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平台企业的资源整合路径研究:基于平台生态系统视角
李 清(上海商学院 上海 201400)
内容摘要: 物流平台企业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物流产业链条和传统商业模式。物流平台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整合路径主要三点,其分别是:第一,合作伙伴的异质性资源整合;第二,跨平台互补性产品和服务资源整合;第三,物流平台企业内外部关系的整合。文章采用单个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中小物流平台企业的资源整合路径,这对促进我国中小微物流平台企业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物流平台企业 平台生态系统 资源整合
引言
随着“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我国物流企业的平台化进程于2013年启动,其产生了大量面向物流行业的管理软件、信息系统、车货匹配平台、园区信息化平台、同城配送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同时还产生了众多相关的手机APP程序。京东等物流平台的出现颠覆了我国原有的物流产业链条和传统商业模式,其激发了平台用户的网络效应,实现了平台用户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供应链协同。但与此同时,物流平台企业也存在解决物流企业多层次需求与可选资源匹配之间的矛盾。以运力资源整合为例,2018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的通知》,其指出2018年我国229家试点企业共整合社会运力64.4万辆,相比2017年全年增长了20%。同时,2018年229家试点企业完成运单1952.8万单,货运量1.27亿吨,月均增幅均在10%以上,80%以上的车辆与试点企业形成了较强的粘性,平台集聚效应逐步显现,运输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这种运力资源的整合大大缩短了货物流通时间,极大地降低了货运交易成本。在“互联网+”背景下,市场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企业的转移成本越来越低,物流平台的资源、信息、技术和物流行业的整体整合是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水平和物流资源优化整合能力,能够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能推动可持续物流生态圈的建设。如今对国内各物流平台的实证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物流企业及平台参与者如何将内外部资源、互补性产品或服务资源以及其他信息和知识整合在平台运行?并如何通过运营监控、金融服务、物流园区定价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物流平台参与者资源?对此,本文基于物流平台企业资源整合的相关文献,针对上述问题,对物流资源整合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
图1 物流平台企业的认知框架
物流平台生态系统的认知
早期学术界对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方面,如汽车、飞机的设备制造和消费者电子产品行业等。Robertson and Ulrich(1998)将平台定义为一系列生产制造产品过程中可共享的资产的集合。这些行业平台的产生有利于企业把某一个行业多个参与方(通常是买方和卖方)积聚在管理范围内,并可利用基础技术和第三方企业的互补性创新,从而产生正反馈循环和网络效应。整合是平台的基础,多个细分市场的需求被整合是实现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设计的保障,其能够满足消费者碎片化需求,从而帮助企业赢得市场龙头地位。当行业创新转移到平台,其就能通过促进行业平台增加而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创新越多,企业的价值共创就越多,企业就越能激发网络效应并充分挖掘潜在用户,从而形成自身的累积优势(cumulative advantage),这种累积资源优势将成为一种行业门槛,其很难被竞争对手和新进企业超越。平台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架构,在生态系统的重构过程中,物流平台企业作为核心企业需要掌握整合资源的能力,在组织系统条件发生变化时,物流平台企业可通过整合产业链条上仓储、配送、信息等商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资源和外部资源获得竞争优势。物流平台企业的认知框架如图1所示。
物流平台企业的资源整合路径
(一)资源整合概述
所谓的资源整合就是企业通过重新组合已有的资源而实现的系统优化,其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国内外物流界专家对物流平台企业的资源整合进行了广泛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进行分析:
第一,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对物流信息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学者定量研究了区域性的物流信息平台,并将物流信息平台当作双边市场的经济组织,定性分析物流信息和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整合的目的、意义、方法和作用。
第二,侧重供应链企业在物流运作层面的纵向合作。Gawer and Cusumano(2014)指出,物流资源整合能力是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特别是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构建模块物流平台。美国的罗宾逊(C.H.Robinson)在运输车辆整合方面首次提出了无车承运人模式,该模式通过链接运输商和客户承担货运网络系统,使传统货运企业成功转型为轻资产的货运平台企业。
3.关系整合。关系整合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系统内部合作企业间关系的维持,二是系统外部关键关系的识别。依靠系统外部资源的创新能够推动平台产生更有价值的互补品。服务主导逻辑认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不仅是企业,其还包括消费者及消费者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关系整合主要强调了核心团队的建设、关系的识别、引进与维持,而运行机制主要是信任机制、沟通机制、共享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等的确定。运行机制的整合能够促进平台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沟通与资源共享,进而能够实现平台内知识、资源的顺利流通。
物流平台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资源整合可通过三条路径完成:第一,商业生态系统物流平台企业合作伙伴的异质性资源整合;第二,跨平台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内整合外产品和服务资源;第三,物流平台企业内外部关系的整合以此实现价值共创。
2.互补性产品和服务资源整合。Helfat和 Raubitschek(2018)采用互补资产(complementary assets)来指平台领导者提供互补性产品和服务,以及平台领导者使用的互补性技术与创新(如软件的商业化运作)。由于物流服务的实施需要大量线上线下资源作为支撑,对此,企业在内部一般基于有限的资源和较为灵活的产品设计,从而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等一系列活动,而在外部企业则需要通过平台获取创新能力或低成本的组件和技术能力。因此物流型平台企业是产品、服务、技术积聚的平台,为了构建创新型商业生态系统,物流平台运营方应具备主动的产品创新机制,并通过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平台的服务内容。
图2 “物流汇”平台企业的定位
表1 异质性资源整合的海外节点
表2 “物流汇”平台与合作伙伴的产品或服务
(二)物流平台企业资源整合路径
第四,从资源整合有效性机制出发的资源整合。相关学者提出,平台企业通过孵化机制、能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分别提升其能力、运营资源和经济资源,并通过提供沟通渠道保证参与方的合作程度。在此基础上,王茹红(2017)提出了物流平台资源整合框架,即价格整合机制、信任整合机制与服务整合机制以及政府支持体系结构体系。Lush和Vargo(2014)认为,只有当资源稀缺或资源被开发和利用时,这些潜在的资源才会被整合。这一类观点认可了资源的可利用性和资源整合在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性。
1.异质性资源整合。物流平台企业在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参与企业不同的工作环节,并掌握着各自的知识和资源,这些异质性资源可形成网络化的资源结构。对此,企业可通过网络化资源协同能力建构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的联结点,或者通过不同地域区间的供需资源、行业经验和创新知识形成多式联运结构化的资源社区。物流企业的线上转型可利用物流平台企业在电子商务技术和集成整合方面的资源,通过提供专业的仓储或运输大数据服务,在此过程中形成两种类型的资源交互。其一是核心企业和平台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模式,即“赋能”—“依存”的交互模式;其二是平台参与者和平台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模式,即“共生”和“再生”的交互模式。
固始鸡舍养和放养比较,氨基酸总量肉中3.45%和4.54%,肝脏中28.14%和34.38%,放养较高;必需氨基酸肉中0.779 6%和1.143 7%,肝脏中12.12%和15.7%,放养较高;非必需氨基酸肉中2.658 8%和3.393 4%,肝脏中16.034%和18.712%,放养较高;呈鲜味氨基酸中肉中0.579 7%和0.66%,肝脏中5.71%和6.71%,放养较高。
第五,从系统科学的涌现性分析资源整合。系统科学把整体才具有、孤立系统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称为整体涌现性,系统科学就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理论,其探索整体涌现发生的条件、机制、规律以及如何利用。涌现性又可理解为非还原性或非加和性,涌现性是系统非加和的属性。Peter(2016)运用哲学的概念,将涌现作为区分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基础,指出资源整合可分为非加和关系的资源整合和加和关系的资源整合。
第三,以服务生态圈逻辑出发的资源整合。与传统企业强调的以产品主导不同,平台的特性了决定其是以服务为主导。价值创造本身就是企业和消费者通过产品这一媒介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Vargo and Lusch(2014)提出了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观点,其将服务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源整合参与者自我调节的系统。该观点将资源整合作为连接社会和市场技术方面的核心手段。物流平台企业为了吸引平台用户的流量,通过寻求融资机会自建物流基础设施以实现规模效应,或者在资金约束的阶段利用众包协作整合资源。这一物流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物流平台企业,其不仅需要考虑组织间的网络资源,还需考虑企业董事、经理和雇员的个人网络资源。
我国中小微物流行业存在“小、散、弱”等特点,只有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才能促使其由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对此,一个为物流行业提供全程服务的线上线下平台服务商——“物流汇”应运而生。2006年,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创立,其运营品牌“物流汇”通过为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公共服务、供应链服务、大数据服务、金融及资源交易等综合集成服务,从而促进中小型物流企业向高技术服务型电子商务企业转型。“物流汇”平台服务上海8000多家中小微物流企业,目前为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上线产品和服务多达70多项,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从注册、发展到成长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2019年,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已在我国新疆、河南、湖南、安徽等20个地市成立分公司。作为上海电子商务“双推”联盟企业,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自身定位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资源全球化交易平台,其通过建成多式联运平台,获得了物流行业大数据,并利用大数据优化行业资源配置。上海产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模式带动服务创新,促进了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业务发展,其以O2O拉动B2B和B2C变革,建立了产业互联网生态圈(见图2),并在生态圈中通过模式重组、渠道再造和精益运营,实现了产业互联的协同创新发展。从2012年开始,上海率先进行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家为物流企业开具“营改增”增值税发票的平台企业,由于“营改增”的减税增收效果明显,其走出上海并向全国扩张。借此机会,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无锡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分公司——无锡新跃物流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沿“一带一路”整合物流及产业资源,以“产业互联网平台孵化”和“网上物流大通道建设”为抓手,着重培训新跃现代服务体系建设,进而培育更多的服务业企业。
案例分析
(一)样本选择
在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中的整合单元,主要是以主题为主体,首先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并感受总结课文主题,然后由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篇课文要求学生进行精读,进一步去感受课文中的主题,并对这篇课文中的其他部分加以略读,巩固对课文主题的感受。然后要求学生阅读与该主题相同的其他课文,增加学生对主题感受的丰富性。最后根据教学主题,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在接受主题教学的同时学习到其他方面的知识。
为了从多维度说明物流平台企业资源协同路径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本文采用单案例嵌入式研究法,通过选取行业中典型的单一样本企业,从多维度对其进行考察,进而确立理论架构。尽管在案例研究中,很多学者提出多案例研究要比单案例研究更为可靠,但是对于独特的或者比较特殊的案例,其对挑战和扩展理论的单案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物流汇”平台为例进行研究,主要原因有:第一,“物流汇”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一家“互联网+物流”的第四方物流企业集成化服务平台;第二,“物流汇”平台自成立以来经历了数个重大事件,其符合构建演化模型的要求;第三,关于“物流汇”平台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能够直接从其上海总公司获取,这有利于数据采集、分析和验证,能够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二)“物流汇”平台企业介绍
“怎么不行?我不是吃软饭的,正想租个大一点的地方,你家后院可以用上。今后,我打算养花,拿到街上去卖,给儿子攒点学费。”
化石能源已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伴随着能源危机,新能源技术在此时迎来春天。新能源发电技术走入世人眼中,诸如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发电技术等。虽然新能源发电技术能够应对能源危机,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发电间歇性的缺陷,并网时会对电网造成电力波动,降低电能质量,从而被限制发电量,微电网的提出为此问题指出了道路。
(三)“物流汇”平台企业资源整合路径
异质性资源整合。“物流汇”平台在2018年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全国布点各地资源的互联互通。全国节点的关联能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资源,这有利于促进现代物流创新创业平台发展。“物流汇”平台这一计划由点及面,需要利用大数据模型将23个城市或地区的数据组合分析。“物流汇”平台运用一套算法,客观地根据客户业绩和信用值进行物流匹配和推荐,其从后端发展到前端,客户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寻找自身所需的供应商和承运商。“物流汇”平台上还存有“物流购”,其是一个“物流汇”商场。“物流汇”会员通过串联各个节点资源,能为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全国乃至海外的服务(见表1)。“物流汇”平台的合作伙伴不仅包括银行、电信、保险等公司,其还包括他的行业平台。如“电商汇”平台是一个混合所有制公司,其将电商行业的产业集聚于这个平台,“物流汇”既是平台服务的提供方也是平台服务需求方,“物流汇”平台的产生拓展了中小微企业合作伙伴,整合了相关企业线上线下产品和服务,打造了完善的商业生态系统。
无论是认识学生心理的需要,还是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我们都有理由主动观察学生表现,了解其心理变化,分析产生的根源,发掘正确激发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主动性”的观察有以下方法:
互补性产品和服务资源整合。“物流汇”平台把大量中小微物流企业的需求“打包”,通过整合大型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和产品资源,进而将其资源转化为中小微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物流汇”平台不仅面向中小微企业,其面向的大型服务供应商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财险等,同时也包括工商、税务等相关事宜的快捷服务。作为平台服务企业,“物流汇”平台能够为注册会员提供信息化改造、金融保险等外包服务,以及中小微物流企业所需要的外包服务。2016年6月15日,新跃物流取得了监管部门的征信服务备案登记,其建成为国内首家的物流行业企业征信平台。2016年成立的上海新跃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对接了相关商业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新跃物流通过与国内优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适合小微物流企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其包括且不限于以下产品与服务(见表2)。
关系整合。从商业运作来看,“物流汇”平台通过对接工商、行政等服务,整合了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服务,从而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让中小微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做好物流主业。“物流汇”平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整合客户关系:第一,通过在特殊日期举办活动吸引客户。如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每年5月6日的“物流日”举行活动聚集客户;第二,通过党员活动形成凝聚力。2010年3月,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其通过党建工作将“一盘散沙”式的小微物流企业聚拢起来,从而提高了会员单位的凝聚力,提升了整个物流行业的能级,同时会员单位的文明程度也得到大幅提高;第三,通过设立营业厅整合客户关系。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各个区都设有营业厅,其通过营业窗口和营销人员与客户建立情感联系。
结论
物流平台企业通过整合各企业的优势与资源,提高了物流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整体物流运输成本。物流平台的数字化和物流企业的平台化将成为社会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物流平台与生态系统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实现物流行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作。对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物流平台需通过聚集商业生态系统中各专业化物流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物流平台企业的资源整合路径。其中,异质性资源整合是推动平台产生更大价值的重要来源。互补性产品和服务资源的整合是解决物流平台企业线上线下资源协同的关键。而关系整合主要强调平台内外部人才、客户等参与主体的关系识别、引进与维持。本文选取“物流汇”平台为样本,深入挖掘了“物流汇”平台整合异质性资源、产品和服务以及关系的具体实践,从而夯实了物流资源协同基础假设的稳固性。本研究的不足在于仅选择了一个物流平台企业进行分析,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物流平台企业而言,其资源整合路径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运输服务司.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的通知[N/OL].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8-4-17
2.梁林蒙.云技术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路径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8(12)
3.Robertson,D.,and K. Ulrich.Planning for product platforms.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8,39(4)
4.Gawer,A.and Cusumano, M.A.Industry platforms and ecosystem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1(3)
5.Lusch,R.F.,Vargo,S. L. Service-dominant logic: Premises,perspectives, possibilities[M].2014,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Fu W H,Wang Q,Zhao X D.The influence of platform service innovation on value co-cre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network effect[J].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2017,28(2)
7.王茹红.集群视角下物流平台的资源整合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7
8.Peter L.Heteropathic versus homopathic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value co-creation in service ecosystem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
9. Helfat C,Raubitschek R.Dynamic and integrative capabilities for profiting from innovation in digital platformbased eco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18,47
基金项目: 上海商学院一流本科零售管理原创案例项目(编号SXYQMX-23)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