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论文_朱金华

基于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论文_朱金华

朱金华 西昌市螺吉山学校 615023

【摘要】实施语文课程教学与教学实践的基础手段是听说读写,教师不仅要塑造独立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学好其他课程和提高综合素质打下基础。本文研究通过宽松的课堂多样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变得想说并且多说,让学生会说得以强化,愿可以为执教人士提供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机制;听说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050-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教育要求之一的“口语交际”,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结合形式”的培养目标。这也反映了掌握语言技巧的正确规律“语言习得”。依据拉里?赛林格所提出来的理论、指一些具备第一语言基础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表现。与本身的“语言学习”有所不同,第一语言的掌握是通过潜移默化形成的,所以语言学习的基础条件便是“听说”。它的优势便是在没能熟练的掌握语法 读音和写法前,便能熟练的应用,也因为这样使得课堂教学中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针对“阅读”“写作”能力加强培养外,还必须加强对“口语交际”的强化。而两者相结合的训练在课堂应用中极少体现并且针对性不足,受到了第一语言的干预。

一 、能力培养机制

“口头为语,书面为问。”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出的概括。实际上,小学教学对能力的培养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听与说”声音斯塔德语言形式,可在交际上却是与之相反。增加对语言的接受理解与转化的能力是对“听”的培养,而强化语言的整理与加工是对“说”的培养,因此不仅要遵守“听所能力”,但也要体现出“听能力”“说能力”不同。届时,也要根据一些不同的学习群体,对他们的学习思维兼顾多样。因此对“听说能力”

的培养更应有不一样的策略。

二 、“听能力”的培养策略

“听”是信息的接收。要考虑对语言的接受与理解能力的限制,取决于“说”的有效表达,这便要求教师所表达语言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并对“听”的主体产生影响.

(一)创建情景,激发倾听

在教学上“听”虽为被动,但取决于主观态度。应加强语言表达与环境相结合的创造,由此增加主题使主题内容更加鲜明,通过生动的,幽默的亲切的表达方式,来达到目的,让学生变得想听,并容易接受。将课程中关于“听”的元素整合,并通过其它方式表达出来,例如;音乐,朗诵,影视作品等,使其具有感染力,从而达到激趣的目的。

(二)细致教学方针,增强其倾听兴趣

倾听是一种习惯,它能得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按照语文的差异来选择教育目标。应细节处理,可遵循有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字,每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的方式整理,设置阶段性的目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认真用心的倾听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增加其倾听能力的培养,提高倾听的素质

如今“听力测试”停留在英语的层面,从而忽略了对第一语言的训练,而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第一语言在生活中“语言习得”的特性,因汉语在“听”的地方十分常见,而英语在“听”的地方难度更高想要改变这一狭隘的认知,需要结合自身的语文知识标准,在“听”的训练方向上提高相应难度,让学生形成汉语言也需要“听的认知”。可在某单元学习结束以后,模仿“英语听力”的模式,让学生对其单元所习得陌生字进行“听写”,使其根据听来进行默写并判断。并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来强化“听—写”的统一性,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听的效率”和“听得质量”。

三、“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主动向外输出信息的机制便是“说”,为客体的“听”需要通过“说”来阐述其主要的意义。其“听”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将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则“说能力”也应该以学生成为参照的标准,继而教师应以自身专业为标准去进行去引领与改正,且在主体不去大力干扰,以免学生“说”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一)宽松范围,使其“想说”

如以上所述,“说”是主观的,教师应在教学策略上制定相应的方案,要构建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放松的,不在乎对错的氛围下做到“想说就说”,此前提为保证正常的课堂秩序。学生所说应与课程的设计方面保持着相关,在“课题引导”“组队探索”“发现问题”等相关步骤中增加鼓励机制,让学生在“说”的时候能有所收获,且让其所“说”与课程内容安排保证一定的相关,防止其思维过度活脱,而脱离课题。

(二)整合资源让学生能“多说”

在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下,教师们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教师的思想过于高出学生本身,教师对“对错”的判断是建立在其知识权威上的也就是绝对的,从而导致学生变得沉默寡言,没有达到课堂的预计效果,只是理解一少部分的教师见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又重新定义了教师与学生二者的关系,并指出应“建设宽松,开放,有活力的课程”,由此只有通过“多说”才能达到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课本教材也变得丰富多样了起来,教师因合理有效的整合各类资源,使其有效的提高“说能力”。

(三)合理的评价使学生“会说”

只有正确的评价学生的“说能力”,才能发现缺点,改进并得到提升。传统教育中,评价由教师完成,无论何种形式都是以教师眼光看待的,所以重点都会跟知识层面相关,而所谓的“说”是一个主动的表达形式,它需要的是以“听者”为眼光去一些判断的,而在教师眼睛里的“说的差”,可能在别人的眼睛里被认为“说得好”,因为所评定的基础立场是不同的。如此看来评价应参考多个方面,从而弥补单一方面评价的偏差性。

四、结束语

总之,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教育思路,不仅明确了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提出了“听”与“说”关系到平常交际和效率学习的有效性,对语文核心思想有着远大的影响。正因如此,应加强对“说”与“听”能力的培养,增强两者相结合的能力培养。此篇文章我对语文教学的学生听说能力的如何培养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开始解析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方法,又应用现实激趣;细致教学目标。增强其倾听素质等增强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有龙. 基于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 学周刊,2020(07):67-68.

[2]李佳贞. 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朱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基于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论文_朱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