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艾的“一”_金文论文

金文的“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者”在金文中的用义比较丰富,有些用法表现了一些特殊性,对于上古汉语的研究相当有参考价值。陈初生编纂的《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只收了5个义项,显然简略了一些;而某些特殊用法又未提及,也是一种不足。该字典出版于1987年,在当时的情况下,有这样一部工具书,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199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简明金文词典》,仅收了“者臣”一语(182页),相比之下就显得更简略。为了使学术界对于金文的“者”所表示的实际用义及某些特殊用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今将铜器铭文使用“者”字的文句加以排比,结合有关文献“者”的用义加以比较,并吸收有关的研究成果,从断代平面和历史演化两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探索。逐条简述如下:

1.用作“诸”,为各个、许多之类的用义。如《兮甲盤》:“其(唯)我者(诸)侯百生(姓)。”《曾子仲宣鼎》:“用饔其者(诸)父者(诸)兄。”《子璋钟》:“用乐父兄者(诸)士。”这种用法最常见。从古文字孳乳演化的现实来看,后代的“诸”皆由“者”发展而来,但在周代尚未完成,所以全文只有“者”而无“诸”。从“者”孳乳为“诸”的过程来看,战国时代大体上还是用“者”来表示“诸”。如《诅楚文》:“率者(诸)侯之兵以临加我。”由此来看,现存传世的先秦文献中的“诸”,如《左传·桓公十三年》的“诸司”(各类官吏)、《诗·小雅·沔水》的“诸友”,应该都是后人所改,本当作“者司”、“者友”。

2.用作“诸”,为代词,其义相当于后代的“之”。如《九年卫鼎》:“卫小子逆者(诸)”。“逆诸”即迎之。这种用法,先秦文献习见。如《左传·僖公十三年》:“秦伯谓子桑:‘与诸乎?’”

3.用作“诸”,为介词,其义近似于后代的“于”。如《尹钲》:“次者(诸)升鍪。”(此者字,或误以为字,宜注意)这种用法也常见于先秦文献,如《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适诸越。”

4.《麦尊》:“侯易(锡)者臣二百家。”郭沫若以为:“者当读为赭。字,《说文》云‘击踝也,读若踝’,此当读为踝。”则“赭臣二百家”,应是“赭衣踝跣之臣二百家”。白川静认为,“者”仍“用作诸之义”,而“象执戈之众,指武臣”,则“者臣二百家”,应是各种“执戟侍卫之臣二百家”。从文字孳乳演化的现实来看,“者”发展为“赭”或发展为“诸”,均合乎规律。也就是说,在没有完成这种演化时,“者”用作“赭”或用作“诸”,皆有道理。从铭文文意来看,两种解释均可通读。换一句话说,两种解释中的任何一种皆可以被接受;但是,任何一种解释在目前情况下均无法推翻或否定另一种说法。所以,目前只得并存。由于郭说已为不少学者所接受,因而特别列出。

5.用作虚词,不单独应用,而是和其他的词或词组构成以“者”结尾的短语,如《兆域图》:“不行王命者,(殃)子孙。”《中山王鼎》:“昔者,吾先祖王,昭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从现有的材料来看,“者”的这种用法产生于周代后期,到了战国秦汉时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后代一直沿用。由于以“者”结尾的这种短语可以表示人、事、物、时间等等,而以指人最为多见,所以有些语法学家把这种用法的“者”看成是代词。又由于和一般的代词有所不同,因而称之为特殊的代词或特殊的指示代词。也有一些语法学家,经过反复比较考察,看到这种用法的“者”必须附着于其他的词或词组才能产生作用,和能够单独使用的代词有着质的差别,因而称之为小品词或助词。从金文用例的现实来看,这种“者”基本上只是起结构作用,主要不是用于指代。如《兆域图》那一句虽然有指人的意味,实际上只是“不行王命,殃及子孙”的强调;《中山王鼎》的“昔者”,显然是指时间上的往昔,但“者”不是代“昔”,而是强调“昔”。因此,这种用法的“者”还是以称作助词或小品词为好。为了统一,这里称之为助词。

6.用作虚词,置于句末表示一种语气,可以称之为语气词。金文的这种“者”或与“也”连用,形成“者也”的型式,可以看成是语气词连用。如《平安君鼎》:“卅二年,单父上官冢子憙所受平安君者也。”这种用法,传世文献习见。如《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结合地下出土资料和传世文献来看,这种用法大体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

11.《金文诂林》列有《晋公》“□攻雍者(都)”一句。从文字孳乳演化的一般规律来看,“都”乃由“者”发展而来,应是“者”先用作“都”而后发展形成为“都”,则“□攻雍者”之“者”用为“都”是合理的。从文例来看,也可承认。《包山楚简》113的“新者”即“新都”,更是极好的证明。遗憾的是《晋公》铭文拓本模糊不清,只得存以待考。

以上11项,纯属探索性质,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标签:;  ;  

晋艾的“一”_金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