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论文_吴红花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A和B组,每组各50例。对比观察在不同放射剂量的条件下,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远期生存率以及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不同放射剂量调强放疗后,乳腺靶区计量分布差异明显;②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B组高(P<0.05),3年内生存率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③B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更具安全性,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剂量;调强放射治疗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中占据首位。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出于对美观的考虑,都会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而保乳术的方式能够保留患者乳房,让患者保持一个完整的体型,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于美观的追求,也更被广大患者所接受[1]。在保乳术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为放疗,其应用可以防止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的情况,提升手术的成功率。现今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逐渐提升的背景下,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是一种更加精准的放疗技术,其可以让靶区剂量更均匀,减少危机器官高剂量的区域。近年来关于调强放射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应用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本文也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A和B组,每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年龄为30~55岁,平均年龄(42.4±2.3)岁。肿瘤分期T1N0M0期31例,T2N0M0期17例,T2N1M0期2例。病理类型为导管浸润癌23例,导管内癌4例,粘液腺癌10例,管状腺癌1例,原位癌2例,单纯癌10例;B组患者年龄为32~58岁,平均年龄(46.1±2.5)岁。肿瘤分期T1N0M0期33例,T2N0M0期16例,T2N1M0期1例。病理类型为导管浸润癌20例,导管内癌5例,粘液腺癌12例,管状腺癌3例,原位癌1例,单纯癌9例。

两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①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②卡式评分在70分以上者;③在术后上臂进行过充分的锻炼,能在治疗过程中满足不同体位需求。排除标准为:①妊娠期女性;②有过胸壁放疗史患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等各项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不同的肿瘤分期、病灶等实际情况应用不同的放疗方案。其中A组患者放疗总剂量为50Gy,单次使用剂量为2Gy,共25次;B组患者放疗总剂量为60Gy,单次使用剂量为2Gy,共30次。在放疗过程中不断调整参数,并计算出靶区剂量的分布情况。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对比观察在不同放射剂量的条件下,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远期生存率以及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来制定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共分为:①显效:肿瘤全部消失并持续一个月以上;②有效:肿瘤体积缩小体积在一半以上且未产生新病灶;③无效:肿瘤体积无变化甚至增长,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①+②)/n×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出来的所有数据依次输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统一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放射剂量调强放疗后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对比

在进行不同剂量调强放疗后,两组目标靶区当中的V95%、V105%、V115%和HI指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放射剂量调强放疗后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明显,详细数据见表1。(其中V95%、V105%、V115%表示在目标靶区中接受相应百分比计量线以上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HI表示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远期生存率对比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B组高(P<0.05),3年内生存率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B组患者发生红斑、色素沉着以及脱皮等不良反应率为8.0%(4/50),低于A组的16.0%(8/5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中占据首位。乳腺癌高发对女性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的威胁,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的背景下,早期乳腺筛查与诊断技术得以改进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能够在发病早期被诊断出来,为日后的治疗与康复抢出黄金时期[2]。然而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方法会切除乳房,不仅对女性造成严重的创伤,失去乳房也会导致美观受到影响,让女性产生极大的自卑心理。在人们对于高生活质量与外形美观的要求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在临床中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但临床实践表明,若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不接受放疗,会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出现新病灶的情况,因此术后放疗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常规的放射手段为电子线混合照射,但该方式会因为角度以及照射深度等因素的限制,会因为无法达到合适比例的处方剂量而影响治疗的效果[3-4]。在此背景下,调强放疗技术应运而生。与常规放疗方法相比,调强技术的分布更加均匀,让整体效果得到改善。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当中应用合适剂量的调强放疗,能够在保证剂量分布更加均匀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靶区附近健康生理组织所接受处方剂量的百分比,实现了减少靶区周围放射性损伤的目的,可以减少不良反应[5]。在在本次研究中,不同放射剂量调强放疗后,乳腺靶区计量分布差异明显;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B组高(P<0.05),3年内生存率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说明了调强放疗技术的技术性能更加优越。尤其是B组患者,采取了合适的放射剂量,和A组相比让靶区剂量更加均匀,减少了靶区高处方剂量所占的体积比,避免出现乳腺组织纤维化的情况。

综上所述,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更具安全性,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冬春,裴俊烽,缪炳良,等.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血清炎症因子和bFGF表达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09):1404-1407.

[2]李振淼,宋博,赵怡.X射线调强放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远期生存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24(02):158-162.

[3]罗菊锐,陈星星,杨昭志,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Ⅱ期临床研究——中期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10):769-775.

[4]胡小戊,章乐虹,陈欣欣,等.部分背阔肌皮瓣或侧胸壁脂肪筋膜皮瓣在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31(09):1151-1152.

[5]冯莉莉,周红悦,麻增林.动态增强扫描MR及弥散加权MRI在监测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7,38(10):1561-1564.

论文作者:吴红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探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论文_吴红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