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相关体征的变化、护理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以上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是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肺炎;机械通气;综合护理
重症肺炎是肺炎快速发展后产生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心率增快、休克等[1],患者不能自主进行有效呼吸,这时往往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而机械通气时间过长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此时,正确合理的护理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中,我院ICU对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女=18:12,年龄29~72(63.21±9.17)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女=17:13,年龄28~73(61.58±10.27)岁。
入选标准:(1)均明确诊断为肺炎者;(2)均有不同程度呼吸衰竭且需机械通气者;(3)意识清醒,神志清楚。排除标准:(1)因其他原因进行机械通气者;(2)心、肝、肾等严重功能不全;(3)出现脑疝、昏迷或者休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对比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ICU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机械通气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人工气道的护理:每班交接气管插入深度,检查气囊压力,并给予定时放气,避免长时间压迫对组织行形成损伤;再次注入空气时注意气量,以免气量不足引起机械通气时漏气,造成机械通气无效,合适的气囊压力还能防止口腔分泌物及食管返流物进入气道[2];进行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配有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湿化气道,避免痰液粘稠干结堵塞气道。按照感染控制标准,对呼吸机回路内的冷凝水进行消毒处理。(2)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观察是否存在缺氧状态;遵医嘱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关注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的变化;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肢体温度、尿量等。(3)吸痰护理:①掌握吸痰适应症,出现呼吸机气道压力报警、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的痰鸣音等,立即进行吸痰。②选用合适的吸痰管,过软过细的吸痰管插入深度不够且易堵塞;过硬过粗的吸痰管容易损伤口鼻粘膜,负压过大使肺泡塌陷,造成缺氧[3]。③除患者发生较严重的痰液堵塞外,否则餐后半小时内不适宜吸痰。对于清醒患者先进行说明,在辅助排痰无效的情况下进行吸痰操作。吸痰前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先进行人工气道内吸痰后口腔,注意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4]。④观察痰液颜色、性质、量,并协助患者清理口面部。⑤根据患者病情先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及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4)心理护理;因ICU环境相对封闭,且急危重患者、抢救、死亡患者多,加之疾病本身的压力、机械通气的不适,均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5],护理人员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在发生抢救及死亡事件时,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护并给予安抚,避免引起患者恐惧、焦虑等。在允许范围内安排家属探视。
1.3 观察指标
以护理有效率、相关体征的变化、患者护理满意度为评比项。疗效评定:显效:肺部听诊啰音显著减少,痰量恢复正常,无缺氧症状;有效:肺部听诊啰音、痰量减少,缺氧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肺部听诊、缺氧症状及痰量基本无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达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相关体征的变化
观察组患者相关体征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2组相关体征的变化(mmHg)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衰竭也得到有效的对症处理,在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的同时,呼吸机对人体的创伤及并发症也不可忽视。综合性护理围绕患者整体进行护理,包括疾病的监控处理、预防可能发生的事件、心理干预及相关意识、行为教育等[6]。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提高其能动性;吸痰护理能避免患者缺氧加重;口腔护理预防感染,增加患者舒适感;体位护理及排痰,有助于痰液松动,减少负压吸痰的损伤概率,还能预防压疮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有效率、相关体征的变化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可看出综合性护理使患者更好的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避免了呼吸机抵抗的发生,对缺氧症状有很好的改善;对痰液的有效处理,避免了发生肺部二次感染。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对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在改善患者通气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家慧,马红燕,朱春雨.个体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6):2571-2573.
[2]张荣泽,付丽萍,张玉芬,张海燕,刘庆利,朱希燕.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8,39(08):1580-1581.
[3]王福娟,韩娟.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1):164-165.
[4]周华.层级护理模式应用于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价值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64+66.
[5]郑兰芳.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S1):72-73.
[6]俞建娣,赵伟英,王志娟,等.综合性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06-308.
论文作者:田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肺炎论文; 机械论文; 重症论文; 体征论文; 满意度论文; 气道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