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血酶对大鼠尾状核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菡[1](2019)在《托伐普坦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机制及铁离子对神经细胞的活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脑出血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它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实质出血,据统计,脑卒中是全球中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大约有1 600万人首次脑卒中发生,导致近600万人死亡,其中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1]。虽然脑出血的发病率低于脑梗死,但病死率却远远高于后者。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脑出血病死率虽然有所降低,但在急性期的死亡率仍可高达30%40%,且幸存者中仅12%39%的患者未遗留残疾,而大部分患者留下的后遗症也使得其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给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尽管针对脑出血的研究从未驻足,但迄今为止其发生发展机制仍未明确,可供临床选择治疗脑出血的方法亦较少,仍无具体药物或手术方法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脑出血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手段,探索脑出血的治疗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及铁离子对神经细胞的影响。在ICH手术后12小时、36小时和60小时,通过口服强饲法将动物随机给予托伐普坦或生理盐水。本研究采用了测量脑肿胀(%)、脑含水量(BWC)、神经学评分、伊文思蓝荧光和血脑屏障(BBB)紧密连接蛋白,来判断托伐普坦在ICH后的效果。我们发现托伐普坦减轻了脑肿胀(%),减少了脑水含量在脑出血后的增加,减轻了ICH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更重要的是,托伐普坦组ZO-1和occludin的表达上调,同时可以使MMP-9表达下调,结果表明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出血后对BBB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体外用单一因素铁离子模拟脑出血的实验说明了铁离子在低浓度时对神经细胞影响不大,但在一定浓度之后会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实验结果为托伐普坦用于治疗ICH诱发的脑水肿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有必要用更加接近人体结构的动物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研究托伐普坦在ICH手术后的治疗中的功效及机制。一、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中的作用研究目的以SD大鼠胶原酶脑出血ICH模型为基础,造模后12小时,分为托伐普坦组和生理盐水组口饲给药,每隔24小时对大鼠给一次药,并测量大鼠3天后的体重、BBB通透性、脑水含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和行为学,观察药物托伐普坦对实验用大鼠在ICH后脑水肿消肿的影响。方法ICH手术前将40只大鼠随机的划分成2组:ICH组和sham组,ICH组32只大鼠,假手术sham组5只,其他备用。ICH组采用基底节区注射胶原酶的方法进行ICH组的造模,假手术组组对实验动物只进针而不注射胶原酶,在术后12小时后,每24小时灌胃一次,共灌胃三次,ICH组中随机抽取16只作为给药组,按每kg大鼠给予10mg托伐普坦(Tolvaptan)的剂量,将药片直接溶于饮用水中进行口饲灌胃;剩下16只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sham组同时口饲等体积的水。在术后的第四天,对所有实验用的动物进行转角角度测试实验和前肢放置测试以进行行为学测试评分,然后进行MRI核磁共振扫描来测量脑水肿体积和程度。在MRI测量完成后,在给药组和对照组中随机选取8只,sham组选取两只,麻醉脱颈处死取脑测量其脑水含量BWC以测估其脑部水肿的程度,并且对剩下的6只和sham组的3只进行伊文斯蓝(evans blue,EB)渗出实验来检测实验动物的BBB通透性。结果1.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通过口饲托伐普坦的实验大鼠的脑水肿体积得到了减小(p<0.05)。并且BWC结果表明,注射托伐普坦的大鼠对比对照组大鼠,脑水含量得到减少,减轻了脑水肿。2.虽然m NSS评分测试数据和前肢放置测试数据显示托伐普坦对于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是单从转角实验测试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托伐普坦有助于恢复大鼠在ICH后的一部分神经功能(p<0.05)。3.从EB免疫荧光和EB外渗定量的结果中来看,托伐普坦有效减少了EB染料血管外的渗出,间接表明在保持大鼠ICH后BBB完整性上托伐普坦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口饲给予托伐普坦可有效缩小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体积,对脑出血后的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托伐普坦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机制研究目的建立大鼠ICH模型,口饲给药后,通过检测BBB相关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以及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中MMP-9的表达情况,研究分析托伐普坦对BBB的保护效果和内在机理。方法ICH手术前将25只大鼠随机的划分成2组:ICH组和sham组,ICH组20只大鼠,假手术sham组4只,其他备用。ICH组的造模过程与上一章节保持一致,在术后12小时后,ICH组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给药组,剩下10只作为对照组,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与上一章节保持一致,对照组和sham组同时口饲等体积的水。在术后的第三天,ICH给药组和ICH实验组每组随机选择5只实验动物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BB相关连的紧密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另外再每组取5只,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法对ZO-1、occludin、MMP-9三种蛋白进行定量比较。结果1.通过免疫荧光,WB两种手段对血肿周围的ZO-1、occludin表达检测,发现托伐普坦可上调这两种BBB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实验结果表明托伐普坦对于维持BBB完整性具有积极作用。2.免疫荧光及WB实验结果说明,给药组大鼠ICH后MMP-9表达的减少,说明了托伐普坦对BBB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尽管大鼠ICH后口饲给予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对于脑水肿减轻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并没有非常深入,但从整体效应上来看,托伐普坦对BBB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三、铁离子模拟脑出血对神经细胞的影响浅究目的以大鼠肾上腺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作为神经元的的体外模型细胞,培养基中给予一定浓度的铁离子后,48h后检测cck8的吸光度,以检测在一定的药物浓度梯度下PC12的增殖情况,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情况,以探究铁离子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的浓度大致范围。方法设置硫酸亚铁浓度为1000μM组、800μM组、400μM组、200μM组、100μM组、80μM组、50μM组、20μM组、10μM组、5μM组,control组和空白组,待细胞加药培养48h后,加入CCK8检测试剂(10μL/孔),用多功能酶标仪在波长450nm处测定光密度值[D(450)],同时挑取1000μM组、800μM组、400μM组、200μM组、100μM组、80μM组,同样处理48h后,用凋亡试剂盒进行Annexin V与PI双染,用流式细胞仪在488nm通道下检测两种染料的荧光信号强度,以区分凋亡和坏死细胞。结果在低浓度下铁离子对PC12的作用不太明显,在200umol/L的浓度下即开始凋亡,在800umol/L的浓度下即可看到肉眼可见的死亡。结论铁离子在低浓度时对神经细胞作用不大,但在大于一定浓度之后会产生细胞毒性作用,造成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宋亚琪[2](2019)在《甲酯化脂氧素A4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而且易遗留运动认知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增加了社会负担。尽管对脑出血发病机制进行了诸多研究,但进展有限,尚未转化为明显的临床获益。探讨脑出血早期病理变化及影响因素,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可能抓住治疗时间窗提高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脑出血早期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增加诱发脑水肿等继发性脑损伤,是导致脑出血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伴随炎症、氧化应激和凋亡因子的激活,以级联反应模式,互相影响,加剧了脑组织结构及功能损伤。因此加强对以上影响因素的研究,可能为脑出血的治疗寻找到潜在的新方向。脂氧素(Lipoxins,LXs)是由脂氧合酶作用于花生四烯酸后生成的一种内源性活性介质,脂氧素A4(Lipoxins A4,LXA4)是其主要生理活性形式之一,在各种炎症相关性疾病方面发挥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的作用。内源性脂氧素在脱氢酶的作用下迅速失活,不稳定,因人工合成的活性更稳定的脂氧素类似物即甲酯化脂氧素A4(lipoxin A4methyl ester,LXA4 ME)被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病理状态下,脂氧素通过抑制炎性细胞的募集和活性氧生成,调节小胶质细胞活性,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的表达等途径,在慢性神经退行性病变、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脑创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脂氧素对脑出后继发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尤其对脑出血早期的影响及有关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LXA4 ME对大鼠脑出血早期继发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1.通过自体血建立大鼠ICH模型,侧脑室注射药物LXA4 ME(低剂量组:10ng/ul,高剂量组:100ng/ul)治疗,术后1-5天通过改良神经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和转棒试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后24h处死大鼠取脑,通过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和神经细胞存活情况;尼式染色观察ICH后24h血肿周围脑组织神经元密度。通过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测定,评估ICH后1-3天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变化。2.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deoxy 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ICH后血肿周围区受损脑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NF-κBp65和BBB通透性相关因子MMP-9、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Zonulaoccludens1,ZO)-1的表达;凝胶酶谱电泳分析检测MMP-9的活性。探讨甲酯化脂氧素A4在脑出血中的抗炎及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机制。3.给予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干预,通过MNSS和转棒试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情况;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ICH后血肿周围区受损脑组织中炎症因子NF-κBp65,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腺嘌呤核苷酸转运子-1(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tor-1,ANT1),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凋亡相关因子细胞色素C(Cytochrome,CytoC),Bcl-2/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及线粒体膜电位,评估线粒体功能障碍情况。结果:1.大鼠ICH后神经细胞肿胀,神经元数量减少,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含水量增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P<0.05)。给予LXA4 ME治疗,可以改善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减轻脑水肿,改善ICH大鼠神经功能障碍(P<0.05),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域神经元凋亡增加(P<0.05),IL-1β、IL-6、TNF-α、NF-κBp65、MMP-9表达增加(P<0.05),而Occludin、ZO-1的表达减少(P<0.05),MMP-9的活性增加(P<0.05)。LXA4 ME通过NF-κB/MMP-9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3.通过PMA激活NF-κB,促进了神经功能损伤,增加神经元凋亡(P<0.05);降低ANT1、MFN2、Bcl-2的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P<0.05),增加了线粒体NF-κBp65、CytoC、Bax、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P<0.05);同时增加线粒体ROS含量,降低线粒体ATP和膜电位(P<0.05)。结论:甲酯化脂氧素A4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减轻早期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MMP-9通路的激活来实现的。
李妍[3](2012)在《活血及利水中药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中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脑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6只)、模型组(36只)、活血组(36只)和利水组(36只),并设立造模后1d、3d、5d三个时间观察点;2.组织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3. HE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AQP4和PAR-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因子NF-κB、TNF-α和IL-1β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AQP4、PAR-1、NF-κB、TNF-α和IL-1β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2.与模型组相比较,活血组和利水组各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AQP4、PAR-1、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活血组NF-κB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利水组NF-κB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活血组和利水组之间相比较,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AQP4、PAR-1、NF-κB、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模型组大鼠相关性分析显示,脑组织含水量与AQP4表达呈正相关,AQP4的表达与PAR-1的表达呈正相关,PAR-1的表达与炎性因子NF-κB、TNF-α和IL-1β的表达分别呈正相关;5.模型组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活血组、利水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得到改善。结论1.凝血酶—PAR-1——炎症反应途径可能是AQP4上游信号通路的一部分,凝血酶及其受体PAR-1可能通过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上调血肿周围组织AQP4的表达而参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2.活血、利水中药均能够减轻脑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相关蛋白、细胞因子的表达实现的,但是,不同功效的中药其作用环节、作用靶点和作用强度不同。
周中和,曲方,李晓秋,张景华,夏程,何凡,吕彦[4](2011)在《经腹腔应用阿加曲班对脑出血后凝血酶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腹腔应用阿加曲班治疗脑出血(ICH)后凝血酶神经毒性损伤的可能性。方法:①研究阿加曲班对ICH及凝血酶注入后脑水肿、细胞损伤的影响。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只进针不注血);ICH组(50μL自体尾血注入右尾状核);ICH+阿加曲班干预组(50μL自体尾血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分别于术后3和12h经腹腔给予阿加曲班0.9mg·kg-1,总量0.6mL);凝血酶组(10U·2μL-1凝血酶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凝血酶+阿加曲班干预组(10U·2μL-1凝血酶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分别于术后3和12h经腹腔给予阿加曲班0.9mg·kg-1,总量为0.6mL)。各组均n=12,术后24h处死各组大鼠,每组中6只用于检测脑组织水含量,6只检测caspase-3免疫反应细胞及TUNEL阳性细胞数。②经腹腔注射阿加曲班对血肿容积的影响:建立胶原酶ICH大鼠模型组:注入Ⅰ型胶原酶+肝素;阿加曲班组:胶原酶ICH模型成功后3及12h分别经腹腔注入阿加曲班溶液0.9mg·kg-1,每次注入液体量为0.6mL,测定两组大鼠脑组织血肿血红蛋白的含量(测定血红蛋白A550值)以评价阿加曲班对血肿容量的影响。结果:自体血ICH及凝血酶模型大鼠在阿加曲班干预后,ICH组及凝血酶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1或P<0.05),脑组织水肿含量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胶原酶ICH血红蛋白A值为(0.45±0.12),阿加曲班干预组为(0.46±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H后3~12h经腹腔注入阿加曲班可减轻ICH后的脑水肿及细胞凋亡性损伤,且没有血肿增大的不良反应。
惠卫宁,李向东,惠国祯,周和平,于晶,刘燕飞,王津津[5](2010)在《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凝血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变化及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10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脑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均分为7个时相,分别为6 h、12 h、24 h、48 h、3 d、5 d、7 d;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的凋亡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制备动物模型后,脑出血组各时相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脑细胞凋亡率、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电镜下,在脑出血组各时相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大量的脑细胞凋亡和毛细血管周围大片组织间隙水肿,以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升高,可导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凝血酶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尽早清除血肿有望改善凝血酶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高山[6](2008)在《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对实验性大鼠ICH后灶周组织的影响,以及探讨凝血酶对大鼠实验性ICH灶周组织的可能损伤机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区制备大鼠大脑内出血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及阿加曲班组。假手术组:仅立体定向下向右尾状核区插针而不注射动脉血,同时由尾静脉每日一次注射生理盐水(1mg/k曲;对照组:向脑内右侧尾状核区注射60μl自体血,同时由尾静脉每日一次注射生理盐水(1mg/kg);阿加曲班用药组:向脑内右侧尾状核区注射60μl自体血同时由尾静脉每日一次阿加曲班注射(1mg/kg)。采用免疫组化、RT-PCR及蛋白印迹法分别于1d、3d和5d时间点联合检测灶周脑组织中AQP4、MMP-9及NF-κB表达情况;同时评价应用阿加曲班在ICH后6h、12h、1d、3d、5d、7d时间点时大鼠神经行为缺损评分、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水含量等变化情况。结果(1)阿加曲班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评分,在第7d时接近正常评分;在第12h、1d及3d时,阿加曲班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具有明显差异;而在大鼠ICH后第6h、5d及7d时,对照组及阿加曲班组之间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2)对照组较假手术组脑水含量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脑含水量从6h即开始增加,3d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7d仍高于正常;阿加曲班组各时间点脑水含量较对照组各时间点脑水含量明显减少(p<0.05)。(3)大鼠ICH后各时间点脑组织EB含量增加,出血后6h开始升高,第3d最高,5~7d逐渐降低;阿加曲班组各时间点E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阿加曲班组AQP4阳性细胞表达自12h后各时间点均较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减少(P<0.05);AQP4 mRNA和蛋白表达在对照组三个时间点均升高,第3d达高峰值(p<0.05);阿加曲班组在第1d始AQP4 mRNA表达减少,而AQP4蛋白在第3d才显着减少,共同持续到第5d。(5)对照组灶周组织MMP-9阳性细胞普遍表达,阿加曲班组MMP-9阳性细胞表达各时间点均较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减少(p<0.05),MMP-9mRNA和蛋白表达在对照组三个时间点均升高,第3d达高峰值(p<0.05);阿加曲班组在第1d(0.56±0.03)始MMP-9 mRNA表达即减少,持续到第5d(0.6±0.03),而MMP-9蛋白在第3d(0.60±0.04)才显着减少,持续到第5d(0.41±0.05)(p<0.05)。(6)对照组NF-κB阳性细胞于6h即有明显增多,1d达高峰(p<0.05),阿加曲班治疗组NF-κB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ICH的灶周组织NF-κB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阿加曲班组在第1d(1.0±0.05)始NF-κB mRNA表达即减少,持续到第5d(0.64±0.04);阿加曲班组在第3d(0.59±0.049)NF-κB蛋白印迹表达量减少,持续到第5d(0.50±0.05)(p<0.05)。结论(1)阿加曲班可有效减低实验性大鼠ICH后灶周脑水肿、降低BBB通透性,对实验性大鼠ICH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2)大鼠ICH后AQP4、MMP-9与NF-κB mRNA和蛋白呈时间依赖性动态上调表达变化,与ICH后脑水肿有密切的关系;(3)阿加曲班可有效抑制ICH后AQP4、NF-κB和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作用,可能通过下调AQP4、MMP-9与NF-κB表达来促进脑水肿的清除,这可能是阿加曲班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机制之一。(4)阿加曲班在ICH中的作用间接说明了凝血酶直接参与了AQP4、MMP-9与NF-κB的调控。
陈瑞珠[7](2008)在《针药并用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简称ICH)模型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规律,以及针药并用对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3月龄Sprague-Dawley(简称SD)雄性大鼠192只,体重250-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8只,假手术组32只,ICH模型组(简称模型组)56只,单纯针刺组(简称针刺组)32只,单纯药物组(简称药物组)32只,针药并用组(简称针药组)32只。模型组随机分为6小时(hour,h)组、24h组、72h组、1周(week,w)组、2w组、3w组和4w组,每小组各8只。假手术组、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分别再随机分6h组、24h组、72h组和1w组,每小组各8只。模型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右侧脑尾状核注入0.6U(0.2U/μl)胶原酶Ⅶ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向脑内注入3μl的生理盐水;空白组不手术。空白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不予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大鼠大椎、风府、水沟穴,每日1次。药物组给予麝香、冰片、粉防己灌胃,每日2次;针药组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都进行,针刺时机、取穴、操作手法同针刺组,药物组成、浓度及灌胃时间同药物组。运用行为学、免疫组化学及病理学等方法,观察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在不同时点的变化规律及针刺、中药及针药并用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1.针药并用能够改善ICH模型大鼠大鼠的神经功能模型组6h即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缺损持续至48h,72h神经功能开始恢复。针刺组、药物组及针药组均在6h出现神经功能缺损,24h达到高峰,48h出现恢复,均较模型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时间点早。组间比较显示,模型组48h神经功能缺损较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48h严重,差异具有显着性差异(P均<0.05)。针刺组、药物组、针药组各个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显着性差异(P均>0.05)。病死率方面,模型组死亡11只,针刺组死亡5只,药物组和针药组各死亡4只,且死亡多发生在48h内。模型组病死率为23.21%,针刺组为15.60%,药物组和针药组均为12.50%。采用x2检验发现,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与针药组4组的病死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本实验的结果显示,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三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较模型组早,且缺损程度轻,说明三种治疗措施均能够改善ICH大鼠的神经功能,但不能降低ICH大鼠的病死率。2.ICH模型大鼠病理学改变光镜下可见模型组6h可见弥漫出血组织溶解;24h红细胞溶解,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72h血肿中心区可见红细胞大部分吸收,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1w血肿区中性粒细胞少,淋巴细胞增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2w后血肿基本吸收,血肿周围呈慢性炎症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说明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确实存在炎症反应。3.针药并用能够减轻ICH模型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本研究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标记凋亡细胞,结果显示:ICH后TUNEL阳性细胞的核呈紫蓝色或黑色着染,不规整,大小不一。ICH模型组6h开始出现黑色TUNEL阳性细胞,24h~72hTUNEL阳性细胞增多,且染色加深。统计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在6h开始出现TUNEL阳性细胞增多,24h急剧升高,到72h达到高峰,3w时仍明显高于正常。72h时TUNEL阳性细胞显着高于其他各个时间点(P均<0.01),2w至4w均显着低于其他各时间点(P均<0.01)。正常组大鼠大脑皮质可见零星TUNEL阳性细胞,假手术组于针道周围有散在TUNEL阳性细胞。证明细胞凋亡参与了ICH后神经细胞的损伤过程。TUNEL阳性细胞大部分为神经元,少部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这表明在出血性脑损伤中神经元最易受损,同时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亦受累。因此可以认为,细胞凋亡是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一个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受损伤的程度。并且ICH后血肿周围炎症反应的高峰与细胞凋亡的高峰相一致,均在24h~72h,因此可以认为,ICH后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有关,炎症反应越严重,细胞凋亡越严重,脑组织损伤越严重。在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TUNEL阳性细胞的变化趋势虽与模型组相同,但针药组在24h~1w时的凋亡细胞数目均较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显着下降(P<0.05或0.01);针刺组、药物组在6h、72h和1w时的凋亡细胞数目较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显着下降(P<0.01或0.05)。三个治疗组之间的比较显示,针刺组24h、72h和药物组72h凋亡细胞数目均较针药组相应时间点显着增多(P<0.05或0.01)。说明针刺与药物治疗均可减轻细胞凋亡,而针药结合则效果更优于单一的针刺或药物。4.针药并用能够提高ICH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标记bcl-2/bax,结果显示:bcl-2/bax阳性细胞的胞浆内或细胞膜上呈棕黄色细颗粒状,细胞核为浅蓝色,bcl-2和bax阳性细胞大部分为神经元。空白组有少量的淡黄色浅染的bcl-2和bax阳性细胞表达。模型组在24h~72h有多量黄色深染的bax阳性细胞表达,而有少量淡黄色浅染的bcl-2阳性细胞表达,1w后见多量黄染的bcl-2阳性细胞表达;三个治疗组bcl-2阳性细胞则在72h呈多量黄染。统计结果显示,ICH模型组bax呈现规律性表达,24h开始出现bax升高,72h达到高峰,1w时下降,2w至4w维持正常水平表达。模型组bcl-2在6h时略有升高,24h、72h又下降,1w时增多,持续至4w都为高表达。空白组与假手术组见少量的bcl-2和bax表达。bcl-2与bax阳性细胞多数为神经元,与TUNEL阳性细胞的类型吻合。直线相关性分析提示:bcl-2与bax呈负相关(r=-0.568,P<0.01),TUNEL阳性细胞数与bax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15和0.662,P均<0.01),与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r=-0.709,P<0.01),bax的高峰与TUNEL高峰相应。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三组bcl-2表达均有增加,并都在72h时到达峰值。针刺组和药物组72h,针药组的24h、72h bcl-2阳性细胞表达显着高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的表达(P<0.05)。三个治疗组之间的比较发现,针药组的24h、72h、1w时的bcl-2阳性细胞表达较针刺组相应时间点显着升高(P<0.05或0.01)。针药组的所有时间点的bcl-2阳性细胞表达均显着高于药物组的相应时间的表达(P<0.05或0.01)。针刺组6h bcl-2阳性细胞表达均显着高于药物组6h的表达(P<0.05)。提示针刺、药物和针药并用均能够提高bcl-2的表达,以针药组更明显。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未见模型组的bax表达高峰,各组各个时间点bax表达与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且各个组各相应时间点之间的bax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针刺组72h、针药组72h bax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组72h bax表达显着降低(P<0.05)。提示单纯的药物对bax的表达没有显着的影响,而针刺和针药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bax的表达。5.针药并用能够抑制ICH模型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caspase-3的表达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标记caspase-3,结果显示:空白组有少量的淡黄色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caspase-3阳性细胞大部分为神经元。模型组caspase-3在6h-24h有多量黄色深染的阳性细胞表达。统计学结果发现,ICH后6h血肿周围组织即有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持续至72h,后开始下降,1w时降至正常水平,3w时虽降至正常以下,但在4w时仍在正常水平,即caspase-3的表达早于凋亡的发生,且caspase-3阳性细胞多数为神经元,与TUNEL阳性细胞的类型吻合。TUNE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的高峰时程在24~72h,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高峰在6~72h。根据相关性分析提示,TUNEL阳性细胞数与caspase-3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662,P<0.01)。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caspase-3阳性细胞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同,但从72h开始即有回落,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各时间点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相互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针药组6h、24h、72h 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均显着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的表达(P<0.05或0.01)。针药组在24h时caspase-3阳性细胞显着低于药物组的表达(P<0.05)。说明针药并用对caspase-3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综述所述,在ICH急性期血肿周围存在着细胞凋亡,高峰时程在24~72h。与凋亡相关的促凋亡基因—bax与caspase-3分别出现高表达,且表达高峰分别在24h~72h和6h~72h。而凋亡抑制基因bcl-2则在6h出现短暂的高表达后下降,1w后才出现高表达。相关性分析提示,细胞凋亡与caspase-3和bax的表达均呈正相关,与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且caspase-3表达在开始及高峰时间上均先于细胞凋亡的发生,bax的高峰与TUNEL高峰相应。单纯针刺治疗能够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而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提高bcl-2的表达,而对bax和caspase-3则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针药组则能够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bax和caspase-3的高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提示针药并用在抑制细胞凋亡方面效果优于单纯的针刺和药物。
张云,刘斌[8](2007)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研究表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损伤不仅是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继发性脑损伤也是出血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秀娟[9](2007)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对大鼠脑出血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病,致死、致残率很高,探讨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机制是目前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表明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出血后脑损伤,细胞凋亡与脑出血病程及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信号传导机制和如何早期减少细胞凋亡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实验通过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上进行血肿抽吸,观察出血侧尾状核区细胞凋亡、凋亡执行者—Caspases-3以及凋亡传导信号Cyt c、Fas的时程变化,并与未经治疗的脑出血组比较,探讨早期血肿抽吸术对细胞凋亡途径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正常组,第2组为假手术组,第3组为脑出血(ICH组),第4组为血肿抽吸组。ICH组又分为6h、12h、24h、3d、7d、11d六个时间点,抽吸组又分为12h、24h、3d、7d、11d五个时间点。将0.4units的Ⅳ型细菌胶原酶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未做任何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组;生理盐水代替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后6小时处死的作为假手术组;只注入胶原酶不进行抽吸的为ICH组;在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后6小时进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的作为血肿抽吸组。在相应的时间点用过量4%水合氯醛麻醉动物,迅速开胸暴露心脏,4%多聚甲醛200ml快速灌注,断头取脑,按常规程序制成厚度5μm的石蜡切片,并制成组织芯片,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细胞、Caspase-3、Cyt c和Fas的表达。结果:1.正常组大鼠大脑皮质可见少量TUNEL阳性细胞,假手术组在针道周围有散在TUNEL阳性细胞。脑出血组TUNEL阳性细胞在脑出血后6h明显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着性(P<0.05),12h继续增加,24h~3d时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少,11d时仍有较多阳性细胞。血肿抽吸组12h,24h,3dTUNEL阳性细胞数较ICH组明显减少(P<0.05)。2.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两侧大脑半球只见零星Caspase-3染色阳性的细胞,脑出血组6h在血肿区及血肿周边Caspase-3表达开始增加,与假手术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表达在3d时达高峰,7d开始回落,至11d时Caspase-3回落到6h水平。脑出血后11d内Caspase-3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711,P<0.01)。血肿抽吸组3d,11dCaspase-3阳性细胞数较ICH组明显减少(P<0.05)。3.正常对照组未发现Cyt c阳性神经元,假手术组见到极少量阳性细胞,脑出血组在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发现阳性细胞,与假手术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12h后血肿周围的阳性细胞明显增加,3d达高峰,11d明显下降。脑出血后11d内Cyt c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808,P<0.01)。血肿抽吸组12h,24h,7d,11dCyt c阳性细胞数较ICH组明显减少(P<0.05)。4.假手术组及正常组对照组基底节区均未检测到Fas蛋白表达。脑出血组在脑出血后6h基底节区Fas表达开始增加,3d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少,11d仍见少量表达。脑出血后11d内Fas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867,P<0.01)。血肿抽吸组12h,7dFas阳性细胞数较ICH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1.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细胞凋亡重要调控因子Caspase-3的表达与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途径包括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 Cty c和Fas的释放分别是这两条细胞凋亡途径中的关键事件。3.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减少了凋亡途径中Cty c和Fas的释放。
周中和,曲方,何祥[10](2006)在《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二次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应用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重组水蛭素进行干预,并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别测定同侧皮质和基底节区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阳性细胞以及caspase3免疫反应性(IR)细胞的表达。结果水蛭素干预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P<0.01),同侧基底节区和皮质TUNEL阳性细胞、caspase3免疫反应性IR细胞减少(均P<0.01),尤以同侧皮质减少明显(均P<0.001)。结论水蛭素可明显减少大鼠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数量,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凝血酶释放很可能是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二、凝血酶对大鼠尾状核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凝血酶对大鼠尾状核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托伐普坦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机制及铁离子对神经细胞的活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进展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 |
1 脑水肿的成因及类型 |
1.1 脑水肿的形成原因 |
1.2 脑水肿的病理学分类4类 |
2 脑出血及脑出血后的脑水肿的发生机制 |
2.1 脑出血的发生机制 |
2.2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 |
3 临床上脑水肿的症状 |
第二部分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 |
1 现有的治疗策略与手段 |
1.1 手术治疗 |
1.2 药物治疗 |
1.3 托伐普坦的作用机制 |
2 脑水肿的治疗及其展望 |
2 绪论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大鼠脑出血模型的建立 |
3.1.3 行为学实验 |
3.1.4 磁共振扫描 |
3.1.5 脑水含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测定 |
3.1.6 伊文斯蓝(Evans blue, EB)渗出实验 |
3.1.7 统计学方法 |
3.2 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机制研究 |
3.3 硫酸亚铁模拟脑出血对神经细胞的影响研究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中的作用 |
4.2 托伐普坦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机制研究 |
4.3 硫酸亚铁模拟脑出血对神经细胞的影响浅究 |
5 结论与建议 |
5.1 托伐普坦在大鼠脑外伤后脑水肿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5.2 硫酸亚铁模拟脑出血对神经细胞的影响研究 |
6 全文总结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2)甲酯化脂氧素A4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甲酯化脂氧素A4对大鼠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甲酯化脂氧素A4 对脑出血后NF-κB依赖的炎症和MMP-9 通路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甲酯化脂氧素A4对大鼠脑出血后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脂氧素在脑出血中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活血及利水中药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干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出血性中风血瘀病机的中医学研究 |
(一) 血瘀理论 |
(二) 出血性中风血瘀病机的确立 |
(三) 出血性中风血瘀病机的形成及其演变 |
(四) 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 |
二、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西医学研究 |
(一)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
(二)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西医治疗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一) 仪器 |
(二) 试剂 |
(三) 主要溶液的配制 |
二、 实验方法 |
(一) 实验动物及分组 |
(二) 动物模型的建立 |
(三) 实验药物的制备及用药方法 |
(四) 标本的取材和制备 |
(五)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六) 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
(七) HE 染色流程 |
(八) 免疫组化法检测 AQP4、PAR-1、NF-κBp65、TNF-α及 IL-1β的表达 |
(九) Real-time PCR 检测脑组织 AQP4、PAR-1、NF-κBp65、TNF-α和 IL-1β的表 达 |
(十) Western blot 检测脑组织 AQP4 和 PAR-1 蛋白的表达 |
(十一)统计学处理 |
三、 结果 |
(一) 动物的一般情况及体重改变 |
(二)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三) 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
(四) 组织病理学改变 |
(五)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AQP4 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六)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PAR-1 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七)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NF-ΚBp65 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八)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TNF-α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九)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IL-1Β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十) 相关关系分析 |
四、 讨论 |
(一) 脑出血模型的制备 |
(二) 基于血水理论探讨脑出血后脑水肿发病机制及治疗 |
(三) 药物的选择及现代药理研究 |
(四) 活血、利水中药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干预机制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图片 |
附录 2 英文缩略语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参与情况 |
附件1 |
附件2 |
详细摘要 |
(6)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水通道蛋白AQP4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7)针药并用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出血中风的发展源流 |
1 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学对中风病治疗的认识 |
第二节 细胞凋亡在脑出血中的研究进展 |
1 细胞凋亡参与出血性脑损伤 |
2 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的机制 |
3 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的防治策略 |
第三节 脑出血的中医治疗 |
1 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
2 针灸治疗ICH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概述 |
1 脑出血模型的选择 |
2 针刺取穴 |
3 中药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 |
第二节 针药并用对脑出血模型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针药并用对脑出血模型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 |
1 文献研究 |
2 实验研究 |
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英文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附录二: 图片 |
致谢 |
(9)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对大鼠脑出血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与方法 |
(五) 实验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附图 |
(九)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10)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与分组 |
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方法 |
1.2.1 动物模型制备 |
1.2.2 取材及标本制备 |
1.2.3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
1.2.4 检测指标 |
1.2.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凝血酶对大鼠尾状核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托伐普坦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机制及铁离子对神经细胞的活力的影响研究[D]. 李雨菡. 西南大学, 2019(01)
- [2]甲酯化脂氧素A4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宋亚琪.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3]活血及利水中药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干预作用的研究[D]. 李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12)
- [4]经腹腔应用阿加曲班对脑出血后凝血酶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J]. 周中和,曲方,李晓秋,张景华,夏程,何凡,吕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02)
- [5]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凝血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J]. 惠卫宁,李向东,惠国祯,周和平,于晶,刘燕飞,王津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0(06)
- [6]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作用的研究[D]. 高山. 天津医科大学, 2008(12)
- [7]针药并用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陈瑞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8]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 张云,刘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12)
- [9]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对大鼠脑出血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影响[D]. 李秀娟. 大连医科大学, 2007(02)
- [10]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J]. 周中和,曲方,何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