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

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

张璟[1]2006年在《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中的反浪漫主义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被认为是继承了古典钢琴艺术传统,开二十世纪风格之先河的作品。钢琴奏鸣曲贯穿作曲家一生的创作,较清晰地反映了他追求音乐表现手段的革新创造。他的创作方法始终以古典主义和谐、均衡原则为基石同时亦以反浪漫主义的手法为其显着特征。 本文以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从旋律、和声、节奏、曲式,以及钢琴演奏风格的创新性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阐释其中的反浪漫主义特征,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浪漫主义时期以来就不断衰弱的钢琴奏鸣曲为何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中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张倍瑜[2]2015年在《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op.82》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前苏联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囊括了音乐艺术的所有体裁,其中他所创作的九首钢琴奏鸣曲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与精华。本文将重点研究他的《第六钢琴奏鸣曲》,从作者生平及创作生涯、作品的本体分析、创作特点以及演奏技巧几个方面,对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进行研究,并总结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的特点。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普罗科菲耶夫的生平和创作生涯,并概括介绍普罗科菲耶夫的叁个创作时期:早期是创作的不断地探索和风格的巨变时期;中期是普罗科菲耶夫离开苏联前去欧美国家定居创作的时期;晚期则是逐渐鲜明的个性特点和风格逐渐形成的创作时期,返回苏联后的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期。第二章主要从第六钢琴奏鸣曲的本体出发,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曲式、旋律、节奏、调式调性与和声的研究,展现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传统性与创新性,并结合普氏的创作路线进行分别阐述。第叁章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风格特征,在《第六钢琴奏鸣曲》中体现为古典与创新、抒情与动力的对比,概括本首作品中独特的创新之处。第四章主要从实际演奏的角度,结合本体分析和自己的演奏实践,阐述本首作品的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难点,在演奏时更好的把握作品风格特征。

李迎春[3]2002年在《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文中指出普罗科菲耶夫是二十世纪苏俄作曲家。钢琴奏呜曲的创作分布于普罗科菲耶夫的各个创作时期,几乎形成贯穿作曲家一生的一条脉络。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奏呜曲的研究,探寻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呜曲的创作特点。 本文对于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从继承性、民族性及个性特征叁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其中,在继承性中,主要分析了普罗科菲耶夫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继承;在民族性中,主要分析了普罗科菲耶夫钢琴作品中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在个性特征中,主要分析了普罗科菲耶夫在创作中的大胆创新及确立普罗科菲耶夫特有的风格的主要因素。 本文对于九部钢琴奏呜曲的创作特点,从曲式、和声与调性、织体写法、节奏、旋律五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本文通过对钢琴奏呜曲的分析,结合第叁钢琴奏鸣曲的具体演奏处理,由点及面地分析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呜曲的演奏风格和弹奏要点。

梁紫微[4]2016年在《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同时也是前苏联伟大的作曲家及指挥家。一生创作了无数颇具感染力的音乐巨作,尤其在钢琴领域。钢琴奏鸣曲是他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在20世纪那个多重音乐体裁层出不穷的年代,普罗科菲耶夫是为数不多的坚持写古典体裁的音乐家,为西方音乐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他青年时代的力作,是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首作品在继承古典形式的架构下,打破了原有的音乐元素,创造出独特的钢琴音乐语汇和新颖的现代钢琴演奏技法,为20世纪现代钢琴音乐谱写了全新的篇章。本文以《第二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对其艺术特色以及演奏技法进行分析。论文由绪论和其他叁个章节组成。绪论对《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将要采取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一章介绍普罗科菲耶夫早期的个人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第二章主要对这首作品文本进行分析,从曲式结构、和声、主题旋律、复调这四个方面全面把握其创作特征。第叁章重点在其演奏技法的分析,笔者在学习演奏这首作品的过程中得到诸多心得体会,由谱面分析到实际演奏,并结合两位音乐大师的演绎来总结普罗科菲耶夫现代钢琴演奏技法中的特征。希望通过本文,一方面相对完善20世纪音乐和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研究资料;另一方面对今后的钢琴教学、掌握普罗科菲耶夫的风格和演奏技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文琦[5]2017年在《质朴简洁的古典创新之作》文中提出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0p.14)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于1912年的作品,也是普罗科菲耶夫国内求学创作阶段最具有独特个性的钢琴作品之一,从整部作品的创作风格来看,它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与创新完美结合的创作理念。通过对全曲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其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古典与创新的写作技法和相关演奏技巧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为实际的舞台演奏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分为叁个章节讨论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0p.14)的创作风格及演奏技巧:第一章:本文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状况,普罗科菲耶夫生平以及第二钢琴奏鸣曲的诞生。第二章:音乐本体分析:从古典风格、托卡塔风格、抒情性风格、谐谑风格、"错音"风格五个方面入手,通过对本曲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技法、节奏节拍、音乐色彩、力度对比等写作手法分析,体现出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完美地结合了传统风格与独特创新,风格,是二十世纪钢琴音乐古典与创新相结合的推陈出新之作。第叁章:结合音乐本体分析,以及本文作者的演奏经验与学习心得,从特定节奏和重音的掌握、触键方法、踏板运用叁个方面进行探究,给演奏者提供了一些演奏技法参考与建议。

梁冰[6]2011年在《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普罗科菲耶夫一生的创作中,一共诞生了九首钢琴奏鸣曲。从艺术价值上来看,这九首奏鸣曲被视为继续古典主义钢琴艺术传统,开创现代主义钢琴艺术先河的作品;从曲式结构上来看,这九首奏鸣曲在传统中又不失新鲜,鲜明的反映出作曲家在音乐表现手段上的创新意识。正是因为如此,这九首钢琴奏鸣曲直到今天还拥有着非凡的音乐价值,不仅是在作曲家本人的艺术成就上,同时在整个钢琴音乐创作史上,都可以算作是一份瑰宝。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这九首作品更是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许多音乐演奏和音乐研究者心中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其中的第叁首和第五首,普罗科菲耶夫在批判浪漫主义音乐,尤其是浪漫主义晚期音乐的创作中,不仅继承了古典主义均衡、理性的思想,还对作品进行了创作上的更新与改进,让作品具有了鲜明的二十世纪音乐特征及创作理念。这篇论文的创作,目的就是沿着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的脉络,来探讨其创作的背景、理念和音乐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寻找出普罗科菲耶夫音乐创作的独到之处。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环境是有着良好音乐传统的俄罗斯,而将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与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创作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即普罗科菲耶夫在创作中不仅没有依照俄罗斯钢琴学派固有的传统来进行,而是在创作思路上与之想去甚远,特别是在音程、节奏、和声等的处理上,普罗科菲耶夫对传统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创作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开拓。同时,从作品演奏的角度上来说,普罗科菲耶夫作品的独特性格,也导致了其在演奏的风格把握、方法运用、技巧处理上和古典主义音乐的演奏风格出入甚多,由此也导致了后人在对这两首钢琴奏鸣曲的艺术处理上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本文从这一现状出发,也侧重于探讨这两首钢琴奏鸣曲演奏层面上的问题,并就一些细节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戈琦璐[7]2014年在《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奏鸣曲》oP38(1923)作曲技法分析》文中提出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钢琴家与指挥家。他的钢琴奏鸣曲被公认为是继承了古典时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传统,开启了二十世纪钢琴奏鸣曲新的艺术风格的先河。普罗科菲耶夫共谱写了九首钢琴奏鸣曲,贯穿于他四十五年的创作生涯,能够作为一条线索集中探索他的音乐独特创作风格与新颖的作曲技法。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中改革与创新精神同古典音乐传统保持着深深地联系,他的音乐中充满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普罗科菲耶夫之所以有大胆的创作实验和创新,是以古典传统作为基础,他那个性独特的音乐语言显示在其全部创作生涯中。他的钢琴奏鸣曲中旋律将浪漫主义时期情感过分夸张、长线条、声乐化的特点加以改变,取而代之精炼、短小具有十分强烈的动力性手法。奏鸣曲的调性以自然调式为基础,和声功能性被打破,不协和和弦带来的禁忌被解除。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多变的节奏重音和明快感鲜明的托卡塔都充分反映出二十世纪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所表现的律动。普罗科菲耶夫改造并创新了古典曲式,使得早在古典时期的音乐成就适应了当时社会听众的需求。同时他利用独特的敲击风格使得钢琴具有了打击乐器的演奏效果,不仅仅让听众感受到钢琴音色的新色彩,而且也拓宽了钢琴这种传统乐器的演奏方法。普罗科菲耶夫始终坚持调性音乐的创作,即使当时功能和声极度扩张并逐步走向调性功能解体、多数作曲家在采用新的手法来突破调性的束缚。他的钢琴奏鸣曲保持与古典形式的一致,但是音乐语言素材却打破常规,创作出独具一格的音乐风格,为二十世纪调性音乐的创作开启了崭新的观念。俄罗斯优良的音乐传统为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给予他无限的创作灵感。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时期可以划分为叁阶段:1902年—1918年为第一个时期,以钢琴与管弦乐作品为重点,旋律富有青春气息,体现出俄罗斯音乐独具特色的民族风味;1918年—1932年为第二个创作时期,当时普罗科菲耶夫正处于侨居国外时期,受到了西方一些现代的音乐流派的影响,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节奏,复杂的和声,同时仍伴随着悠长的俄罗斯音调;1932年—1953年为第叁个创作时期,作品在风格上更加靠近于国际新音乐的潮流。《第五钢琴奏鸣曲》是一首典雅的田园风格式的作品,作品中表达出作曲家身处于异国他乡时内心的孤独、困惑与矛盾。这首作品是唯一一首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于国外生活时期的钢琴奏鸣曲,1923年在法国巴黎完成,作品的意义很深刻,能够真正体现出普罗科菲耶夫本身的创作实力。他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更多的创新与探索,采用了新的题材和构思,表达出俄罗斯民族音调悠长的抒情性,并且巧妙地把传统的旋律创作手法、调性基础与20世纪新的音乐创作风格做了有机的结合。可以说这部作品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1918年以前本国学习阶段的创作手法,开启了回国后创作的新探索。本文以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将“现代音乐分析思维”与“申克线性运动图表”有机结合为切入点,对该作品的音乐结构、线性运动特征、主副主题的构成及其发展过程、个性建筑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进行探索,论证他是如何将古典时期的音乐传统与二十世纪新的音乐语言进行结合与创新。本论文的主体内容由五章构成,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第五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作曲技法分析;第叁章《第五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作曲技法分析;第四章《第五钢琴奏鸣曲》第叁乐章作曲技法分析;第五章结论。希望本文能通过申克线性运动图表与现代音乐分析思维有机结合的方法,探索普罗科菲耶夫如何继承传统并且融合创新,从而发展自己独具个人风格的音乐语汇、作曲风格以及新颖的创作手法,为进一步探究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提供一些参考。

毕研浩[8]2011年在《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地位的音乐大师,一生创作了无数的钢琴作品,而钢琴奏鸣曲更是他音乐风格的集中体现,其中《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他青年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在古典形式的架构之下,作品打破了原有的音乐语言元素,创造出极具个性的音乐风格,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二十世纪的人们带来崭新的音乐观念。本文通过对普罗科菲耶夫音乐创作个性的研究,从背景、曲式、和声、旋律、节奏等方面对乐曲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对普罗科菲耶夫早期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及演奏技巧进行探索。论证普罗科菲耶夫在继承古典主义的传统的同时,所进行的创新,笔者在学习和演奏《第二钢琴奏鸣曲》的过程中也领悟并摸索到点滴的感性认识,想把它提炼出来,并对弹奏技法中的“敲击式”和踏板运用几个方面归纳出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希望本文能让我们深入的了解普罗科菲耶夫,更好的掌握其创作风格和演奏技法,提供一些参考。

龙华云[9]2009年在《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是其音乐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这些作品浓缩了作曲家对传统作曲理念的传承和独具个性的创新。《第七钢琴奏鸣曲》是他晚期创作的“战争奏鸣曲”中特点很鲜明的一首。本文以《第七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从该曲所体现出来的旋律、曲式、和声、以及复调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阐释普罗科菲耶夫独特的艺术创作特征,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浪漫主义时期以来就不断衰弱的钢琴奏鸣曲为何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中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薛可[10]2009年在《解析普罗科菲耶夫《第叁钢琴奏鸣曲》》文中指出普罗科菲耶夫是苏联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一生共作有九首钢琴奏鸣曲。《第叁钢琴奏鸣曲》是其青年时期的一部代表作品,也是普罗科菲耶夫风格初见端倪的一部作品。文章从背景概述、速度、曲式结构、和声、复调、旋律、节奏等方面对乐曲文本进行理性分析,论证了普罗科菲耶夫在批判浪漫主义音乐(尤其是浪漫主义晚期音乐),继承古典主义均衡、理性的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创新,使之具有20世纪音乐特征的创作理念。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通过亲身演奏《第叁钢琴奏鸣曲》,领悟到点滴感性认识——演奏体会。由于普罗科菲耶夫创作风格上的独特性,使他的作品在风格把握与演奏方法上与演奏古典主义音乐有所不同,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文章中笔者对主要的演奏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练习中出现的一些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中的反浪漫主义特征[D]. 张璟.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op.82》研究[D]. 张倍瑜.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 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D]. 李迎春.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4].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分析[D]. 梁紫微. 江西师范大学. 2016

[5]. 质朴简洁的古典创新之作[D]. 李文琦. 上海音乐学院. 2017

[6].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研究[D]. 梁冰. 河北师范大学. 2011

[7].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奏鸣曲》oP38(1923)作曲技法分析[D]. 戈琦璐.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分析研究[D]. 毕研浩. 西安音乐学院. 2011

[9].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研究[D]. 龙华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10]. 解析普罗科菲耶夫《第叁钢琴奏鸣曲》[D]. 薛可. 西安音乐学院. 2009

标签:;  ;  ;  ;  ;  ;  ;  ;  

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