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变迁及启示*
——以亳州市谯城区为例
尚慧霞 ,刘 慧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 亳州 236800)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呈现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以亳州市谯城区为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振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因此大为减少。这一问题的变迁启示我们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必须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变迁;启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产生的,由于数量庞大和影响范围广,多年来引起各级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成为农村问题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现象。迄今为止,学界发表此主题的论文达数百篇。时至今日,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到底现状如何,有没有发生变化?笔者根据查阅资料和对部分农村地区调研的结果,发现近年来此问题已经发生了很大变迁,这种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原因何在?又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呢?
对小细胞癌组织病理学特征观察可知,小圆形或卵圆形癌细胞(类似淋巴细胞)构成小细胞肺癌,更大的细胞密度,较小的细胞外间隙,按照理论估计小细胞肺癌的ADC值低于鳞癌和腺癌的对应值。LIU等[18]、RAZEK等[19]对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肺癌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当前对于小细胞肺癌的研究,ADC的变化结论还需进一步确认。MATOBA等[20]对于ADC值的试验结论表明,小细胞癌的对应数值大于鳞癌和大细胞癌,而李菲等[17]对于ADC值的研究显示小细胞癌的对应数值比非小细胞肺癌的对应数值小。
模块化侧重于部件级标准化,进而达到设备系统的多样化.通过对某一类设备系统的分析研究,将其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单元分解出来,用标准化原理进行统一、归并和简化,以通用单元的形式独立存在,然后用不同的模块组合来构成多种新设备.
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调查
留守儿童,是指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1]。关于留守儿童的数量,根据权威调查,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5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总量的43.64%,四川、河南占比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2016年3月以来,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结果是16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由此可见,我们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大为减少。
据笔者2018年初在亳州市谯城区乡镇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经较稀少,由于地区的差别,这些地方留守儿童占14岁以下儿童的比例5%~10%。在留守儿童家庭里,由(外)祖父母监护占89.3%;由亲戚朋友监护的占3.3%;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占3.4%。无人监护的约占4%。这些地方大多是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人地矛盾比较突出,曾经是劳务输出比较多,留守儿童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那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变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变迁的原因分析
3)农民文化水平和其他素质普遍提高,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更加重视。在笔者对农村进行走访过程中,发现现在农村80后及90后已经为人父母的人群,他们的文化素质较父辈高,大多有中专或者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也与父辈不同,更贴近社会主流认知。在受访人群中80%以上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抚养教育很重要,父母的关爱不能缺失。一方在家看护孩子一方出去务工,占40%左右。双方留在农村创业、务工,占30%左右。由(外)祖父母监护的儿童,家庭教育条件也大为改善。农村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安全问题更有保障,留守儿童现象明显减少。
1)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在给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农村产生了数量不可忽视的留守儿童群体。这是农村众多问题的一个缩影,集中反映了我国城乡二元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留守的未成年儿童正是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家庭教育及引导的缺失,同时也缺少来自父母亲情的关爱和帮助,与一般的孩子相比更容易产生认识、情感上的偏离,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也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的问题只能在改革开放中解决。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农民的数量大为减少。1978年,我国9.6亿人口中,有7.9亿农民(农村居民),占82%,是典型的农民大国。2016年,在全国13.7亿多人口中,有6亿多农民(农村居民),占42.6%。从1978年到2016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12363元。改革开放给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通过务工、经商、参军、上大学等方式和渠道,转化为非农业户口。农村居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都减少了,比例数更是大幅度地减少[3]。这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降低的根本原因。
2)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买房成为城市常住人口。这在经济发展较快的皖北一些县市表现尤为突出。以亳州为例,据省常住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亳州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38.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6年末亳州市常住人口510.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5.7万人,提升速度居全省第二位。城市竞争力整体水平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加速了全市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随着近年来各地政府出台去库存的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在契税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加上城镇较好的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和众多文化娱乐设施,对农民有较大的吸引力。谯城区的一些乡镇甚至出现了全村去买一个楼盘的现象。笔者在对亳州南部新区新开盘的楼盘的走访调查,发现不少楼盘都将潜在的客户瞄准为农村人。农民可以在城市解决就业问题,户籍制度的改革促使迁入城市的农民子女可以就近入学,享受城市的学校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因此得以迎刃而解。
多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从多到少,从较为普遍到稀少,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层面政府重视、社会变迁的因素,也有农民自身和农村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梁志远(1981-),男,汉族,山东邹平人,学历:本科,职称:经济师(财政税收),研究方向:财政税收。
4)乡村经济的振兴,为农民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各地都相继出台了有关鼓励农民工在家乡就业创业的意见和政策。如亳州市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初始创业补贴和投资补贴,给予创业培训补助,还有创业担保贷款利息补贴。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精准脱贫政策的指引下,农村和农业的创业项目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些乡镇利用土地流转的机会,大力建设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为广大农民在本地就业提供了新的选项。这些政策的实施减少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吸引力。在笔者对谯城区等地乡镇的调研中发现,90后的人群中留在本地就业的人大约占有60%比例,其中,父母双方都留在家乡就业的约占35%。
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变迁的启示
1)国家和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法律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各地政府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法律层面保护留守儿童权益。如河南省2010年修订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列出了父母由于外出工作不能履行监管责任的,可以委托亲戚或者其他成年人代行监护职责,外出期间,应当与留守子女及受委托监护人定期保持联络,对未成年儿童在学习、生活及身心发展中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关注。同年 《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通过,分别从政府职责、家长义务、社会关怀不同角度对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作出具体规定。安徽省在2009年新修订的《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新增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条例,用法律保护留守儿童。山西、贵州、甘肃、浙江等省也出台了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工作的意见和规定。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要求各地政府和有关机构强化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其肩负的社会职责。《意见》还要求各地政府要采取措施逐渐降低儿童留守数量,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受教育等合法权益。这些意见法规的颁布,强化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
2)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教育兴,则国家兴。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薄弱的环节,在以教育的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教育发展。从2006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为了提高中西部农村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国家在部属6所高校实现免费定向师范生政策,之后各省和地方政府纷纷实施免费培养、定向就业的师范生政策,为农村教师队伍源源不断地补充新鲜力量。2012年-2016年,农村生均经费保持了连续的高速增长,比2012年增长了50%以上,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待遇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也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的教育条件和农民的文化素质都大为提高。在笔者对谯城区等地区的调研中发现,农村出生的70后人群的文化程度是小学的约占四分之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四分之一。而80后出生的人群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为85%,小学文化程度的不到5%,90后出生的人群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97以上。据谯城区教育局统计,至2016年底,谯城区农村地区学前适龄儿童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中主流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农民对金钱的追求降低到次要位置,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因此从源头上得到遏制。
3)“三农”问题必须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5]。农村的振兴,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覆盖全部的人口,惠及全体人民;覆盖全部的区域,是城乡和所有区域共同的小康。毋庸讳言,农业当前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把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6]。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调动各方力量,集中广大农民的智慧,解决农村自身存在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国未来劳动力素质的水平,也不利于农村产业的发展和乡村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面临的矛盾和困难重重,很难一蹴而就,其根本动力在于农村,在于农民。唯有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逐渐消弭趋势,反映的正是农村从贫困到富裕到逐渐走向复兴道路的轨迹。
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8月举办的临床免疫检验活动为分割线,以PDCA循环管理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现场评价、回顾性分析、文献分析等针对临床免疫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分析,制定对应的质量控制改进策略并实施,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参考文献:
[1]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17.
[2]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55-64.
[3]于法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Z/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02-0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201/c40531-29799727.html
[4]陶然,周敏慧.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12(8):68-77.
[5]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中 国 网 ,[2017-10-18].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Z/OL].新华社,[2018-02-04].http://www.scio.gov.cn/34473/34515/Doc ument/1623029/1623029.htm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72(2019)11-0073-02
基金项目: 亳州市社科联2019年度课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变迁及启示研究——以亳州市谯城区为例》(2019023);安徽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mooc606)
作者简介: 尚慧霞(1984—),女,河南太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农村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 变迁论文; 启示论文;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