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提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提纲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思想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N012
建国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庆祝建国50周年的日子里,学习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江泽民如何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技术思想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江泽民同志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20世纪90年代,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江泽民同志站在跨世纪的历史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敏锐洞察力,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并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伟大气魄,抓住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了全面、深刻、科学的论述,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新阶段。江泽民的理论贡献是全方位的,其科学技术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笔者把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概括为科教兴国论、科技创新论、科技人才论、科技体制改革论、科技强军论和学习论等六个方面。这六者之间的关系是:科教兴国是纲领、科技创新是灵魂,科技人才是关键,认真学习是基础,科技体制改革是动力,科技强军是保证。笔者拟出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提纲,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以期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批评。
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是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纲领,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正确认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科学、教育事业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早在100 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1] “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它的幼稚行为。”[2]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出如此深刻的见解,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庄严宣告:“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重视科学和教育。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3]毛泽东把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并列为人类的三项实践之一。1963年,经毛泽东提议,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国家。周恩来总理进一步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4]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党和政府制定了科学、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使我国科学、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科学、教育事业倾注了更多的心血。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鲜明地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石破天惊地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热情洋溢地说,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5], 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英明论断,为党和政府制定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扫除了笼罩在中国大地上的阴霾,中国人民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时代在前进,理论在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80年代初期,中国驻英大使在给中央的调查报告中报告:“(一)当今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发明创造,而不是传统观念的工人劳动剩余价值;(二)资本主义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调整仍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三)不能说帝国主义阶段就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四)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说法也已不符合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五)在英国和西欧,目前不存在革命形势,更没有出现以革命武装镇压反革命武装的可能”。[6] 出访的中央领导人也看到了这些虽然不符合传统理论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邓小平同志一贯实事求是,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习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照搬个别言论。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新形势,邓小平同志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7] 如何发展生产力呢?邓小平同志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解决问题,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8]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诊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是在80年代末成为中央领导核心的。当时所面临的形势是“六四”政治风波,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西方国家的制裁,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经济长期衰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却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稳定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几亿人口搞饭吃的局面并没有改变,1996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600美元,是发达国家的1/40。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比别人更辛苦,更勤劳,但由于科技水平低、管理落后,使干出的产品,即平均劳动生产率还很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经营也相当困难。种种困难和问题摆在中央领导集体的面前,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江泽民同志长期在科技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有领导上海全局工作的实践经验,在他成为中央领导核心以后,不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希望,很快把握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决策。1991年5月23日, 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足够的认识”。[9]1992年10月12日,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同时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10]
1995年5月6日,这是中国科学、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决定宣告,“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这一天,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说;“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并强调党的领导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政治保证,要求各地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的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一个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县的战略大讨论在全国各地广泛深入地进行,制定了实施规划并在工作中逐步落实,促使中国各地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6月16日, 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又进一步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12]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阶级斗争自相争斗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出现了团结一心干四化的新局面。1995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定,是这一转移的进一步深化和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必将使生产力产生新的飞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100多年来, 从戊戌变法一批爱国志士喊出了“兴学图强”的口号,到“五四”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寻找着强国富民之道。今天,“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正是把几代人的万丈雄心化作了一个国家的统一行动。世纪之交,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择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它们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世纪。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价值的实现。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从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电子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从有巢氏的蜗居到今天的繁华都市,从原始人的石器到今天的航天飞机都是人类不断创新的结果。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但创新不局限于经济学的范畴,它贯穿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之中,既包括科技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创新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伟大事业。1883年3月17日, 恩格斯在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说,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巨匠”。“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13]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格言激励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和青年学者在科学的山路上攀登奋进。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创新的倡导者。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人类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14]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科学无止境的思想,鼓励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邓小平同志积极支持创新,发表了许多新见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说:“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15]关于科技创新,邓小平做过许多重要指示。邓小平同志说:“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16]“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自己的创造。”[17]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宝钢时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勇于创新。”邓小平还说:“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就越高兴。”[18]邓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论述,极大地鼓舞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世界正经历一场全球化的科学技术革命。近50年人类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5000年的总和还要多。90年代以来,全球科技革命更加迅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江泽民同志作一个大党和大国的领导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历史的重任和高度的敏锐密切关注着世界潮流的走向,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创新的思想,并且将知识经济和创新结合起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是江泽民同志的创见,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同时也提出了创新思想。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9]在这里,江泽民将创新提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
1998年2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对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重要批示中写道“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科学院提出了一些设想,又有一支队伍,我认为可以支持他们搞些试点。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20]1998年12月31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并指出:当前重要工作是大力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创新从理论的提出,很快落实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这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1998年6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与外籍院士时的讲话,再次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21]1998年11月2日, 江泽民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进一步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22]
江泽民同志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了如指掌,谈起来如数家珍;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著名科学家十分熟悉,讲起来细致入微。江泽民同志对形势的概括准确凝练,对未来的展望热情鲜明。科学家听他的报告,既是在聆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也是在与相知很深的朋友在交流讨论。普通读者看他的讲话稿也感到异常亲切、鼓舞人心。这种人格的魅力是无穷的。中国科技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将高举起创新的旗帜,走向新的胜利。
3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
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科学技术人才。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国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23]但是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政治地位如何呢?这个问题却长期没有解决。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论文中,把知识分子归入了“小资产阶级”的行列。[24]全国解放以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是从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有些人即使是出身于工人农民的家庭,但是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他们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25]基于对知识分子阶级地位的分析,“全国解放以后,党在全国范围内对于知识分子实行了教育改造的政策。”[26]加上党在反右扩大化上的错误,在“文革”期间,把知识分子打成“臭老九”就在所难免。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的科学大会上,旗帜鲜明地宣布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是对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重大发展。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由团结教育改造变成了依靠尊重和爱护,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江泽民同志全面贯彻邓小平提出的知识分子理论,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不仅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把知识分子概括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27],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对广大知识分子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将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江泽民的知识分子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呕心沥血,功昭后人。今后要继续从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大局出发,举贤荐能,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推向第一线,支持他们大胆工作、开拓创新。
二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学技术人才。江泽民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使命。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要注重德才兼备。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四种精神,是我国数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结晶,也是科技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要发扬光大。
三是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各种类型的科技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热忱欢迎留居海外的科技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各种形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不但要大力培养各类科技人才,还要培养善于进行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各类专家。要十分重视从工人、农民和其它劳动者中选拔培养科技人才及各类专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更不是社会主义。在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形成中华民族的浩浩荡荡的科技队伍和建设大军,向新科技革命进军,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28]
4 科技体制改革, 是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时代的主要特征。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9]“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30]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 党中央、 国务院于1982年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解放科技生产力,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
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又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在加紧调整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出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好形势。但也要看到,我国目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根本改观,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等问题还相当严重。我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仅20%左右,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只占30%,我国科技实力在世界上的位次低于经济实力。我国科技界的巨大智力资源潜力,还远没有释放出来。如何解放科技生产力,改革是唯一的出路。针对新的形势,江泽民作了大量调查研究,针对科技体制改革发表了许多新见解。江泽民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可以用五个结合来概括。
第一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体现在科技、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要从目标任务的确定、规划计划的制定、政策措施的实施方面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深化改革中,要形成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面向市场,进入大型企业集团。在企业内部,要实行科研、设计、生产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水平。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这就是近期目标。同时,为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又要超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研究开发,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后劲。这就是长远目标。要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国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合理部署科技发展工作。
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是推进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要把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和成果储备,作为基础性研究的主要任务。要确定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有所赶有所不赶,才能有所作为。要努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我国在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第三是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加快我国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这项基本政策要长期坚持下去。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世界上有些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当代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更替不断加速。今天称得上先进的技术不久就有可能变为落后。因此,必须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坚持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是市场机制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与宏观管理都是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手段。党中央提出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就是这两种手段相结合的体现。稳住一头,是指稳住少数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以政府投入为主,从事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活动。放开一片,是指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技术开发、成果推广等活动,全部放开,要以市场为主;要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要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的要求,积极稳妥地调整科技队伍结构,做好人才分流工作。要着力解决科研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科技与经济脱节等问题。
第五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使社会进步的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然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要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并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31]
5 科技强军,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可靠保证
江泽民同志提出科技强军的思想,是在毛泽东邓小平军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真理,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及时提出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发展成为包括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和其他兵种在内的强大的合成军队,后勤建设、国防科研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还成功地进行“两弹一星”等尖端科学实验,大壮了国威和军威。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在战争年代,他率领部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他领导我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深刻分析世界形势的特点和军事发展的趋势,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在关于军事战略方针、关于军队建设总目标、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科学诊断,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精华。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形势复杂多变。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有新的发展,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并悍然袭击了中国驻南使馆,进一步说明,西方大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企图没有改变,而且更为猖獗。而在现代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决定胜负的主导因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当今世界科技、军事发展的新趋势,江泽民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军事理论,提出了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江泽民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军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牢固确立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我军的质量建设,全面提高我军的战斗力。
江泽民同志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军队官兵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官兵的素质不大大提高,就难以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要加大院校教育改革的力度,发挥院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改善高中级干部的知识结构,培养大批能够驾驭高技术战争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要集中力量把武器装备搞上去。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高技术防卫作战的重要条件。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含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国防科技战线要追踪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加紧研究解决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加快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在科技强军中当好开路先锋。
三是要在全军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练兵活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部队高技术知识的学习,使科技强军的方针变为全军官兵的自觉行动。要加强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训练,以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32]
6 学习学习再学习, 提高全党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基础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全党全民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知识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学习。重视和加强学习,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主张。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33]向全党提出重新学习的任务。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34]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跨世纪的征程中,江泽民同志发出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把毛泽东、邓小平的学习论发展到了新阶段。
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组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学习十分重要。江泽民同志分析国内形势时说,我国的改革,已经发展到了整体推进和重要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不学习就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从国际来看,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当前的国际竞争,尽管形式多样,矛盾错综复杂,实际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人才的竞争,是领导者的能力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江泽民同志告诫全党全国:“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同时也必须努力学习。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对各种新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腾飞,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前途。所以,学习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35]
全党同志要努力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坚持唯物史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本世纪90年代受到严重挫折,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乘虚而入,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更为严重的是,一个骗术并不十分高明的李洪志,一个通篇歪理邪说的法轮大法,竟然能公开出版大量书籍和音像制品,能在现代化信息网上传递指令和经文,迷惑和欺骗了数百万善良的人民群众,其中有不少人是受党几十年教育的老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直至发展到聚众围攻党政机关和新闻机构,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稳定。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取缔法轮大法非法组织、禁止共产党员修炼法轮大法、通缉李洪志、深入揭批李洪志的歪理邪说等一系列决策,这对于稳定政局,拯救受骗上当的人民群众,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再教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针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新形势,组织领导干部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是江泽民同志的创造。邓小平同志指出:“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习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6]江泽民同志把这一指示落到了实处。1993年2 月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和会议之后,江泽民多次提议,要编写一本适用的科技教材,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深入浅出地论述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和我们的对策,供县级以上干部阅读,以丰富大家的科技知识,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一年以后,当《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出版时,江泽民写了序言,勉励大家:“我们的中、高级干部如果用更多的科技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提高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那么,我们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能够更好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描绘出更新更美好的画卷。”[37]
中共中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党和国家领导人听大学教授讲课,这是江泽民抓领导干部带头学的举措。江泽民同志说:“全党同志要努力学习,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努力学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重任的。”江泽民同志把大学教授请进了中南海怀仁堂,把党和国家重要的议事场所变成了中央领导同志学习法律知识的课堂。党中央的这一举措,对全国各地影响很大,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风气蔚然形成。
将学习与党性党风教育结合起来,是江泽民抓全党学习的创造性的探索。90年代中期以来,江泽民同志先后发表了’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关于讲政治”、“学习学习再学习”等重要文章,对全党的学习与党性党风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不适应或者不完全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有的忽视理论学习,有的理想信念动摇,有的沽名钓誉争权夺利,有的贪图享受腐化堕落……。这些问题都是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放弃世界观改造和党性修养的结果。为此,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文件,要求全党在今明两年集中一段时间,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党中央的这一决定,是贯彻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具体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好全党学习的重要举措。
江泽民同志说:“近年来,我们反复要求大家,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个问题太重要了。”[38]江泽民的讲话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他对党员说:“全党同志必须边实践边学习,把坚持学习作为紧迫而又长期的重要任务。”[39]他对全国人民说:“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对迷信活动以及打着科学的幌子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依法加以处理。”[40]全党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腾飞。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引伟大的实践。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方向,也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坚冰已经打破,航程已经开通。让我们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紧地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地迈向更加光辉灿烂的21世纪!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江泽民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毛泽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