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指出,班组文化建设作为电力企业安全产生的重要因素,其安全文化建设的优劣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企业需要重点加强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以此促进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其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一线生产;安全教育
引言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指的是,在企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及不断地分析总结,建立一个员工或者组织相互认可的安全行为标准。在此阶段中,能够有效地将员工的情绪和企业高层领导的情绪纳入到一个安全的环境内,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富有约束力的安全控制机制,从而使企业能够形成一个具备共同价值、共同追求、有凝集力的集体。
1 电网一线生产班组的基础建设
电网企业一线生产班组的基础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即岗位与人员设置、工作过程管理、资料管理和文明管理。岗位与人员设置应坚持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真正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而工作过程管理则是基础建设的重头戏,一方面班组月初应制订详细的月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按工作计划逐步实施,月末应由专人做出月度工作总结,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以及今后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资料管理则包括岗位管理工作标准、制度管理、技术规程标准、图纸管理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工作日志、班务记录、安全活动记录、品牌标识和作业现场管理等内容。以上众多建设内容需由专人负责,并在班组信息化标准建设管理系统中体现,需要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
2 电网一线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建设
谈到安全生产,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连着你、我、他,安全生产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任何一级电网事故的出现都是从一线生产班组发生的,且体现出一定的必然性。长期以来,公司系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建设。组织开展专项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加强分层分级管理,班组安全基础得到巩固;电网企业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安全生产规程测试年年进行,班组安全生产活动周周开展,杜绝一般和重大人身设备电网事故的利剑一直高悬在我们每个人的头顶。只有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好了,整个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才能够顺利完成。能否顺利完成每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需要班组所有一线人员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一线生产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鲁棒性。
3 做好安全文化的基础
当前形势下,怎样运用现代科学及工程技术去分析、研究、评价、控制及消除生产层次的各种危险,已经是当前形势下安全管理需要面对的重点问题。通过有效地利用预防控制,可以使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3.1 完善管理体制
科学、合理的安全文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将人、设备及管理3个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企业的各级领导对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及党政能否有效地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是能否进行安全文化管理机制的关键。当前,我区电网对安全生产工作都高度重视,单位安全的第一任都是基层单位的一把手任命,统一由高层领导到基层的各班组长签订安全责任状,通过采取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地把安全产生责任制实施到每一个基层的班组里,很好地实施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中,安全生产主要的基础就是安全管理制度,因此,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组成安全管理制度的要素有很多,比如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则、安全教育制度、检查制度、岗位安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覆盖比较广泛,其中有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岗位安全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等。本公司在多年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已经完善了以安全产生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为基础的各项有效的安全制度和体系。与此同时,在相应的体系内有效地落实安全生产奖惩责任制度,把各个员工的安全生产以及各个月和每年的绩效奖金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有效、完善的管理制度。可是,在实际的实施阶段,并没有全面落实到位,相关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违规、违章导致。因此,在平时对班组的管理中,要大力加强员工学习规章制度的力度,要让他们以理智的角度去理解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带有负面情绪,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将规章制度内容应用到实处,让制度真正起到安全的保护作用。
4 分析安全问题,探讨安全理论
当前,企业的管理都是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方式开展的。在现代管理学上理解的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因素。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人的思想及行为活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人的决定性因素要重点关注。在安全文化产生阶段中需要将抓住最重要的因素。教导员工在进行自我安全修养的阶段中,必须根据企业文化模式进行。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安全素质,从而切实地实现企业安全文化。因此,人的心理及行为需要受到安全教育的特别重视,要积极运用心理行为及科学研究事故的规律进行安全教育。
4.1 心理分析
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具备周期性变化。通常在低潮的阶段,人的体力会出现疲惫症状,工作阶段无法发力,且情绪波动较大,精神不能够高度集中;当临界期到来,身体状态由于不停地变化、调整,每项机体的协调性都很差,也就是平时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率,必须及时检查职工的精神状态,避开人的心理临界期。
4.2 行为分析
不安全行为指的是作业人员在具体的操作阶段,不按照实际的操作要求去工作,违反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的重要保证来源于安全可靠性,主要依靠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获得。人的安全行为,通常都会被安全意识控制。实际工作中,不重视安全的具体行为体现为:工作上不遵循规则制度操作,心存侥幸,违规操作。安全管理中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安全生产的重点所在。对每个事故进行反思分析发现,每项事故的发生都存在违规操作,例如:某变电站因试验人员走错断路器间隔导致误拉断路器,XX变电所具体操作没有按照实际的操作,柳坝的电缆抢修无人监护等。
所以,要想有效、妥善地处理心理安全问题,要及时安抚员工的心理波动状态。要随时留意并且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状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使他们能够在工作时有效地集中精神。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搭建安全人文气氛的平台,让人们在生产阶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态度、意识、行为,让人获得从无到有的体验,从被动要求改变为主动申请的过程,能够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安全意识。
5 结语
综合以上叙述,班组安全文化不单单是一种理念,还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是一种责任。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如果能够形成一提起工作就会想到安全问题的状态,那么在工作阶段就会很少有安全事故的发生。总而言之,班级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长期培育。在培育阶段需要重视科学合理的方式,在实施上要能够立足规范化、适用性,并且通过不断革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阶段定会起到重大的作用。
论文作者:钮燕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班组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有效地论文; 制度论文; 电网论文; 阶段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