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电厂建设中,电气设施的运行情况影响最终供电质量,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在实际过程中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提高工程质量和水平。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电气管理工作的认识,在充分了解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问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创建新的管理制度,全面培养高科技人才,加大力度保证电力设备的完整运行,提升最终稳定性。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问题和特点,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供电系统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厂设备运行;问题;管理措施
引言:电气设备是否能够稳定运行,直接决定了电厂的实际生产效率和投产效率。因此,相关部门在对电气设备进行项目安全管理时,需要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方案,对方案中的细节和措施进行优化,加大对电力系统的投产比例,提升电厂的发电效率和最终发电的质量。
1运行安全管理分析
电厂电气设备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较多的数量,构造也相对复杂,非专业人士在进行电气设备的运行维修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不够良好的效果,影响最终的使用效率。由于发电设备的运行较为特殊,因此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增加电气设备的容量,在使用前进行细致的检查和处理,将各种问题提前扼杀在摇篮之中,不把问题带入正式的生产过程中,保证设备运行的精确性和稳定性【1】。为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安装完成后最终通过验收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整个电气设备的运行问题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管理人员需要编制可实时性强的操作方案,降低故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2 当前国内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度不足
当前电厂的运行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数据得知,国内的一些企业仍存在设备方案不齐全,管理模式没有经过创新等问题,相关管理人员也未对这些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重视度不够。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电力企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将企业的销售额放到第一位,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发展考量的关键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更加重视销售环节和管理环节,从而忽略了对产品的保管和对成本的控制。相关例子证明,电厂内甚至有管理层的员工出现管理设备不清晰,制度了解不彻底的情况,以至于发生紧急情况也无法进行修复工作,影响整体工期。
2.2 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当前的一些电厂,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力量请外来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因此导致公司管理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一些对管理工作不在行的人进行项目的操控与管理,拖延项目进度,减缓项目最终完成的时间,导致一些人在实施项目管理的问题的过程中,仍然对工程不够重视。当前,很多电厂面临新老员工的交替时刻,在这一时刻,公司政策和工作重心向人事调动倾斜,对公司存在的质量安全检查问题不够重视【2】。由于电厂的疏忽,导致一些员工的薪资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私底下引起一些员工的不满,这种情绪带入到工作中,会导致工作出现偏差,影响最终结果,降低电厂运行效率,甚至出现电厂供电不足、断电漏电等不良反应,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伤害。
3 加强电厂设备运行管理措施
3.1 加强设备管理
电力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随着时间不断增强,设备的综合应用及管理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确保工程如期进行,电力部门更好地提供电力,需要对场内的供电项目进行检查和维修。对其中出现故障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查,排查故障出现的原因和位置,提升项目综合水平。设备进行自动化维修时,需要设备自身诊断问题,并将问题反馈给管理人员,完成项目检查【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系统的自动诊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系统会根据自身情况将问题进行自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记录下来,报送给相关部门,并在找出项目故障原因的基础上进行检修。通过设备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3.2 加强品质质量和稳定管理
进行设备管理前,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修和维护,发电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专门建立技术档案,将各个设备的具体情况分别记录在档案中,并根据档案内容记载建立相关的维修养护工作。档案建立完成后,需要对相关项目及时进行查验和验收,并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检修处理,对其中出现故障的部分及时排查原因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为了保证设备有序进行,电厂需要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实施鲜明的奖惩制度,明确每个人的工作重心和工作范围,有的放矢地进行施工。
3.3 重视预防检修与养护
当前我国电厂的机电设备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为了延长各项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解决方法,提高工程效率和施工进展情况,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对每项设备进行档案记录和检查,维护设备的稳定。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加强对机电的养护措施和养护能力,提高设备使用性能和使用状态,确保在具体项目工程施工中,每台设备可以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在此基础上,也需要企业落实问责到人的制度,及时做好岗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
3.4 加强电厂人员的设备管理能力
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提高,设备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这种发展是十分迅速且可以预见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电厂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企业需要采取考核制度,对不符合工程质量的工作进行批评并要求改进,同时不断加强岗位淘汰制度,提高整体竞争力,创造竞争上岗的模式,更有利于创造新的成绩【4】。
3.5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是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位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具体的步骤有所了解,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实施。并且不同的管理者分管不同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因此需要进行固定的岗前培训,提高每位员工的工作熟练度,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电厂发电质量,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电厂发电状况的合理改善。
4 结束语
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社会对电能的要求量也在飞速增长,所以整个社会和各行业对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这不但有助推进我国经济的平稳飞速发展,并且对电力系统提供电能的能力也提出了极高要求。电厂设施的运行管控直接影响着全社会全行业的有序运行发展。电厂在运行时要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工作,一方面在日常运行中提升设施的利用率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在平时的团队工作中推行文化培训,提升电厂管理人员的各项能力与素质,让电厂工作人员掌握电厂设备的运行方式,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厂的科学和文化效力,提高电厂的工作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电厂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探讨[J].罗庆伟.山东工业技术.2014(20)
[2]电厂设备招标采购中应把握的要点分析[J].蒋勇,刘兆乾.机电信息.2014(30)
[3]电厂建设项目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及控制策略[J].凤钢,郭林,张跃,张文广.招标采购管理.2013(05)
[4] 探析电力物资采购管理创新[J].毕永红.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
论文作者:贾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项目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