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火电厂机组检修的相关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普飞

基于火电厂机组检修的相关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普飞

(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 云南省开远市 661601)

摘要:在火电厂日常生产过程中,为使火电机组得到安全高效的运行,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对其的检修。而在检修过程中,为提高检修的质量,需要对检修过程加强安全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其运行的最优化。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就火电厂机组检修中应采取的安全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提高火电厂机组检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火电厂;机组检修;安全管理

企业生产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往往需要强化机组检修,通过检修维护促进机组性能的优化。而火电厂机组检修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必须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其运行的最优化。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1.准备阶段检修安全管理策略

在准备阶段,主要是在检修前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促进机组检修安全管理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和实施。

一是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主要是结合检修人员、环境和工种以及管理的需要,强化安全评估工作的开展。尤其是风险大和设备复杂的检修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注重检修计划的制定,所制定的检修计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避免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出现事故。在检修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检修工作,对其安全负责人进行明确,注重对安全作业指导书的审核,结合具体的检修工作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

二是及时的召开检修工作动员大会,提升检修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会议中明确检修部门的工作和职责,及时公布检修总体目标和机组修后主要指标目标,制定针对性措施,签订检修安全工作责任状,以保证检修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降低安全风险。

三是加大检修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的提高其责任意识,所有检修人员持证上岗,并在上岗之前加强对其资质的审查,为检修工作安全的开展奠定基础[1]。

2.检修阶段检修安全管理策略

2.1基本安全管理措施

一是在检修前期,因为系统设备与公用系统都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在检修之前就需要检查检修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所采用保障措施、应急预案、安全隔离的科学性和完善性。

二是在检修过程中,由于检修内容多,属于安全事故高发期,必须强化对其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在不同工种进行交叉作业时的安全风险较大,注重对其的监督,保证检修全程安全。

三是在机组检修后期,基本上完成装置检修,很多设备已经开始进行回装,通过试验和运转,将设备陆续的开车、试运行,同样存在诸多交叉的作业,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强化对其的安全管理。首先是对检修现场的设备安全防范措施不断规范,做好设备名称的双重编号与标识牌工作,保证管道的色环介质流向正确,科学设置安全标志牌,警戒线齐全等,预防出现人员误操作的问题。其次是在启动设备之前,所有检修人员应撤离到安全的区域,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最后是在设备的启动试验后,所采用的安全组织措施到位,根据安全计划来操作,实现设备安全的启动和运行。例如在某电厂的3号机组锅炉启动时出现了爆燃事故,导致锅炉水冷壁撕裂、高温炉烟膨胀节等设备损坏,损失重大。究其根源,重复多次未能点燃辅助燃料,而又不进行适当的吹扫,导致易爆炸混合物累积;吹扫时进入炉膛风量不足,造成可燃物积累于炉膛死角。所以在启动过程中,需要加强炉膛煤粉浓度的控制,确保炉膛燃烧情况良好的情况下方能启动。这就需要在安全措施上下功夫,并强化对其整个过程的监视。当出现煤粉聚集时将给煤机停运,在确保进入炉膛的风量和时间的前提下对炉膛进行充分的吹扫,确保启动过程的安全。

2.2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一是设置安全督查组,每天深入现场开展监督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和上报。在机组检修期间,则需要对每天的检修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上报给检修指挥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高危工作,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监督措施,预防事故的出现,对机修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时的进行预控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其的防范和处理。

二是在现场加强对重点检修项目的检查和监督,确保检修全程安全。在检修现场做好协调管理,注重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采取闭环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2]。

3.检修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3.1检修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安全检修技术的支持

火电厂机组由诸多部件组成,加强检修工作的开展,检修过程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检修安全需要安全检修技术支持。只有具有较高的检修技术水平,及时发现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其存在安全隐患和故障排除,推动检修任务高效的实施。基于此,在日常检修工作中,必须注重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其安全意识。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实现检修过程的安全、高效。

例如,某火电厂的1号炉炉管出现泄漏报警,检修人员对炉膛进行就地检查时发生其泄漏声较为明显,机组被打闸解列,且末级再热器受损,属于锅炉末级再热器爆管事故。检修人员通过对其的分析,得出的事故原因是:在安装吹灰器的防磨盖板时存在漏装的情况,亦或是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如焊接不到位引发的旋转和脱落,使得吹灰器的蒸汽内存在积灰,随着时间的加长而使得管道壁变薄,进而出现泄漏。具体的处理对策:一是确保吹灰器的投用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在日常过程中加强对其的检修,对于出现卡涩情况需要严格按照应急处理方案强化对其的处理。二是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吹灰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便于保证其投用正常。三是在检修中全面检查锅炉“四管”,掌握受热面的损失情况,分析吹灰区域的吹损情况。四是在整个锅炉运行中强化对其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五是适当降低末级再热器的吹灰蒸汽压力。由此可见,安全检修技术在检修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检修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检修人员的共同努力

虽然在检修工作中已经将各自的检修职责进行了有效的明确,但是机组检修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为保证检修安全,不同检修人员之间应加强技术交流和沟通,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充分沟通各项注意事项,促进检修任务高效实施。与此同时,检修过程中难免遇到难以及时处理的故障,为尽可能地将故障及时的处理,就需要诸多检修人员之间的共同努力,注重疑难杂症处理、分析,综合多方面因素,促进检修工作高效开展。

例如某电厂的2号锅炉发生火灾,导致锅炉本体、电控、电缆等部件受损。检修人员通过对其的分析,得出的事故原因是:由于一次风管的弯头上翻处堆积了大量的煤粉,导致管内温度高而引燃煤粉,管内煤粉燃烧导致风管熔化,加上自重的影响而出现风管断裂,同时风管中又喷出了煤粉,导致周边电缆、塑料等可燃物被引燃。具体的处理对策:一是优选煤种,并对煤粉的细度进行控制;二是强化煤粉浓度的控制;三是强化一次风温度的控制;四是强化一次风速的控制,预防在一次风管道内沉积大量的煤粉和喷口回火问题;五是控制一次风内的氧气浓度。由此可见,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检修人员的共同努力,促进问题的控制优化。

3.3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注重安全方面的投入

检修工作中安全隐患较多,应在检修人员方面加强安全防护投入,检修工作开展所需的安全防护设备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完善,建立健全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提供必要的支持,检修工作得到高效的实施,将各种安全应急预案落到实处,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最优化[3]。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火电厂的机组检修工作中,为保证检修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必须注重上述工作的开展,在安全管理中提供技术、资金和人员的支持,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梁春兴.浅谈如何做好火电厂机组检修的安全管理[J].科技尚品,2015,(07):45+47.

[2]穆肖静.火电厂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S2):13-15.

[3]韦松伟.浅谈如何做好火电厂机组检修的安全管理[J].知识经济,2013,(05):105.

论文作者:普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基于火电厂机组检修的相关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普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