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事求是论文,创造性论文,思想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8)02—0055—04
一、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做出的最深刻、最精辟的概括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更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精髓”、“活灵魂”,却没有提及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而且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精华”、“精髓”、“活灵魂”本质上是相通的,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曾说:我们的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 1894年,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引用过马克思这一思想,并指出这是“马克思理论的全部精华。”[2] 1920年,列宁在评论《共产主义》杂志的“左派”幼稚病时,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3] 毛泽东后来继承了列宁的这一重要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矛盾论》两篇重要著作中毛泽东都引用过(按当时的翻译,“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被译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4] 1978年9月,邓小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提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5] 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参与下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实事求是看作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之一。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进一步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6] 从上述经典作家们的认识来看,他们对马克思主义都采取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做出了深刻的概括。
理论品质,是指一种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高度概括的、最本质的思想内涵和思维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品质一方面蕴含着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又更加彰显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系统而具有的品格。因此,相对于理论“精华”、“精髓”、“活灵魂”来说,理论品质从更高层次上,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理论的本质特征。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但是,他们曾经有过许多很明确的论述。恩格斯在论述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所做出的变革时曾明确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7] 这种彻底的辩证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观察一切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据此,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7] 列宁也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8] 可见,经典作家都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把它当作必须随着时代条件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理论。这对于后人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有很大帮助。但是,经典作家们的说明多是叙述式的,没有用简练的语言给予概括,更没有将这一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9] 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问题,也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进行长期研究和深入思考而做出的科学总结。从此,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成为我们党内的一致共识。
实际上,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都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但是,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又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高度概括和解释。相比较而言,实事求是更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条认识路线,其实质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与时俱进强调的是理论在历史条件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前进趋向,具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作为一种理论的本质特征,它更加强调理论的品格。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正如胡锦涛指出的那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10] 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并将其归结为“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做出的最深刻、最精辟的新概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视野。这一科学认识,同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认识是一致的,深化了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了实事求是理论。
二、坚持与时俱进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1.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明确地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并统一起来,并指出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11]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又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2] 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精确阐释,也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高度肯定,突破了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精髓”的认识。江泽民还更加强调二者的内在一致性。1993年11月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江泽民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13] 2000年10月,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进一步阐明了如何在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原则问题,指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应一以贯之。不解放思想,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脱离亿万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9] 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又一次强调:“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解放思想,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9] 江泽民一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内在的一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充分表明: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在实践中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那样:“总结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什么时候思想上比较解放,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我们的事业就充满生机活力,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什么时候思想路线不对头,理论上出现重大失误,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11]
2.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第一,把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坚持实事求是,本质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点。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4] 显然,毛泽东认为,实事求是就是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进而把握和运用规律。1993年12月,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则深刻的指出:“实事求是,就是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11] 基于此,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在当今时代,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9] 而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在不断变化,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创新勇气,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应该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因此,在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江泽民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9] 可以说“把握规律性”既是实事求是的基本点,又是与时俱进最本质的要求。
第二,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联系起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解放思想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无限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邓小平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5] 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15] 这里,江泽民揭示了解放思想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冲破落后传统观念的束缚是解放思想的实质,善于从实际出发是解放思想的基础,以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开拓进取是解放思想的实践表现。
如何解放思想,江泽民认为:一是解放思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又不能完全固守马克思主义。他指出:“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11] 但是,江泽民又说:“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上,……,而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趋势。”[11] 二是解放思想就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勇于探索创新。江泽民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9] 江泽民还进一步明确了当前解放思想的内容,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9] 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就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状态,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3.深刻揭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建设和引导社会前进中的重要作用。世纪之交,我们所处的时代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国内还是党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我们党能否抓住机遇,敢于接受挑战,取决于我们党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创造力。为了解决这一时代课题,江泽民站在把握国家发展前途和命运全局的战略高度,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建设和引导社会前进中的重要作用。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11] 这一概括突出了解放思想的地位,使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奠定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点。在深刻认识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9] 2002年4月,在西安主持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又指出:“面对进入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6] 这就从党的认识路线与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关系的高度,指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社会作用。此后,江泽民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这一问题。2002年5月21日在四川考察工作时,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16] 随后,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江泽民继续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16] 最终,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更加圆满的回答,他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1] 这样,江泽民就把与时俱进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加以确立,并强调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深化了党的思想路线,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努力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新局面,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指南。
三、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方法论的新视野
如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江泽民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专注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江泽民承前启后,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运用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善了邓小平“精髓灵魂说”,并提出“理论品质说”、“继承创新说”,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也为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借鉴。
1.完善邓小平的“精髓灵魂说”。邓小平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科学性,固然体现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结论中,但更为根本的是它集中表现为这些结论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反复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灵魂”。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思想,并阐述了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解放思想既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必要前提,也是贯彻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江泽民在邓小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认识。如前所述,江泽民不仅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的一致性,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而且又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新内涵,从而深化了邓小平的“精髓灵魂说”,使党的思想路线成为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
2.在深化“精髓灵魂说”的基础上,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说”。早在2000年6月28日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9] 2001年4月2日,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又一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9] 在前期认识的基础上,江泽民于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品质说”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会随着时代条件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特征的高度把握,而且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精神,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方法论。
3.在“精髓灵魂说”和“理论品质说”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那样:“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9] “理论上不能停顿”,从根本上来说关系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2001年的全国治安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具体条件、具体斗争提出的具体观点,具体行动纲领,就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实际的变化,照搬照抄。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9] 后来,江泽民又进一步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而这种一脉相承就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真理的统一体。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只有坚持这样做,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实现与时俱进的要求。”[9] “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这是江泽民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作出的最为完满的解答。为此,江泽民提出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他反复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9] “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看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来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9]“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16]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体现了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高屋建瓴的理论素养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江泽民就是这样通过上述三个由浅入深的逻辑层次,正确的阐释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普遍真理性,既有力的反对了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左倾”错误,又坚决的排除了敌视、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右倾错误,充分体现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层出不穷,我们一定要以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的状态,适应新的实践的发展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江泽民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邓小平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