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修长城看历史评价能力培养——[笔谈之二]重要的是让学生容忍多元观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是论文,笔谈论文,之二论文,修长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秦始皇该不该修长城?”这个问题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所能引向的答案,而在于问题本身的被提出。
我想可以从三维目标的设计来做一些思考。
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无疑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来获得对这一历史事件更丰富的知识,甚至对事件的某些侧面理解得相当深刻,也可获得某些能力上的提高。
其次,在方法上,我们也可能使学生获得某种比较系统的关于人物评价的思考方法。一般说来,我们通常列举人物的行为,然后把这些行为分成“功”或者“过”,而后作总体的评价。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话,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只是获得了一种对历史事实进行分类的方法,严格来说,这是不是能够算作历史学的思考方法还值得商榷。而且这样一种做法预设了这样一个条件:“功”和“过”是可以用一个公允的标准进行衡量乃至相互抵消的。但实际上,历史学中这样的标准是不存在的。所以试图通过这样的一个方法来对秦始皇修长城这一历史行为作出总体性评价毫无意义。如果能够对“方法”作一些更深入的思考,这样的课堂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关于秦始皇修长城这一历史事件,不同的评价、不同的问题意味着不同的方法,暗示着不同的立场。对这些立场的了解,才真正地构成了可供学生学习的历史评价的方法。如在修长城的功过讨论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在修长城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中,秦始皇的立场和秦朝民众的立场会有怎样的差异?在以上评价中,秦朝全体民众的立场和具体民众个人的立场会有怎样的差异?后人立场与当时当事人立场又会有何差异?以上各种立场上的差异会对修长城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在具体史料的运用及最终的结论上发生怎样的影响?
我相信当讨论从“秦始皇该不该修长城”转向“我们以怎样的立场与方法来评价秦始皇该不该修长城”的时候,学生学习的重点就从知识开始上升为方法。毕竟,课堂讨论并不是为了让一些学生去说服另一些学生,而是让学生们在讨论中有所得。
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我们也可以作更多的思考。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讨论来形成学生对秦始皇或者长城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在这种态度的形成过程中,使学生接受某种相关立场下的特定价值观。比如说,如果是对修长城持总体否定态度的话,那么可能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接受了“个体生命高于一切”的历史价值观或者其他相关的价值观,从而抱有某种平民立场。又或者是对修长城持总体肯定态度的话,学生就可能接受了“国家前途与利益高于一切”的历史价值观或者其他相关价值观,从而抱有某种国家至上立场。
无论最终引向哪一种,我以为都不是作为公民教育一部分的中学历史教育所应做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设置是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的体现,但是德育并不是简单的道德教化。作为教育者,我们该问自己: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公民还是臣民?我们是该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一种思想的方法还是给他们树立一根道德的标杆?德育应当是智育的自然延伸还是简单的感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