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职业价值观理论研究述评
谢婧怡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上海 200444)
摘要: 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职业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研究者的注意,梳理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天的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收集与分析学界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文献,归纳与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和思考,找到今后研究的深化方向。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综述;深化方向
上个世纪自从帕森斯一人在职业价值观领域开始探索后,职业价值观领域已走过近百年历史。回顾这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职业价值观从最初的关注心理影响因素到后来的多重综合影响因素。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
其实在我看来,全新航海家最大的改变,不是外形和配置,而是名字。作为由第二代林肯MKX改款而来的新车型,全新航海家也是林肯首款依照全新命名规则更名的车型,“Nautilus”在古希腊语中的含义是“水手”,而用在舰船上最著名的则是美国海军的“鹦鹉螺”号核潜艇—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更名之后,人们更容易将航海家和MKC区别开来。
一、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研究
1.国外学者研究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研究
在国外,许多研究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易里哲认为,对工作成果的重视就是职业价值观。罗斯认为,人们从自己从事职业中获得的收入、成就、信念就是职业价值观。斯瓦兹认为,人们在工作中赚取的酬劳是职业价值观,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劳动者个体在从事工作中想要获取的价值。
2.国内学者研究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研究
在国内,职业价值观有着两个名字,分别是职业观和择业观,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虽然这二者在名字上存在差异,但是其实质和内涵是相同的。楼静波认为,职业取向、职业意义、职业升迁等的综合评判就是职业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于职业选择、职业原则、职业工资等涉及自身问题的期待之上。宁维卫认为,社会上各界人士对于各种职业的优势衡量的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偏向于个体倾向性的职业价值观。廖泉文认为,在人生道路上,对于职业的规划选择、情感态度等固定的、根本的观念是职业价值观,在一般意义上,关于在就业问题上的收入、才能、自我实现等其他因素上,人们表现出来的侧重不同。余华认为,人们内心衡量各种职业优缺点的内心尺度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当今社会人们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努力生活提供的为之充分奋斗的理由。
二、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结构研究
1.两分法
在1951年,赫兹伯格提出了关于两分法的概念,在他的观点中,职业价值观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当时的职业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被扩大影响并加以应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情况等影响因素,很多专家学者并不是非常认同这一提法,认为这一提法的概括性过强,而对于内外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且对于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不能达到统一。
2.三维度观点
塞普尔认为分别是三类:第一,内在职业价值,如该职业的价值性、独立程度、创新性;第二,如该职业的工作环境、领导相处模式、岗位调整变动性;第三,外在报酬,这一点主要是指自己从事的职业能够获得的有利于自身成长和生活的因素,如职业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对自己的品味影响等。阿尔得夫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社会价值机构因素。易里哲则认为,情感、认知、工具是真正的三维度。回顾国内,众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3.四维度观点
五是“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即本项目将要选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各类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的营销,以此拓宽农产品的销售途径,进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个人的影响因素非常广泛,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气质品味、性格色彩等,都会对一个人的职业选择造成影响,但是,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众多影响因素不一样,社会上才出现了众多职业,也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人们选择职业不同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作为个人因素中最为稳定的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于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4.五维度观点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因素往往是最初的,也是最根深蒂固的,同样的,对于职业的选择和看法也离不开这个影响因素。父母对于孩子职业选择的影响,与父母自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会从孩子小时候就注重其家庭教育、无论是在兴趣培养、未来规划和职业选择上,都会在隐性和显性上给予孩子指导。而且,父母的年龄与孩子的差距越小,越能理解孩子对于新时代新职业的影响,如动漫博主、游戏选手等,与此同时,父母本身的职业对于孩子的参考意义也很大,如教师世家、法律世家等。
5.六维度以上观点
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一次大的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当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发生巨大的改变时,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会随之不断变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价值观的时代性特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掉社会媒体和政府对于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舆论的引导作用。
三、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众多,通过阅读文献,概况起来就是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在这里,主要对影响较大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与归纳。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在这一观点中,最广为人知的学者是伯仁,他认为自由、风气、冒险、地位、现实是最重要的五个维度。郑伦仁则是在前者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分析、概念界定等方法指出了其五维度观点,分别是进取心、自主性、声望、经济价值、工作安定性等。余华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大体上与其保持一致。
这一观点,是国内国外直到今天,应用的最广和认可度最高的划分方法,最早诞生于1992年,在舍克斯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与总结,在1984年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学校教育的影响
第一,目前学界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没有较为统一的概念界定和研究体系,国内外的学者都是跟据自己的操作研究来进行定义,以至于从总体上看较为混论,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有一个较为明确和大部分承认和认可的概念体系。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多维度观点,也有一些学者。主要有荷兰德,他认为包含社会型、习惯型、探索型、艺术型、现实型、企业型。余嘉元他认为包含内在外在、情感、工作信仰、资源、报酬等结构。
4.个人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尽管人文主义者们崇尚古典智慧,歌颂古人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并非对任何时代的思想和理念全盘接受。他们更多的是“借古讽今”,运用古人智慧来解决现世社会中的“问题”。
四、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未来研究方向
上述梳理说明,围绕着职业价值观,学界展开了丰富而详细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职业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视野或较好的范例。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职业价值观的建设无疑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孩子长大以后,学校环境便成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环境,而学校里面的教师则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传授的经验和知识,将直接影响大家的未来职业选择,与此同时,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毕业服务中心、职业规化中心、职业咨询室、生涯规划课程等也会对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国内高校非常缺乏这种机构,或者专业程度不够高,而在国外从学生入学起,这方面的教育就一直非常重视。
“别黑了。”柳哥关掉手机,放在了枕头底下,“我和你们不一样。我要是不能在外面混出名堂,家里要是有田我还能回去种田,没田了只好去流浪咯。”
第二,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小范围研究,目前大部分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都是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身上,而对于其他社会成员研究较少,特别是在梳理资料过程中发现,对于在职人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专项调研较少,所以很多时候研究成果具有片面性,希望以后可以在研究对象上有所倾向。
第三,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分支研究较少,如职业价值观的实质、职业价值观的发展趋势、职业价值观的跨文化发展等理论研究较少,十分薄弱,建议今后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以此来进一步深化研究职业价值观,加快职业价值观体系构建。
第四,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未来发展领域,针对21世纪新的时代发展特点,很多过去的理论已经不适用,所以希望可以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整合研究。
基层警务服务性工作占很大部分,但并不能说明基层警务工作的服务职能得到了很好的履行。在基层警务工作的过程中,民众依旧对与基层民警的效率不高,态度不好等问题诟病已久。因此要提高基层警务工作的成效,要加强对于基层警务工的职能控制。
参考文献:
[1]Super.D.E.A life -span. life -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1980,52:129~148.
[2]Ros | M,Sohwarlz S H,Surkiss S. Basic individual values,work values,and the meaning of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49~71.
[3]Schwartz SHAtheory of cultural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A pplied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23~47.
[4]楼静波.当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J].青年研究,1990.(1):22~28.
[5]宁维卫.我国两城市青年职业价值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1991.
[6]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7]刘璐俐.大专学生工作价值观之调查研究[C].第三届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1997.
[8]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392~347.
[9]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4):123~1 30.
[10]余华,黄希庭.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D].心理科学,2000,(6):739~740.
[11]于海波,张进辅.从职业价值观中分析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2):68~71.
[12]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13]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10~12+20.
[14]阴国恩,戴试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研究,2000,(4).
[15]杨洁.高中毕业生升学决策中的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16]殷雷.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状态[J].心理科学,2004,27(2):993~996.
[17]殷雷.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5):1521~1523.
[18]陈静,李卫东.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1,(5):106~110.
[19]金光华,董好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4):103~105.
[20]刘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其职业决策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
[21]吕倩倩.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综述科技信息,2010,(8).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22-0105-02
作者简介: 谢婧怡,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硕士研究生。
标签:职业价值观论文; 综述论文; 深化方向论文;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