力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于此同时,集团企业中还常常存在虚体担保、循环担保、总公司担保、超负荷担保等现象。

(五)关联交易风险。在集团内部,通过大量的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已成为集团转移资产或利润、甚至逃债的惯用手段。关联交易频繁且长期占款。在借款企业建成投产并取得银行贷款后,集团母公司有时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并赚取高额利润往往会利用关联交易和不合理的转移定价向母公司转移资产、资金,降低了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把风险留给了贷款银行,或者通过关联交易将成员企业之间的资产、债务重组,进行各种形式的改制,蓄意逃废银行债务。

第三部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控制

集团客户风险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商业银行要按照“防患未然、控住风险、加强协调、高效运作”的原则统一规划,循序渐进,力求实效。下面从贷前调查、完善授信体系和贷后风险监控等方面做相应探讨。

(一)贷前调查。鉴于集团客户组织结构关系和经营领域的复杂程度,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贷前调查工作,认真分析集团客户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业务运营模式和资金管理模式,多渠道收集集团关联企业信息,最大限度摸清所有集团关联企业间的关联关系和紧密程度,要求集团企业提供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企业的合同、章程、企业业务往来的合同、协议、交易信息、关联关系等资料。同时,商业银行要对借款企业所属集团的经营、财务状况进行总体的调查了解,以分析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关联企业的担保能力,加强对财务报表中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识别,加强对资本、销售收入真实性的判别,夯实分析基础。

(二)完善授信及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大致需要具备四个要素,“审慎的控制思想、可行的管理政策、完善的控制程序和有效的内控监督”。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大了集团客户风险识别和控制的难度,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形成的一个内在成因在于集团在主观上对真实信息的故意隐瞒,因此集团客户授信体系建设和风险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解决信息透明度的问题。鉴于上述原因,对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防范首先在于实行统一授信,通过设定集团授信限额,起到“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的目的,核定各成员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使每个成员授信额度之和控制在集团整体的总授信额度范围内,防止分散授信情况下集团授信总量的高估,降低集团企业的整体信用风险。

(三)贷后风险监控。集团客户成员企业一般分布在不同区域,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发放以前,往往会积极走访客户、深入调查、认真阅读财务报表,待介入信贷后,商业银行常常会放松对集团客户的贷后管理。在对集团企业的贷后管理中,不仅要严密监控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而且要关注整个集团企业尤其是其控股企业及还款来源所涉及的集团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严密监控集团成员企业间的关联交易行为,关注各项大额资金的往来,防止集团内部资产和利润的非正常转移,关注集团关联企业的重大资产处置情况,集团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面临的诉讼风险等,监控集团企业贷款资金流向,保证项目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对存在异动资金流向的集团客户,及时采取有效风险管理措施,切实保障贷款资金安全。同时要做好关联企业贷款后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加强集团客户信息披露,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客户信息资源,建立以总行为信息中心、各分行为子系统的客户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第四部分:总结与展望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积聚社会各方力量,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控。因此,必须建立外部的长效合作机制,培养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积聚社会力量对集团客户信贷风险进行有效防控。这不仅需要完善政府对集团客户发展的宏观指导作用,更要求加快现代外部审计机构的发展步伐,通过集团客户信贷调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作业,辅以外部审计机构对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作参考,为商业银行信贷提供有效的依据和保证,从而降低信贷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易杏花、韩敏:《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与控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

[2]王洁、刘荣:《商业银行集团客户贷款风险探析》,《中国城市金融》2004年

作者简介:

牛星伟,男,天津人,中级经济师、高级注册信贷分析师。现任廊坊银行总行授信评审官,廊坊银行天津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目前在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

论文作者:牛星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研究与探讨论文_牛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