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质监测结果的质量保证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_屈丽珠

对水质监测结果的质量保证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_屈丽珠

天水市污水处理厂 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

摘要:近年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生活污染、工厂污染等导致地表水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大,长久以来看对人类的生存有严重的影响和危害。如想对水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就必须要对地表水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出的水资源数据作为对其作出更好的处理和管理。我们需要对水质监测方面的工作进一步进行探究和分析,采用更合适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优化。

关键词:水质监测结果;质量保证;控制对策

1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1水环境监测中的职能交叉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由于我国在水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的时候,是依照水体的不同来进行分别监管的,我国目前的水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包括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等,水体的多样化会直接导致管理部门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存在城市建设、水利管理、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就我国的地表水而言,它就涉及到多部门管理,这就是明显的职能交叉问题,职能交叉会使各个部门出现分工不明确以及管理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会产生权责不明确的现象出现,因此它是当前水环境监测工作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

1.2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还是不够健全,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因此需要深化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深化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最为主要的任务是对水环境监测质量以及管理体系进行加强,只有使监测人员意识到监测质量的重要性,才能够使监测的结果更加具有真实可靠性,才可以使监测的数据运用到环保以及水利建设等工作。由于目前我国的监测部门既有水利部门也有环保部门,这就会导致对于同一水质进行监测可能会出现监测的结果不同,无法统一,这都需要通过完整科学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来实现。

1.3水质监测指标选取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水质管理部门以及监测专家大都认为我国的各大水系污染以及城市河流污染都已经逐渐地由过去的无机物污染转化为有机物污染,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水质监测中,有机物监测的这一项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没有具体的控制指标,这会导致水质在监测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和及时的对有机污染程度进行掌握,不能及时的治理水质污染。

1.4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与水系相关标准不符合

从我国目前的官方水质监测标准来看,我国目前已经列出约98项污染物作为水环境监测标准。这98种污染物也不是全部都能够准确的检验出来的,有的污染物没有标准的分析方法,这就会导致水质监测的时候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国家重点监测的水质污染物,也没有快速准确的监测方法,这会导致当产生突发情况时,不能快速准确的处理事故以及不能及时的对水质做出评价。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还和地域以及当地经济有关,就像南方的水环境监测就比北方的强,这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不平衡。

2水质监测结果的质量保证与控制对策

2.1合理选择水质监测点

在水质监测工作开展之前,要对水质污染物的扩散形式分布情况进行提前了解,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监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地理情况、水源情况以及工厂分布等多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水质监测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地下水都会有块状污染,需要监测点涉及到水流的垂直方向,又要涉及到平行方向,这样可以避免污染形成双向扩散。降低地下水的污染扩散程度,减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方便监测。

2.2样品收集质量控制

通常应该在河流监测点、监测断面等地收集水样样品。样品采集一定要符合规定和要求,对于在此过程中的采样、记录和核对人员都有准确的记录和说明,实行明确分工的责任制。有规律的水样采集能够增加水质监测结果的精确性,在采制过程中必须要合理设置采样频率,这样既能够保持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也能保证其稳定性。水体监测点还应具备稳定性,在采集样品时分别从表层中层以及深层取样。河水和河床的交界处以及距离河岸25cm的地方不能采样,因为该地区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无法准确推算出该地区的水质。此外,采集好样品之后需要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监测,中间需要经过运输以及保存,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水样的微量元素也会发生变化,出现物理化学反应,直接影响到水样的监测结果。同时有一些采样器也和样品发生反应,从而影响了水质监测的精确度。

在送样品监测时一定要做到及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延迟时间监测的,可以在里面放入一定的保护剂,根据样品的性质组成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和保护剂。需要强调的是要确保运输期间水样的完整性与有效性,要防止水质被二次污染或发生变质,从而确保水质监测结果的精准性。水样送达实验室后,应按照流程交付水样,并和交接人员签订交接证明,而交接人在确定水样没有问题后,方可签收。

2.3水样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指降低人力在实验中发生的误差概率,提高水质监测精准性。因此,监测水质样品时应使用平行样对比分析法。由于水样监测期间会出现诸多随机误差,要想对误差进行管控,应使用平行双样分析法,此时,可以抽取十分之一的样品进行平行样对照分析。另外,使用加标回收样品分析法也能减小误差数值。试验中的回收率含义为水标样溶解待测物后,对待测物在分析样与添加样中的含量实施监测与分析,检验有没有彻底回收待测物,从而确定实验结果是否准确。此外,仪器设备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被污染、有损坏也会影响到水质分析的准确性。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对待的仪器要有专门的调校和标识工作。保证水环境监测设备、分析仪器等能正常运转,可建立起技术档案,依据相关要求严格校准、检定,保证设备与仪器始终处于优良工作状态,同时定期开展对设备与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满足水环境监测精度要求。

2.4数据处理质量控制

由于监测数据直接影响实验结论准确性,所以要保障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原始记录是水质监测报告中最为重要的依据,在实验室监测中必须及时记录,且在记录时要做到字迹端正、清晰,拒绝涂改原始记录,在发生错误时只对错误值画上一条横线,在旁边写上正确值,并签名;记录数据时还要考虑计量器具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测量仪器的读数误差,可以将有效位数记录到最小分度值;记录要再现足够的信息。在原始数据的记录中是使用有效数字,所以测定值的构成是有效数字,计算测定值也要依据运算规则进行,必然得到近似值。测量值的位数通常由数值的正确记录原始数据以及正确计算来决定,所以要先确定好有效值的位数,其他数字则依据规则一律舍去。如果使用多种计量仪器,就要用最少的计量仪器的位数所表示的有效数字来表示数值。此外,在操作中,要做好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回归分析等工作。若选择的数据有问题,实验数据就会丧失意义,监测结果也将一文不值。因此,要在代表性极强的环境中采集水样进行分析。

2.5选择科学的水质监测方法

通常要选择符合国家规定与标准的方法,如果一些方法或程序不够具体,需要科学编制水质监测作业指导书,据此促使水质监测工作全过程操作的规范化,同时及时更新国家标准以及组织方法,持续提高水环境监测的质量与水平。另外,要确保实验用水和试剂的纯度、效能,安排专人负责保管,做好出入库登记工作,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质量。对水质进行监测时,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精确度,要增加监测频率,并处理监测结果时,往往是取其均值作为最后的监测结果。

结论:环境监测站要以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方法、准确的结果、规范的服务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加强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公信力,才能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合强.浅析水质采样对监测结果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

[2]李海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分析前处理问题探讨[J].岩矿测试,2010(5).

[3]国家环保总局.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论文作者:屈丽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对水质监测结果的质量保证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_屈丽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