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君山区人民医院儿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进一步探究经皮给药在治疗儿科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和补液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腹贴治疗手段。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36例显著有效,1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远远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8天,平均(3.1±0.24)天,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给药在治疗儿科腹泻中具有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患者以及家属顺应性好的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经皮给药;儿科腹泻;临床疗效;住院时间;顺应性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1-3],其发病率仅低于儿科呼吸道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排便次数增加以及大便性状改变,如果不及时给予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会导致患者营养丧失,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上常常用抗病毒等药物治疗,由于婴幼儿的身体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全,如果用药不当,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此外,传统治疗方案多需要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这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临床研究表明[4],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时,配合使用中药经皮吸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顺应性。本文选择医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经皮给药在治疗儿科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实验报道如下:
1.实验资料和一般实验方法
1.1 实验资料
本文选择医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6月~3岁,平均(1.6±0.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腹泻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病情等基础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5]:在患者入院后,及时为其进行降温处理,静脉输入一些电解质纠正体液电解质平衡。思密达,三岁以下患者每次服用半袋,三岁以上患者每次1袋,一天三次。对于不同程度缺水患者,采用不同补水方案,对于轻度缺水的患者,给予口服补水方案;中度或者重度脱水患者需要静脉注射补液治疗。
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案[6]: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经皮吸收贴剂,其主要成分为黄柏、山楂、黄连等。一天一次,每三天为一个疗程,每次要贴4-8小时。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实验临床疗效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即显著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每天大便次数小于或者等于2次且性状正常;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每天大便次数小于或者等于3次且性状正常;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其中显著有效和有效共同计入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用SPSS18.0软件分析,用( )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如果P<0.05,则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中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36例显著有效,1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中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17例显著有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具体数据见表1: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统计发现,实验组中患者住院时间为2-8天,平均(3.1±0.24)天,对照组中患者住院时间为2-9天,平均(4.2±0.24)天。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异(<0.05)。
3.讨论
腹泻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科疾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如果不及时给予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会导致患者严重的脱水和营养物质的流失,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婴幼儿腹泻主要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和补充体液治疗,但是由于婴幼儿身体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在选择药物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旦选择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反应,例如皮肤瘙痒、呕吐等。
中医理论认为[7],婴幼儿腹泻是因为脾虚湿胜,因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症下药,及时驱除湿气。例如中药制剂中的黄柏、黄连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皮给药已经成为临床上给药的一种常用方式,其具有药效持久,并且能以一个恒定的速度释放。此外,经皮给药可以避免口服药物时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主要成分的损失。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药物浓度从峰谷到峰底的突变,最大程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表明[8],在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腹泻过程中,辅助使用经皮吸收中药制剂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选择医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经皮给药治疗腹泻中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采用中药制剂经皮吸收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远远高于对照组中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76%,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经皮给药在治疗小儿腹泻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及其家属顺应好,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雪.蒙脱石散口服加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6例疗效观察[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12);9-10
[2] 刘增香,李文华,罗金凤.经皮给药联合药物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海峡药学,2015,27(9);196-197
[3] 全燕.中药现代经皮导入给药佐治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11(3);49-51
[4] 葛洋新.经皮给药佐治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4);577-578
[5] 徐薇.腹泻贴经皮给药佐治秋季腹泻疗效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9);436-436
[6] 盛爱棉.中医辨证结合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99-100
[7] 牛俊岩,张敬华,王艳芳等.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继发症状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4,(2);78-79
[8] 李岩峰.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1);113-114
论文作者:万艳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给药论文; 实验组论文; 儿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