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课堂提问的技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论文_刘锋杰

强化课堂提问的技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论文_刘锋杰

广东省阳山县岭背中学 刘锋杰

【摘 要】语文是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课堂提问更是一 门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学问。问题是一切思维能力发展的起点, 有技巧的、准确的、高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的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强化课堂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对学习 语文的兴趣,用心去引导出学生思维的花火。让学生在语文课 堂的学习中得到心灵、知识与能力的共同成长。

【关键字】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思维发展

一、学生思维与问题涉及的关系或重要性

有现代研究学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促进思维的提 高。而设计出巧妙地问题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提高的关键之处。教师只有设计好课堂问 题这一起点,才能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生疑、解惑的模式去思考。只 有善于捉住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解决课 本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做法

1.立足文本,增加积累

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立足于文本,让学生有章可循。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源

地,立足文本,让学生先学会相应的基础知识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一个可塑造、可发展的雏形。从文本 下手、从文本出发去发起提问,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上的知识,解 决掉来自课本上的疑惑,增加相应的语文知识积累和对语文的感性 认识。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去思考更深入的课堂问题的时候拥有坚 实的课文基础知识。

教师要捉住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设问,从一个小的知识点扩散 开来,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例如讲授文本《再别康桥》的时候,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篇文章里面的意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后逐 一找出来。一切问题从文本上出发,让学生了解文本后引导学生体 会作者通过《再别康桥》想表达出什么感情以及这篇文本的主旨。 拓展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的生平概况,增加学生的文学 积累。推动学生从文本上的文字内容到思想感情上集中力量进行思 考,解决课本当中的重点难点,全面把握课本上的内容,促进头脑 思维的发展,培育相应的语文修养。

2.小处着手,层层推进

教师在课堂进行提问的时候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的发展规律,先从小处着手。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时候可以循序渐进,避免出现“跃进”等不利于学生由简到难的发展情况。课堂提问必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所以要先由浅显易懂到深入研究,从简 单到困难,层层推进,逐渐引导学生产生有序的思维。例如教材中 鲁迅的一篇经典文章《少年闰土》,教师可以先提问出可以从文本 中请以找出答案的问题:(1)少年闰土和成年人闰土对鲁迅的称呼 然后等学生从文中归纳出答案后再次提问:(2)成年后的闰土面对 “我”时的神情、动作细节。再继续问道:(3)为什么闰土成长后对“我”的态度会产生如此的转变。其次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社会 背景和社会阶级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而可以深入追问最后最重要的问题:(4) 成年后闰土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哪种阶级人士,鲁迅写这篇文章到 底想表达什么内容?想抒发自己什么感情?如此的循序渐进可以 诱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逐步突破难点,在学生得出答案后感到满 足感的同时诱导学生再次思考,集中注意力,发散思维。

3.深入挖掘,增强兴趣

课堂提问要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遵循语文教学的关键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帮助学

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抓住字眼、词语、句子和文章的片段,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刻意义和蕴含的奥秘。提出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 触及问题的最本质的地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知识拓展的区域 创设出问题,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注意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和目的性,问题应该由浅至深, 由表面到本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扣紧疑问主题启发学生的 思维。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肯定,维护学生的思维成果和自 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在问到开放性问题的时候可以使用类似于“……有的好 像……”的句型,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和拓宽学 生的思维。

4.做好引导,提纲挈领

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教材之前进行课堂提问,巧妙地布下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看书,

带着疑问去思考。在经历过课堂提问后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的时候,不能一下子就把答案挑明,而是应该通过暗示的方式引导 学生逐渐找到正确的答案。帮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大致轮廓、找到文章的主线、问题的主要矛盾,做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把零散的知识点汇聚一起,抓住直线,把封闭的课文解体结构转化为学生的思 维认识结构,鼓励学生画知识结构树,梳理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坚决拒绝固守陈规。例如在学生学习《沁园春·雪》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在体会到毛泽东对南方、北方的雪所持有的感情之后,详细 画出思维导图。再跟学生讲解毛泽东下下这一篇文章时的背景知 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再回归文本之中,引导学生对比南方和北方 的不同之处,从而推理出毛泽东的感情。教师可以推动学生从中学 会通过整理自己的思路,抓住文章主线去体会这篇文章的感情、主 旨。通过思考分析后说出这种感情不同的原因和自己对这一篇文章 的理解。从一篇文章开始引导学生练习思考,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自 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5.善于总结,不断改进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教学技能的领悟。学会总结才能不断改进自身,总结是改进的基石。毋庸置疑,促进学生思维 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总结,不断改进自己问题设计和课堂 提问的技巧,提高语文课堂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语 文课堂当中来。善于总结自己提问技巧的不足,总结学生当前的认 知水平和问题难度的阶梯性,对以往的课堂进行及时的归纳,不断 改进自身的教学技巧以便达到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对学生语 文的感性认识。

三、结语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学生发展,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也取 决于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理所应当去不断地增强自己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教学 技能,使学生得以把握文章的主旨,拓宽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宽 学生形成语文的思维、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桂楠. 课堂提问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2):47.

[2]肖伟平. 有效课堂提问: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D].青岛大 学,2010.

[3]冯诗洲. 讲究课堂提问策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 成功(教育),2009,(07):81.

论文作者:刘锋杰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  ;  ;  ;  ;  ;  ;  ;  

强化课堂提问的技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论文_刘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