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分析论文_葛丽敏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分析论文_葛丽敏

葛丽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实行相关的复苏护理措施,对以上患者麻醉恢复期间存在安全问题予以总结。结果:在全身麻醉复苏期间,开展安全护理的患者病情顺利恢复,没有严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麻醉复苏期,实行针对性和精细化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复苏期;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204-02

当前,由于全麻药物的日益更新换代,全身麻醉作为三甲医院临床各个科室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所以,手术后患者的麻醉复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进程,更成为了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相对于其他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不仅效果可靠,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体现在患者全身麻醉后生命体征的维持从始至终都在医生的全程控制下。因为手术过程中应用麻醉药物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发生一过性不适或者紊乱,患者麻醉复苏期间经常发生意识不清、躁动挣扎等情况,这自然会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对此,在麻醉手术结束后,患者应当由专业护士实行护理[2]。至于麻醉恢复期的首要任务,就是集中管理、监测术后没有彻底苏醒的患者。为了保障患者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研究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1~80岁,平均为(41.4±2.3)。其中,普外科21例,脑外科10例,心胸外科9例,泌尿科4例,骨科及其他科室共6例。以上患者均无长期服用镇静药物史,而且没有显著呼吸或者循环系统疾病,各个器官功能检查显示正常或者趋于正常。麻醉方式选择为静吸复合麻醉,通过口腔或者鼻腔气管插管,估算手术时间较短的患者应用喉罩插管。以上50例全身麻醉患者全部留置尿管。

1.2 基础护理

1.2.1护理流程化 (1)入PACU(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当班护士对各类监护设备及抢救物品进行检查,保持备用状态。(2)将PACU室内温度调整到22~24℃,湿度控制字50%~60%。(3)将患者送达麻醉复苏室,接班护士及时为患者选取合适体位,一般为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稍微后仰。小儿将头部侧向一边,并且过度后仰来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误吸呕吐物。(4)在麻醉复苏期间,务必重视氧疗,通常采用面罩给氧方法。这是因为面罩给氧的氧气浓度比较稳定,速度较快。(5)连接监护仪并对患者的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测量记录。(6)PACU护士认真与巡回护士交接班,内容主要涵盖了手术名称、手术体位、术中特殊病情、麻醉用药、麻醉方式等注意事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患者存在特殊状况,还要和手术医师做好交接。(7)注意静脉输液畅通的保持,确保输血输液能够顺利实行。妥善固定安放各类引流管,将引流袋中的引流液及时清除并做好记录[3]。

1.2.2护理细节化 (1)手术患侧禁止测量血压:(2)防止在输液上肢测量血压;(3)上血压带时检查测量患者血压上肢有没有静脉通道,部分患者在病房留置了短留置针,巡回护士可能因此在交接班中有所忽略,而在麻醉复苏室测量血压时就可能导致导管堵塞等意外事故;(4)部分患者手术中长期在一侧上肢测量血压,这造成其上臂皮肤容易发生淤血问题,在复苏室测量血压的过程中,应当测量另一侧的上肢。

1.3专科护理

1.3.1呼吸道的护理 由于ASA分级Ⅲ级以上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为了避免呼吸系统并发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患者神志、呼吸节奏、深度、肌肉张力等严密观察。(2)维持呼吸畅通,指导清醒患者作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3)必要情况下采用吸痰器来吸痰,动作轻微,每次吸痰时间在15秒以内,吸痰前后应当充分给氧。在吸痰过程中要对患者心率与新绿变化密切注意,如果发现心率明显加快则应当停止吸痰,等到正常后再实行。鼻腔或者口腔手术由于填塞纱布和遗留凝血块,应当预防患者突然发生窒息的风险。(4)如果发现患者存在鼻翼煽动,胸廓活动受到限制以及异常呼吸音的时候,需要及时给予处理。首先是让患者头部选取过度后仰位置,将下颌托起,放置口咽或者鼻咽喉=通气管来缓解梗阻。严重患者发生尖锐的喉鸣音则表明发生了喉部痉挛,需要立即去除诱因并抢救,充分加压给氧,必要情况下告知麻醉医师应用药物治疗。(5)对于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情况的患者,如果其它支持氧疗不能立刻改善症状,则应当告知麻醉医师再次气管插管,并实行机械通气治疗。

1.3.2循环系统的护理 (1)部分患者手术后发生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高龄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症的患者中。同时,手术后气管拔管、尿潴留、寒战、缺氧以及疼痛等情况也有可能引发高血压。所以应当立即查明原因,按照医嘱实行对症处理,促进患者血压恢复正常。(2)低血压患者经常因为血容量不足或者残余药物的作用等而产生,护理人员应当患者的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严密监视,还应当根据患者手术前的情况,对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出入量来综合评估血容量,适当采用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的面色和引流物质的颜色、性质、流量等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多汗、呼吸浅快、烦躁焦虑、血压不断降低等异常体征,并且对麻醉药物的影响与手术后出血状况合理鉴别。(3)老年患者,尤其是并发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在麻醉复苏过程中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状况,PACU护理人员应配合医师明确诊断,根据医嘱实行对症处理,直至患者各项体征逐渐稳定[4]。

1.3.3恶心呕吐物的护理 患者手术后恶心和呕吐是麻醉和手术后经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除了不适感意外,还会连续的恶心和呕吐,并且容易引发脱水、电解质平衡破坏、误吸、吸入性肺炎、腹部压力增高导致皮下血肿出现或者伤口裂口等多种并发症,这不仅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影响,而且由于病情的不断加重,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的话,在护理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调整患者体位,尽量头低脚高位,头部偏向一侧,吸入引出呕吐内容物。(2)PACU护士应当建议医师应用适当药物来预防和治疗患者术后恶心呕吐。(3)对于剧烈呕吐的患者,应当根据医嘱应用适当补液和补充电解质。

2.结果

在本组50例患者中,低血压3例,占比6%,烦躁不安1例,占比2%,恶心呕吐3例,占比6%,体温不升1例,占比2%。以上患者病情顺利恢复,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全部安全返回病房。

3.讨论

当前,在临床治疗中,麻醉复苏期的护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身麻醉中,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可以被控制在区间。在麻醉过后,患者开始逐渐清醒,不过因为部分麻醉药残留在患者体内,导致生理功能的限制或者不适。首先,在患者保护性反射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容易发生呕吐误吸等严重后果。在本组患者中,3例患者在复苏期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但是通过及时的临床护理,没有发生并发症。其次,因为手术导致血容量不足,恢复期可能发生烦躁不安等症状。对此,需要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护理等干预,从而避免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5]。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总结出以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注意事项:一是及时调整患者体位,选取平卧位等;二是对脑水肿给予脱水,低血糖的患者则对症实行高张糖处理;三是加强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疼痛;四是维持手术后各个管道畅通,避免患者术后呕吐,特别是防止误吸以及窒息。通过以上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中的患者病情顺利恢复,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全部安全返回病房。总而言之,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麻醉复苏期,实行针对性和精细化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敏.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与护理[J]. 临床护理杂志,2009,8(4):19.

[2]张旭光,胡丽娟.麻醉恢复期呕吐患者的预防和护理[J]. 中原医刊,2010,30(4):57.

[3]秦秦,董雪琴,杨瑞等.导尿时机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57.

[4]高辉.术前心理指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06,7(2):46-47.

[5]李学勤.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5(7):806.

论文作者:葛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分析论文_葛丽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