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种粮有新模式“家庭农场”收入超“打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农场论文,新模式论文,种粮论文,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松江新浜镇南杨村54岁的农民俞周峰,与爱人一起“包”了100亩粮田,办起了“家庭农场”,还尝试“种养结合”,养了猪,猪粪经过处理送到田里“养庄稼”。他说自己就是喜欢种田干农活,但以前收入不多。如今办了“家庭农场”,去年首次一结算,年收入7万多元,今年可望达到10万元。
俞周峰的“家庭农场”,是上海郊区正在探索的一种粮食生产新模式,主要通过规范有序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把粮田适度集中起来,让真正爱种地、“会打算”的务农高手自愿来经营,并创造条件让农场收益超出进城打工的所得,这样“田才有人种”,种粮才有吸引力。
规模适度
记者近日到最先进行“家庭农场”尝试的沪郊松江区采访。这个区的农委主任封坚强对记者说,沪郊城市化程度较高,农民非农就业比例较大,以往种粮呈“兼业化”趋向,用农民的话说是“不种不像,种种带带过”。但是,上海每年10亿公斤粮食产量是“硬任务”,长期“散种散管”,品质难保证,环境难维护,收入不稳定,后继乏人。所以要让专业家庭来“专业种粮”,让专业农民在这片土地上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和投资者,这样“都市种粮”就能可持续发展。
种粮主体、规模与能力相匹配,是创办“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在松江区,已成立了700多家“家庭农场”,经营粮田面积超过11万亩,已占到当地水稻面积的近七成。每个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一般都控制在100亩至150亩之间。封坚强主任说,规模适度太重要了,面积太小,没有规模效益;面积太大,农户忙不过来,再“分”给别人做,这与“专业”的初衷就相反了。农场经营户都要符合“吃苦耐劳、生产技术能力强、善于经营”等“门槛”要求,村委会进行筛选后要向全体村民公示。
“三赢”格局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的议论,“家庭农场”这种做法,上上下下都“叫好”,十分难得。镇长说,稳住了粮食生产;村主任说,管理上省力省心;经营户说,种田劲道大了;村里居民说,愿种粮的种粮,愿打工的打工,各得其所。
在土地流出户、家庭农场经营户和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三赢”格局,是家庭农场模式的内在活力。像松江这样的沪郊相对发达地区,农民非农就业率已达九成以上,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流转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既能得到土地流转费这笔财产性收入,还可“腾出身”来从事其他劳动;而家庭农场经营户的户均收入与外出打工收入相比保持优势,“田才会有人种”,松江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家庭农场平均亩收入达1846元,减去成本和土地流转费,每亩净收入551元,而户均经营规模达到146亩左右,平均每户年净收入超过8万元(含补贴);农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闲置农田大幅减少,麦稻产量增长,农机化程度和农产品安检率大大提升。
“三点一线”
政策扶持、社会服务及经营户“内生”动力相结合,是“家庭农场”发展的3个着力点,用农业部门人士的话说就是“三点一线拧成一股绳”。
松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这个区已由“吃饭财政”进入到“建设财政”,并开始转向“公共财政”,重视农业就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松江在原有补贴的基础上,对家庭农场再给予土地流转费补贴;区财政给予贴息贷款扶持,水稻保险费由区财政统一“埋单”。一些家庭农场经营户算了一笔账:在平均每亩地的收入中,补贴收入占到24%左右。较强的农业科技和机械化配套服务能力,也使家庭农场发展“有了底气”,不仅农技人员可全程跟踪服务,机耕、机插秧及机收的服务协议也已“全覆盖”。粮食部门还建起公共的粮食烘干设施,并向经营户预付收粮预订费。
但松江区农委主任封坚强反复强调,经营户的素质和内生动力也十分关键。他说农村有一句话,叫做“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家庭农场经营者要有“会打算”的本领,在茬口安排、技术选择上要善于管理,培养“职业精神”,全力投入,当事业来做。新浜镇的经营户俞周峰今年的目标是年收入突破10万元,他有时就睡在田边,尝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各种好办法。
联系电话:010-655711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