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书业走势访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势论文,近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97年上半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前几个月国内出版业、图书市场反映出的宏观走势请您谈一谈。
黄国荣:97年国内图书市场的形势,我指的是从党校订货会到目前,产、供、销广义上的图书市场,可以概括为:稳定发展、趋势看好。这不仅表现在党校订货会订货码洋比去年增长,而且今年订货会后的发货、销售情况都好于前两年,相当多的销货店到目前已经添了第二次货。
出版社也是这样一个大趋势:稳步发展、趋势看好。
首先,经营意识、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出版社社长们的营销意识大大增强。反映在业务指导思想上,开始从过去那种脱离经营,单纯管书稿、管方向,进而在出版方向和质量两个基本保证的前提下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像这次研讨会上介绍了经验的外研社、作家出版社,都在这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效。反映在营销手段上,广告促销多种多样,社长、总编、普通编辑走上促销第一线,发布会,影、视、书联袂造势、立体宣传等等形式丰富多彩。
其次,目标市场意识、品牌意识、精品意识渐被接受。出版社开始从前几年盲目追求跨行业出版、追求打破专业分工,转向立足本专业确立自己的目标市场,培育自己的目标市场,争创名优品牌和出版特色。成熟了一批像金盾出版社那样,独辟蹊径、特色鲜明的出版社。
第三、出版心态进一步成熟,优化选题更为自觉。今年出版业一个明显的进步是从前两年单纯争抢畅销书,争出系列丛书、套书的圈子中解脱出来。96年上半年,图书市场过早地进入淡季,虽然有多方面因素,但是与丛书、套书泛滥,影响个人购买力不能不说有直接的关系。今年以来,出版社明显地从套书热中冷静下来,丛书、套书在各出版社的计划、选题中明显减少,单本书选题比例明显上升。即使是还在出版的套书、丛书也多采取了单独定价、可整销可零卖的新方式,把功夫下在了“常销”“长效”图书的培育上。
第四、出版社改革力度加大,内部管理走向科学化。96、97两年可以说是国内出版业改革力度十分明显、效果也十分明显的两年。不仅出现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全面进行改革的作家出版社,还出现了开始探索出版社体制改革新途径的出版社。虽然这些出版社的改革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是至少说明改革的思路已经深入人心。另外出版社内部管理今年也在明显发生变化,市场部、信息部、策划部等一些新机构的运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都在使决策、管理由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化、集约化转变。
记者:您上面所谈的确实让人感觉到我国的出版业和图书市场稳步发展、趋势看好。那么97年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别的年份,反映到出版方面有哪些热点呢?
黄国荣:今年的出版热点,我们归纳有这样几方面:
一是大众政治读物趋热。今年有人说是“政治年”,小平同志逝世、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建军七十周年,一连串的政治大事反映在图书出版和图书市场上,政治类读物在市场急剧升温。从前一段的纪念小平同志的各类图书热销,到近期香港回归日期临近,各类有关图书出版、购销均进入高潮。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半年“八一”建军节前后,十五大召开前后,还将有两次大的有关政治类图书出版、购销热潮。另外受整个“政治年”的影响,其它类大众政治读物市场也将会看好,今年上半年有两种没想到的书订、销量十分喜人,一个是《新编入党须知》,一个是《入党教材》,类似的《中国公民精神文明手册》也很畅销。政治读物热,构成了97年国内出版业、图书市场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二是引进版权图书出版趋热、销路看好。这不仅表现在今年引进版权的文艺类图书继续走俏,《我的美国之路》《纸牌的秘密》《英国病人》印数都超过10万,而且社科类、少儿类、美术类等各类引进版权图书几乎全面开花。这一方面反映了国际版税与国内版税定位不相上下,使国际版权贸易活跃,一方面也显示出国人对了解世界优秀文化、高新技术知识的强烈愿望。
97年出版业、图书市场的第三个热点是领袖传记、名人传记热潮迭起。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传记类、家事类图书出版、销售两旺。目前影、视、体育等各界名人传记市场火热。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发行量已超过60万,姜昆的《笑而人生》杨澜的《凭海临风》销量也都突破20万。作家出版社即将推出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传记图书,著名体育评论家宋世雄传记图书,还可能在下半年的图书市场再掀销售高潮。
第四个热点是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市场趋热。无论是引进版的《哈佛商学经典》还是国内首推的《联想为什么》都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热销之势。
第五个热点是家用科普类读物潜在市场表现出越来越广阔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深入人心,现代社会对劳动者基本素质、专业技能的高度要求,相关图书市场非常活跃。不论是持续热销的电脑教材、计算机类图书,还是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类图书,在97年都表现出色彩纷呈的销售态势。一部部大开本的《彩色电视机线路图谱》居然订货很多,典型地说明了这种市场趋势。
第六个热点是美术类图书由欣赏型向教与学转化,市场前景可观。
97年图书市场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畅销书热点有所消减,各类图书均占市场份额的态势出现。这是读者阅读心态成熟、图书市场成熟的表现。
表现出来的问题除了图书出版、发行中的短期行为依然存在,选题重复、出版雷同依然严重,编校、印制质量有待提高,有些图书定价依旧偏高等老问题外,经济类图书缺乏特色,销售平淡,青少年社会道德教育类图书十分短缺,是97年出版业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