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_生态环境论文

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_生态环境论文

中学思想品德课如何落实生态环境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环境论文,思想品德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生态环境教育,是时代之需、当务之急。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围绕“生态环境”问题设置了如下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能力目标: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知识目标: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如何使上述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把生态环境教育和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的敬畏之心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2013年以来,关于空气、土壤、地下水污染的话题更是呈现“升级”之势。北京等多地连续出现PM2.5值濒临“爆表”的雾霾天气,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的地下水变成了红色,诸如此类生态环境问题,无不和人类的肆意妄行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归根到底在于人们缺乏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感受生命的可贵”作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的首要目标。笔者认为,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是指人类的生命,它还包含了大自然中其他“众生”。在落实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学生通过感受生命的宝贵来珍惜自身的生命,更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命与大自然生态之间的互相影响,引导他们放眼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树立“大生命观”,做到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尊重天地万物。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框,在讲授“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这一内容时,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体会“生物链”的庄严、崇高,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敬畏之心。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列举有关生物链被破坏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帮助学生去认识、体验和生成。如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轰动世界的日本“水俣病”: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渔产丰富的水俣湾建合成醋酸厂,生产氯乙烯(有毒),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30年后,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严重者精神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类似例子,以其后果的严重性,能使学生充分感受“生物链”的不可“亵渎”,从而产生敬畏之心。

二、把生态环境教育和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

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尤其突出。改革开放到今天,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让人欣喜,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多,生态环境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我们沾沾自喜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不去反思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我们必将“自食恶果”。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忧患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表现。加强忧患教育,激起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并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

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国情教育中可以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内容有:1.1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2.1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2.4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2.9 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依托教材,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资源大国”,同时又是“资源小国”,让学生意识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性,牢固树立人均与国情意识;另一方面有必要通过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数据等课外教学资源,如被曝光的“癌症村”等,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树立经济效益应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价值观。通过调查本地区的环境问题,体验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深刻认识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真谛。通过开展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认清“发展是硬道理”,但“生态环境问题也刻不容缓”,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把生态环境教育和国情教育结合起来,需要教师毫不避讳地、实事求是地呈现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沉重生态代价,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

三、把生态环境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把生态环境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育中学生的公共精神,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加强了对公共精神教育的关注,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有公共精神”这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如何在生态环境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的结合中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笔者认为,选择一些具有心灵震撼力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框,在讲授“绿色消费”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一张令人汗颜的罚款单”:几个中国职员去德国汉堡公干,公司驻外同事为他们接风,用餐时驻外同事点了很多菜,用完餐后桌子还有三分之一的剩菜,当他们买单准备离开时,旁边用餐的一位老太指责他们太浪费了,中国职员辩解说钱是花自己的,剩下多少与别人无关。对方一听马上生气了,一个电话叫来了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问明情况后开出了一张50马克的罚单,并郑重地告诫说:“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这张罚单让几个中国职员汗颜。这一案例的心灵震撼力在于,一直以来,我们很少从能源、资源有限的角度来认识节约,把节约与浪费都肤浅地认为是自己的个人习惯,何其狭隘!不仅如此,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一个普通老太在自觉履行节约的同时,能督促周围人共同遵守这个准则,而在我国这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节约意识却如此淡漠,浪费现象如此触目惊心?

四、把生态环境教育和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法律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结合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进行教育,从而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

生态环境法制观念的增强,首先需要学生“知法”。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不仅要知道其具体的内涵,如我国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颁布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海洋环境法》、《水土保持法》等;为了保护环境,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还要懂得制定和实施这些法律的意义所在,如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用法”,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态环境法律的实施上,中学生的“作为”有哪些,懂得什么是法律所鼓励或允许的,什么是法律所反对或禁止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在教学“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诸如不良企业违法排污等事例,告诉学生这些行为损害了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这样可以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法律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依靠传统枯燥的“课堂说教”是很难奏效的。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投入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懂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法律规范。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这一课,在讲授“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关PM2.5的探究活动,发动学生上网搜集发达国家对于PM2.5的研究材料、我国的PM2.5年均标准,查询当地PM2.5的相关数据等,引导学生去了解PM2.5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有多严重,从而懂得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重要意义,理解国家为什么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标签:;  ;  ;  ;  

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