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富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511450
摘要: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幅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促使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迈入飞速发展新纪元。混凝土作为当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其施工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使用性能。因此,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施工工艺缺陷、施工技术水平不高、施工人员职业素养较差以及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当前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极易出现各种质量缺陷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公路与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表面缺陷;解决对策
引言
针对公路混桥梁凝土施工原则来说,其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尽可能降低对四周路面的影响,全面开展初期支护工作,对混凝土施工的所需项目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测量与反馈,并事先对断面进行封闭。然而在具体操作当中,由于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干扰,往往会对施工进度带来不利影响。
1对路桥进行控制的必要性
路桥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基础设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西部地区的发展较为落后,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部地区交通发展落后,制约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施工技术的控制和管理是有效提升施工水平的手段,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避免由质量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因此,对市政路桥施工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混凝土具有价格低廉、抗压能力强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土木工程中,混土技术目前已经成为路桥建设的重要施工手段,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保证我国路桥建设的质量,进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公路与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缺陷
2.1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
混凝土配合比在现浇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配比过程中,如果不按要求检查标准配比和混凝土配比,混合物中杂质存在,水泥、水、砂等出现误差,导致水过多或缺失等,导致局部蜂窝或空隙。这将影响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搅拌过程中,振动时间不充分、时间控制不精确、搅拌不均匀、浇注方法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中产生空隙或蜂窝。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搞好模板的安装,确保模板牢固,避免位移或灌浆渗漏等现象。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或浇注过程中产生偏析,浇注后产生的蜂窝状亚麻表面对混凝土浇注人员来说也非常重要。
2.2露筋
在道路桥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露筋现象会严重影响到道路交通的安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在全面掌握此类表面缺陷出现主要诱因的前提下,落实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详细来看,以桥梁工程为例,浇筑混凝土前,首先需要判断保护层厚度与钢筋所处方位是否达标,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如设计图中没有注明时,可参照规范要求执行。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通常而言,需要每隔1m左右的距离,在钢筋上加设一道水泥砂浆垫块。针对钢筋过于密集的地方,还需要选择与之对应的石子材料。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也能够选择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实际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踩踏钢筋的现象,若是发生钢筋脱扣或者弯曲现象,则需要及时更换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2.3裂缝
受弯裂缝
受弯裂缝。是最常见的应力开裂形式。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非常差,拉应力主要由钢筋承担。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宽度不大裂缝的存在不会影响受弯构件的正常工作。然而,当配筋不足或荷载超限、钢筋强度不足等存在时,裂缝宽度增大,将影响构件的正常工作。
受压裂缝。垂直混凝土柱等主要承受基于压力的垂直载荷,当垂直荷载引起的压应力大于混凝土能够承受的抗压强度时,混凝土构件将产生压缩变形。通常情况下,受压裂缝发生在最大压力发生点,发生原因主要为荷载过大或混凝土强度较低以及配筋不足等。
受拉裂缝。由于混凝土可承受的抗拉强度极低,因此受拉混凝土构件通常都存在破裂现象,并且拉力完全由区域的配筋承受。受拉构件的拉伸裂缝是贯穿整个截面的横向裂缝,主要发生在承受拉力集中的区域,且其方向垂直于主拉应力轨迹。
3公路与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缺陷预防控制措施
3.1蜂窝、麻、面空洞预防措施
1)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所用模板必须平整光洁,严禁使用变现的模板,现场拼装后要严格检查,拼接缝越小越好,最好用双面胶或者海绵体密封;2)施工前,模板要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能漏涂;3)混凝土浇筑时,下料口距浇筑面不宜过高,要小于2m,混凝土要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最好控制在30cm以内;4)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入点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不能漏振;
3.2表面裂缝修补措施
表面修补是修补桥梁或道路表面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仅适用于那些宽度小于0.3mm的微裂缝,可在表面涂覆防水材料。施工过程中,首先清洗裂缝表面,然后喷涂环氧树脂、聚氨酯类等2~3次。通常情况下,第1次喷涂的材料要经过稀释,膜厚不小于1mm。对于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通常采用填充法进行修补(图1)。
图1 填充法修补示意示意
3.3提高路桥混凝土抗压强度
提高混凝土强度常规做法是在混合料中掺入矿渣和粉煤灰,但是这种做法不能满足高交通量和超重车辆行驶的路桥面抗压强度的要求,因此需寻求其他添加料以满足路桥面抗压强度的需求。
(1)混凝土制备时,掺入13%废弃矿渣和14%粉煤灰,以降低路桥混凝土的渗透性和提高混凝土强度。
(2)混凝土制备时,掺入6%白蛭石、5%火山石和10%粉碎成粒径小于1.5~2cm废弃玻璃碴,提高无机硅化合物的含量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进而增强路桥的抗冲击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促使人们对公路施工质量提出了愈来愈多的要求。所以,在对混凝土路面开展施工的时候,相关单位应当从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运输环节、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重视摊铺与振捣环节、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几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袁欣,袁翠.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及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8(26):183.
[2]刘立彬.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7,37(24):83.
[3]张继霞,拾亭,李青.公路桥梁的混凝土缺陷处理探讨[J].科技风,2017(24):92.
[4]张永厚.对公路与桥梁施工中砼表面缺陷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6):133.
[5]代红雨.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原因[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6(12):240-241.
论文作者:肖庆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表面论文; 钢筋论文; 缺陷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