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杨智翼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番禺)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较差,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进行分析成为必然。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任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后,希望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质健康;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需要拥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并利用好体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大学生对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低,普遍存在着体重超标、近视、身体素质较差等各种问题,进而导致的缺勤、学习与工作效率下降等后果已对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产生了阻碍。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学校可基于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等视角重新审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对体育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创新,引导大学生培养科学的锻炼习惯,同时注意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相结合,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一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

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力量、耐力、肺活量、速度等各方面水平均不高,甚至达不到标准,大学阶段还表现出逐年下降的现象。国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媒体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进行了广泛报道,政府部门、专家等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问题仍然很严重。分析近些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可知,身体素质不达标的大学生占很大的比重;通过纵向对比可知,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从一些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不仅存在体质水平下降的问题,还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二 高职院校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降低的原因

(一)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设施缺乏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时少,学生在体育课上面得不到足够的锻炼;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是传统的篮球、排球等传统的教学内容,而且相关知识讲解不深入、不细致,很多学生到课程结束都不了解所学内容;体育设施陈旧且数量较少,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有足够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由于资金的限制,学校对体育教学投入较少,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数量不足,很多场地达不到标准,体育设施不足,难以满足大学生体育教学的需求。

(二) 大学生思想认识不正确,生活方式不健康

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处于繁重的学习当中,受到学校、家长、老师多方面的严格管理,进入大学之后,面对学习、生活的变化,有些学生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认识,开始放纵自己,几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化,生活越来越便利,大学生开始形成了依靠外卖的不良生活习惯,大学生的生活作息不规律,直接降低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三) 学习任务繁重,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过大

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学十分重视,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课程上面,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对学业考核的压力,大学生很少有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从教学考核来看,体育在考核中所占比重较低,而且考核不会太过严格,学生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课程及技能。大学生还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有些大学生把有限的空闲时间用来考取各种从业证书、学习专业技能。过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我国虽然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要求各学校进行测试、上报数据。但是,没有干预体育教学的手段,只重视数据的上报收集。高职院校在实际操作中仅重视完成测试、上报数据,而且个别教师存在虚报数据的行为,体育教师和学校没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背后的原因。相关政策没有起到促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

国内外大量砂土液化实例提供的宝贵资料,是影响砂土液化各种因素的客观总结,是研究砂土液化机理和判别方法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统计了国内邢台、通海、海城、唐山及国外的日本、美国、智利7级以上地震20个砂土液化和非液化的实例。比如从唐山地震新水尾矿库库区砂土液化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地下水位埋深越浅,液化越严重,地下水位埋深越深,液化越轻微;从海城地震时下辽河至盘锦一线,由南向北覆盖层由浅到深,地下水位亦由浅到深,则地面建筑物破坏程度由强烈到轻微;从邢台地震可以看出,一些村庄为了防洪,让农田比四周地面高2 m的地块,绝大多数不再喷砂冒水。这些实例从不同侧面证实了液化判别理论的合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四)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致不高

学校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重视体育教学,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调整。首先,应该增加体育课的课时,让学生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教师应该立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充分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改革体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五) 学校、教师没有切实落实相关政策

该庭院位于小区整体建筑最东侧,西靠另一单元建筑,南为大门入口,北侧东侧有围墙,后院面积约为147.3 m2.侧院为狭长通道,宽约4.65 m,长约8.7 m.前院面积较小,长约7 m,宽约4.5 m(图1).从前院经侧院两段连续下沉台阶至后院.该小区庭院共3个部分:前院、侧院和后院(图2).由于占地面积及建筑形式的限制,规划占地为不规则几何形,从规划面积上看,属于小尺度空间景观设计范畴(图3).

(六) 体育课堂内外缺乏高科技手段的支持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最主要形式,应以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中心,强化体育课程的改革,将体育课程的实效性作为改革的重点,围绕学生体质提高,多形式、多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标准》的实施目的和意义。[1]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降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体育锻炼、日常生活方式不健康。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为了提升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十分必要。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三 高职院校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由于当前体育课堂多以传统方式授课,缺乏信息化手段和必要的健康教育,对于移动互联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越来越缺乏吸引力。智能穿戴、体重管理、营养配餐、增肌塑形、压力排解等大学生群体比较关注的内容却迟迟无法融入体育课。

(一) 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大学生仅仅依靠体育课提高身体素质是不可能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参与人数不多,大多数学生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没有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学校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较差,加上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课外体育活动和锻炼参与度较低。

总之,猕猴桃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诸多保健功能,具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高等而得到广泛青睐,成为重要的水果种类之一,被公认为“水果之王”。

(二)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知识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想要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但是,他们并没有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很多学生都会认为体育锻炼的越多,身体就越好,对体育锻炼的合理性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运动量的大小也走进了一个误区。[2]学校和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出发点,教授给学生运动损伤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避免过度锻炼造成的伤害。通过科学的手段提高身体素质。

(三) 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体育课传统的教学内容十分单调,而且教学不够深入,不能起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除传统的球类、田径等内容外,还要广泛引入滑冰、体操、游泳等内容,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同时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学习体育知识。

由取水点地质条件可知,混合土卵石层及其下伏强风化基岩均为强透水岩层,具有极强透水性,蓄水后可产生坝基渗漏。因覆盖层渗透系数远大于基岩,故渗漏主要为覆盖层渗漏。经估算,在正常蓄水位1 930 m时,覆盖层渗漏量约4 812 m3/d。在覆盖层下设置防渗体拦截后,渗漏主要为坝基强风化层渗漏,估算渗漏量216 m3/d,对取水流量3000 m3/d影响不大。

(四) 增加高职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

高职院校体育设施较少,学校应该努力争取社会组织的帮助,引入更多的体育教学设施,放开对学校体育场馆的限制,充分发挥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价值,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由于学校学生人数众多,体育设施较少,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避免超负荷使用及不合理使用造成的破坏,及时进行维护。

(五) 完善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高职体育教育在教学考核中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大学生对体育不够重视。学校应该转变传统考核方式,实行多层次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学生日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高、日常活动的参与等,使学生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六) 利用高科技手段优化运动健康教育成果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智慧校园的应用,智能健康设备的迭代以及95-00后大学生对这些高科技的接纳程度,为高职体育课堂引入这些软硬件资源提供了成熟条件。而智能穿戴、体重管理、营养配餐、增肌塑形、压力排解等大学生群体比较关注的内容可借助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微课、健身APP等模式、方法和资源提升学习效率和体验感。

参考文献

[1] 毛剑杨.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5):46-48.

[2] 李春华.多媒体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J].教育现代化 ,2016,3(10):32-33+28.

[3] 肖林鹏,孙荣会,唐立成,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04):281-284.

[4] 许文鑫,王菲.基于耦合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影响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6,35(02):39-42+48.

本文引用格式: 杨智翼.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52):75-7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2.035

作者简介: 杨智翼,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标签:;  ;  ;  ;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