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南大道中间带植物景观的发展研究论文_孙思

深南大道中间带植物景观的发展研究论文_孙思

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了深南大道的建设历史、道路中间带的发展阶段、中间带植物景观建设现状分析以及未来的发展,对深南大道中间带植物景观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和了解。

关键词:建设发展;植物景观;道路中间带

一、深南大道的建设历史及现状

深南大道始建于1979年,期初只有蔡屋围至上步路短短2.1公里7米宽,以满足基本交通为主。1982年开始扩建直至1994年才南北全线贯通,此时的深南大道自西向东全长25.6公里,宽度已经达到135米,局部区域最宽达到350米。经过14年的扩建提升后的深南大道除了单一的交通作用以外,还肩负起生态、文化、观赏等功能。深南大道作为深圳的地标,不仅仅是作为纵贯东西的最重要的交通干道,而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最初的设计宽度是开创者的气度,它的长度是开创者目光的延伸,如今它已是深圳的名片,是深圳城市发展的气象标。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南大道的各区域段特色明显,从东至西有极富商业活力的罗湖段,政治、商务中心福田段,以及包含着生态旅游形象、科技产业区的南山段。目前深南大道沿线立交桥共计14座,地铁17个站点,公交站台41个站点,长途汽车站1座,人行天桥17座,地下通道13处,地面人行道23处。深南大道大尺度横向延伸公共绿化带,将城市的各个核心功能区域串联起来,不同的区域通过大型公共开放空间及接头绿地与深南大道中间带结合,构成了深圳城市发展最为明显的轴线。

二、深南大道道路中间带的发展阶段

深南大道中间带,则是整条道路的中心所在,它见证了深圳园林绿化发展的各个阶段。

1984年正式通车时,是深圳园林绿化发展的简单绿化阶段,有绿就行,于是以草坪满铺的形式为主。80年代的中末期,深南大道部分区域已建有完整的道路中间带,并以简洁大气的点状矩形花坛间隔布置,但此时的中央分隔带并未连成一气。

直到1994年深南大道全线贯通,道路中间带也在发生着变化,已由原有点状式花坛提升为带状连续花坛,更为大气,并且将罗湖、福田、南山串联起来。由于城市发展后空间限制,中间绿化带只在深南大道的宝安大道至福田路段存在,全长16.7公里,宽度由2.5米至23米宽,中心水晶岛区域宽度高达113.5米。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南大道以侨城东路为界,形成两种风格的植物景观效果,东段的中央分隔带采用色叶灌木、花叶灌木或草花片植,修剪成色彩、高低对比鲜明的规则式花坛图案,并在图案旁边丛植大王椰子、蒲葵、散尾葵等棕榈科植物,形成立面上的绿化景观效果,视线通透与周边现代的建筑形态融洽,整体感觉简洁大方极富现代气息。西段则以自然生态的种植形式进行布置,营造亚热带繁花似锦、死机有花的景观效果。外层由40-50cm的绿篱隔离,中央分隔带多以凤凰木为骨干乔木,中层搭配鸡蛋花、大叶紫薇等观花小乔木,下层混种翅荚决明、金凤花、勒杜鹃等,其中部分勒杜鹃牵引攀爬至凤凰木上,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在2016年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风吹到了深南大道,并在深南大道上海宾馆至侨城东路段试点以阵列花坛的形式进行布置。2017年底至2018年,通过花带、花毯、花境、花池、花钵的形式将深南大道中央分隔带、渠化岛、路缘带人行道花池、护栏联动起来,打造成为简洁、大气、色彩斑斓的迎宾大道,形成一幅流动的花海景观效果。

在2018年中,以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对于深南大道沿河立交至侨城东路段进行以“锦绣深圳”为主题的景观提升工作。中央分隔带提取深圳海滨元素,以浪花为型,勾勒出一幅灵动的图案。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颜色以红色为主色调,白色、黄色、紫色调和的时花种植方式,整体感觉游云似水,充满了现代活力感。

三、中间带植物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中间带是由中央分隔带和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的。分隔带以路缘石线等设施分界,在构造上起到分隔往返交通的作用;路缘带起诱导视线及增加侧向余宽的作用,以提高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舒适感,并且提高道路整体景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中间带植物景观建设需考虑如下几点:

1. 植物选择:

深南大道中央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目前植物选择多元化,乔木选择多以乡土植物、树形优美植物为主,灌木及地被植物则根据道路周边区域功能、道路交通状况进行选择。近年来深南大道中间带在草本花卉部分也大胆尝试采用新品种进行布置。

中央分隔带从深南沿河立交至文锦中路段保有一段,该段宽度1.7米,目前为开花乔木及时花种植的形式;文锦中路至上海宾馆段由于城市规划、交通需要等原因并未设有中央分隔带;从上海宾馆至侨城东路段大部分区域无乔木遮挡,因此在植物选择方面需要耐旱、能抵御七八月高温高湿天气的植物品种;侨城东路西至深南北环立交,以自然式种植为主,把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树种、花木甚至地被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变化的植物景象。

两侧路缘带以人行道树池布置为主,分段列植尖叶杜英、细叶榄仁、麻楝、小叶榕等乔木。由于上海宾馆至沿河立交段未设置中央分隔带或中央分隔带狭小,因此在两侧路缘带布置矩形花池及椭圆形精品花钵。目前花池以时花种植、花钵种植非洲茉莉的形式进行布置,由于花池、花钵布置区域多数有乔木、高楼遮挡,植物选择多数以耐阴植物品种为主,但是局部区域也存在暴晒情况,因此植物品种选择非常讲究。

2. 栽植方式:

深南大道中央分隔带目前从上海宾馆至侨城东路以时花图案连续种植为主,与立交相交区域通过乔灌木结合遮蔽立交桥体的结构部分,柔化钢筋混凝土的生硬感,但是这种遮挡无疑也使该段布置形式间断,弱化了联系性和整体感。从侨城东路以西部分到2012年已全面提升为生态自然的种植形式为主,种植前期表现疏密有致,植物的色彩在四季中变化,高低搭配生态自然,部分区域间隔留出草坪空间,布置城市雕塑。东西段种植风格迥异,但是也复合各自周边区域功能气质。两侧路缘带则单排单株成行种植,冠大荫浓、主干笔直,它突出了城市的绿色基调。

3. 树高控制

深南大道从上海宾馆至侨城东路的中央分隔带目前植物高度多数在1m以内,局部高架桥区域乔木高度在4-12米区间,为高架桥上层提供了较好的植物景观。两侧路缘带乔木高度在12米左右,树形高挑,主干浑圆挺直,枝干柔软,通透性好。东段整体表现舒朗通透、简洁大气,给人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但是该段中央分隔带植物略显低矮,夜间行车期间会给相对行驶车辆造成干扰。

从侨城东路至深南北环立交的中央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乔木高度在4-12米,灌木高度在0.4-3米。道路整体感觉自然生态绿量充足,植物形成环抱式的感觉,整条路的遮蔽性好,是周边社区、景点、公共空间的天然屏障,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近期华侨城段通过勒杜鹃牵引上树的形式,营造出绿叶红花的生态景观花廊效果。

四、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观赏水平也逐渐提升,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植物品种、单一的色彩、单一的表现形式。而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全市人民都密切的关注着它的发展,因此如何将生态节约型绿化与大众需求结合。以及我们将如何改善道路中央带土壤现状,使得植物表现状况更好,草坪平整度更高。同时我们如何将各种新品种、新的表现形式与深南大道相融合,都将是深南大道中间带植物景观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信未来我们在不断的实验探索后,会看到具有深圳风土人情和时代元素的中间带景观,它是深圳展现给人们的独特城市特质和气质。

参考文献:

[1]南茜.安德拉.观赏草在美国园林中的应用[J].金荷仙,林冬青,蔡宝珍,中国园林,2008(12):1-9.

[2]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李智博,马力,杨岚,胡金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01)

[3]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J].张鹏飞,王子荣.内蒙古林业.2011(02)

[4]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海围.现代农业科技.2011(01)

论文作者:孙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深南大道中间带植物景观的发展研究论文_孙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