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志愿者: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的角色建构_大学生村官论文

基层志愿者:到村任职大学生角色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志愿者论文,基层论文,角色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2013)04-0124-07

作为一种“嵌入”制度,大学生村官制度自实施之日起就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即制度客体的身份是什么?依据现行法律和制度,他们未被纳入公务员编制,也算不上法律意义上的村官(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所以“大学生村官”的称谓并不严谨,文中将其统称为“到村任职大学生”。事实上,到村任职大学生并不能“为自身的存在寻求到政策性依据与合法性支撑,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建构面临正当性的考验”①。因此,到村任职大学生角色的合法化应该是政策调整和制度设计的首要考量,只有弥合制度的缝隙、突破法律的困境,才能保障制度的长期推行。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身份这个核心问题,其他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或消解。因此本文以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构建为突破口,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到村任职大学生合理的角色定位是什么?二是如何完成这种角色构建?

一、角色困惑:到村任职大学生身份的尴尬

(一)到村任职大学生身份的内在规定性

通过对政策文本的阅读与解析,我们可以根据推行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初衷审视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身份特征和内在规定性。

第一是志愿性和公共性。李源潮在2010年指出:“应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要弘扬志愿者精神,做好吃苦奉献的思想准备,要运用所学知识和专长为农民服务。”②“国家将大学生到村任职岗位定位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是由国家出面选聘、公共财政负担的专项事业岗位,到村任职大学生和传统的‘村官’相比更应具有社会公共性与使命感”③。第二是基层性与关联性。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在村里,其工作内容、工作性质都具有明显的基层属性。到村任职大学生也是整合各类资源、将农村的多种发展要素连接起来的主体,包括连接党委政府和群众、城市和农村、高校和农村、群众与群众等相关要素。第三是动态性和发展性。到村任职大学生有定期的服务年限,如果在服务期满后符合条件并选择留任,其身份就转变为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基层干部。另一方面,如果到村任职大学生服务期满后选择其他发展方向,则不再具有这一身份。④

尽管在制度设计上寄望大学生弘扬志愿精神,扎根农村提供服务,发挥党政和群众、高校和农村之间的纽带作用,但事实上由于制度设计的不成熟、虚浮的社会风气和复杂的农村政治生态,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履职和成长受到严重制约。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和内在矛盾,使得其地位尴尬,在现实中引发了诸多矛盾。

(二)到村任职大学生身份的尴尬

当前,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身份由于没有政策上的依据和法律上的界定而呈现出“四不像”的特征:没有土地和当地户籍,不像农民;到村任职形式上属于空降,没有被选举权,不像村干部;没有公务员身份;已从高校毕业,不再是学生。新华网曾在2011年发起过一次网络投票,在到村任职大学生所扮演角色的讨论中,10000多名参与者中认为自己是“临时工”的高居榜首,认为自己是“潜在失业群”的人数排第二,而认为自己是“创业者”的仅占百分之五⑤,由此可见此问题的普遍性和紧迫性。这种身份尴尬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到村任职大学生在工作时没有名正言顺的底气,其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有时还会遭到村干部和村民的质疑。到村任职大学生自身缺乏合理的角色认知,经常处于迷惘和困惑中,不利于其个人成长和有效地开展工作。此外,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和存在的合法性,势必会影响到这项政策的持续进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进行构建显得尤为紧迫。

二、角色构建:服务农村的基层志愿者

1.角色构建的基本原理

黛博拉·梅杰提出了有效角色建构的六个步骤⑥,这为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建构提供了实践与理论衔接的可能性。根据她的理论,进行构建首先要定义角色的需求,即了解角色的所思所盼;其次是定义角色的位置,了解角色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集体中的位置;第三,客观把握角色构建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即将面临的困难;第四,建构角色。这一过程涉及角色对做什么,何时做,为什么这么做和怎么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避免过度扮演和角色冲突,并制定可预测的计划;第五,整合角色。一是根据需要拓宽角色的内涵,二是对其他相关角色的整合;第六,在必要的情境下进行重新构建。

美国社会学家萨金特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伴随着角色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首先要领会自身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了解这一角色承载的来自社会与群体的期待,进而在角色扮演中承担自己的义务,促进角色所处的社会结构的维持和发展。”⑦而角色的创造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和了解(也就是对一定社会期望的了解),这是开始阶段。第二,角色领悟。“这是一种视他人态度和意向行动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道并体验到他人角色的能力,这时角色扮演者与角色的情感融为一体,即进入了角色的境界。”⑧第三,角色行为阶段。即一个角色以怎样的行为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角色行为是前两个阶段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结合黛博拉·梅杰提出的有效建构角色的六个步骤和萨金特的角色社会化理论,在考察其适用性之后,本文提炼出到村任职大学生角色建构的总体策略(见下图)。

图1 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建构策略

2.角色构建的总体设计

项继权教授提出将大学生下乡纳入农村志愿服务的范围⑨,本文赞同其观点并将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界定为“基层志愿者”,角色建构的总体设计如下:

第一,角色需求。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需求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扎根农村基层,是发挥纽带与桥梁作用的政策客体,同时是党政机关和社会主义事业后备人才的选拔对象;在村干部和村民对其角色的需求层面,到村任职大学生应明确“助理”的角色和志愿服务的精神,发挥“政策宣讲员”、“信息传播员”、“民意调查员”和“促进农村变革与发展的力量”;到村任职大学生自身的角色需求虽然因人而异,但大多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提升适应能力以及对将来完成志愿服务之后实现更好的发展的期待。第二,角色的位置。从国家宏观政策指向上来说,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描述是“基层组织特设岗位”,并未将其纳入“村干部”序列当中。“大学生村官”的称谓实际上并非在政策语境中首先产生,而是一种媒体建构。国家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期待多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发展,建设基层民主政权和培养党政后备人才。相对而言,村干部和村民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期待更多且更为细化。除此之外还包括到村任职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期待,他们最终将综合多种期待的相互渗透和嵌套进行选择性认知。第三,角色掌握的可利用资源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到村任职大学生所拥有的角色资源可以分为政治资本、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其中国家的支持和政策保障是其政治资本;农村发展滞后和人才流失所推动的大众和村民给予大学生的道德性支持是社会资本;其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是个人资本。而障碍主要来自于到村任职大学生身份缺乏合法性和乡村熟人社会的介入困难。到村任职大学生知道拥有什么资源以及可能遇到什么障碍还远远不够,除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更需要争取外部资源克服障碍,因此后文提出从角色自塑和他塑两个方面具体建构角色。第四,可扮演的角色的构建。在这个阶段,到村任职大学生需要形成明确的认知:为国家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做,这样做的原因及具体怎么做。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要避免角色冲突,并形成一个可预期的、清晰的计划。第五,整合角色。在这个阶段,到村任职大学生角色建构的主要内容是与村委会、村党委干部和委员的相处与融合、争取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偏好进行考量,并在此过程中拓宽和丰富角色的内涵。第六,重构角色。如果“基层志愿者”的角色定位在适应性和综合绩效方面表现不佳,那么应该重新对到村任职大学生进行角色构建。

3.角色构建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将到村任职大学生定位为“基层志愿者”是当前学界提出的诸多对策中较为可行的设想。针对到村任职大学生角色尴尬和身份不正当的问题,学界提出了把到村任职大学生加入公务员队伍、通过修改法律将到村任职大学生划为村干部、将到村任职大学生转变为职业村官、服务期满后转变为农村社工、将大学生下乡纳入农村志愿服务的范围等对策。对于第一种对策,刘文慧等进行了回应:赋予到村任职大学生公务员的身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冲突,让其代表行政权力管理农村基层公共事务,那么行政权力本身具有的扩张本性将对日益衰微的基层民主产生冲击,也是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宪法的公然挑战;对于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化,户籍问题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同时因为“人情”偏好和经验不足,到村任职大学生很难得到村民的信任而被委以村干部职务,“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大学生村干部化断难成为一种持续性的制度安排”⑩;村干部职业化显然具有理想色彩,笔者认为其面临专业化的组织载体难以进行合理的定位的困难,并且职业村干部的组织和管理难度较大;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履职门槛较高,所以农村社工的对策显然不具普适性。因此本文赞成最后一种设想,即将大学生下乡纳入志愿服务的范围,只是这种设想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展开。在后文中笔者将就构建“基层志愿者”角色的可行性以及具体如何构建这一角色展开进一步探讨。第二,将到村任职大学生定位为“基层志愿者”符合到村任职大学生身份的内在规定性。上文已经提出到村任职大学生身份的志愿性、公共性、基层性、关联性和动态性,显而易见,将角色定位为基层志愿者,能有效促推其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扎根农村基层,提供公共服务,发挥纽带与桥梁作用。第三,将到村任职大学生定位为“基层志愿者”,有助于弥补现行政策和制度的缺陷。这种角色定位可以有效破除现在的法律障碍和身份尴尬;这种角色定位会加强大学生从事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一种由大学生群体逐渐向全社会扩散的志愿精神。另外,将到村任职大学生界定为“基层志愿者”,有助于制度的持续性和规范性,保障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基层。

4.角色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角色建构的可行性,本文拟从是否高效解决问题、有无实现的可能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此相对应,提出两个假设并加以论证。

H1:这种角色设定能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将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建构为“基层志愿者”能够使其在工作时名正言顺,增强其工作积极性,规避村干部和村民的质疑,促进不同主体对大学生产生更加明确合理的角色认知和期待,利于其有效地开展工作和实现个人成长。更进一步,明确的身份定位和存在的合法性会对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比之下,这种角色建构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势必推动问题的高效解决。此外,角色建构之后所产生的效益除了原始制度设计带来的政治、经济效益之外,还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弘扬志愿精神、强化参与意识,促进一个道德和文明社会的成熟,强化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础和保障,趋近治理与善治的理想境界。

H2:这种角色塑造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在理论层面,近年国内学界对基层志愿服务的概念、现状、类型、意义和发展走向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视域不断深化,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基层志愿者”角色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实践层面,“志愿服务实践领域不断拓展,日趋多样化,政府推动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升温”(11),这些都为角色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保障;在制度层面,虽然到村任职大学生角色的构建不能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实现,但相对于其他解决思路而言制度成本更低,只需要对现有政策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而不是“推倒重建”;在经济层面,将到村任职大学生界定为“支助型志愿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济成本并不会增加,没有财政方面的负担。由此可见,从“大学生村官”向“基层志愿者”转变距离并不遥远,操作亦非难事。

综上所述,在与其他制度设计的比较和分析中,“基层志愿者”的角色定位凸显出了更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应了国家的战略重点、农村和农民的现实需要,也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个多赢的结局。那么,这种角色构建应该怎样具体实施?接下来本文通过角色自塑和角色他塑两个层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三、角色自塑: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主体建构

(一)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认知:身份重识

在角色认知阶段,到村任职大学生要进行角色担当的选择性判断,包括国家的角色期待、他人的角色期待和自我角色期待。在国家战略层面,到村任职大学生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扎根农村基层,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志愿者;在他人层面,更多的是指村干部和村民对其角色的期待,明确“助理”的角色和志愿服务的精神,发挥政策宣传解读、信息传播共享和民意调查研究的作用,以自己的才干为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农民的进步和富裕贡献力量;自我角色期待因人而异,但不变的是到村任职大学生在进行选择性认知时必须对前两种角色期待进行重点考量并在其中寻求平衡,暂时的、功利性的角色认知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中来审视也许会变成最大的“不理性”。

(二)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领悟:精神重塑

根据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身份特征和时代特点,结合“基层志愿者”的角色定位,应将以下几个主题词作为重点进行精神重塑:第一是价值认知。首先要认识到服务和亲民的价值,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身负国家的重任和基层的期盼,要坚持把人民的要求作为首要任务,充分认识到服务和亲民的行为准则对农村、对社会、对国家和对自身的巨大价值,做高素质的农民代表;其次要做到沉潜,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难免会在生活环境和与同辈的短期对比中产生一定心理落差,当代社会中的功利主义和虚浮风气也会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心态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的就是沉潜的精神,做到目光长远,沉下心去扎根基层,了解社会。第二是志愿精神。大学生到村任职不能与民争利,不能以资源的争夺者的角色出现在农村挤压农民的利益空间。要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本事,升华自我,甘于奉献。志愿精神应当是到村任职大学生精神特质中最重要的元素。第三是政治使命。“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农村建设的重任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和担当。到村任职大学生必须认清自己的政治使命: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并且做好扎根在农村的准备,积极融入农村生活。

(三)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行使:行为重构

到村任职大学生要消除角色和身份困惑,适应农村的环境并在农村发挥作用就必须在角色行使的过程中转变行为。第一是提高实效。到村任职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如高校的智囊作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人脉关系、村内的自然资源等)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引领村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推动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型。第二是有所贡献。到村任职大学生要积极思考志愿者应该如何在农村作为,如何成就志愿者的光荣和梦想,用心融入农村生活。找到工作的主次,解决农民最关切、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在农村有所贡献。第三是长期服务。到村任职大学生要有服务三年、五年的精神和勇气,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挥洒汗水、施展能力,在此过程中自身接受锻炼,积累经验。此外,到村任职大学生服务期满后,是否继续从事农村工作不会有政策上的刚性约束,如果有长期服务农村的意愿,就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村民和村干部的认可,并通过一定的选举程序进行角色转换。从而更好地、更大程度地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和农民福祉贡献力量。

四、角色他塑: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制度建构

如何通过角色他塑让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做基层志愿者,能够服务一段时间或者扎根在农村,能够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前文的分析和对国外经验的梳理,笔者认为角色他塑应主要通过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来推动。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立足于当下的实际并寻求合理的理论支撑,即结合角色社会化理论,通过制度链的设计来实现角色他塑的目的(见图2)。其中制度链条的开端旨在强化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认知,使其对国家期待、他者期待和自我期待产生正确认知,并愿意去农村服务;链条中端旨在深化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领悟,进一步拉近与国家期待和他者期待的距离,使其完成角色技能,并重点通过角色体验决定服务一段时间或者长期扎根农村;链条终端用以激励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行使,使其在行动中积极履行“基层志愿者”的角色义务,并通过改变农村的实践丰富角色内涵。

制度链中的开端、中端和终端并不是单向的,其中存在三条回路,即中端—开端、终端—开端、终端—中端,与此相对应的是角色构建过程中角色认知、角色领悟和角色期待的相互关联和回应,其实质上是一个多向度、动态性的过程。制度的回路设计可以推动到村任职大学生通过角色领悟和行使进一步强化角色认知,在国家期待、他者期待和自我期待中找到更好的平衡,并将这种认知最终转化为实际行动。

图2 角色他塑制度链

(一)建立引导宣传机制和帮扶引导机制强化角色认知

1.宣传引导机制

首先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尤其注重引导大学生对于农村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使整个社会形成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和乐于奉献的风气,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志愿精神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次要加强对农村和社区具体工作的介绍,使社会各界和高校毕业生对农村和社区工作有一个综合的了解,避免心理预期过高或错误理解;再次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工作定位的引导;最后还要加强对到村任职大学生模范的奖励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和孵化作用,充分运用媒体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当然关键还是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策指向。因此,宣传引导机制的设计应做到高校和社会联动、媒体和政府协同,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工作定位。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机制强化他人对“基层志愿者”、“基层志愿者”对自身的角色认知。

2.帮扶引导机制

“基层志愿者”刚刚进入农村从事社会服务,社会阅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应建立村干部、乡镇领导和县级机关帮带、帮教、帮扶和联系的制度,帮助到村任职大学生切实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逐步建立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帮带责任制,着力提高“基层志愿者”的政策法治观念和实际办事能力。此外,要特别重视对“基层志愿者”创建富民项目的支持,通过实施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等途径帮助他们尽早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能人。

(二)建立专业培训机制和规范管理机制深化角色领悟

1.专业培训机制

首先是志愿者工作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训,通过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和相关实践,使到村任职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基本原则、任务和对象的认识更为明确,培养其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职业精神;其次是有关农村工作的相关培训,在农闲时期或者定时组织开展到村任职大学生业务培训,组织考察学习,搭建工作平台,促进经验交流,做到在实践中强化学习动力,在培训中增强实践技能,使大学生增强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信心和能力。“各地政府则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市县两级组织实施好培训工作。”(12)专业培训机制的设计同样要做到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对应的综合性和持续性,使到村任职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感知和理解与“基层志愿者”的社会地位有关的权利、义务以及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2.规范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设计应主要从选任和出口渠道两方面入手。到村任职大学生的选聘和任用,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科学、严谨和透明的选拔和任用程序,遴选出真正有才能的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一是选聘时结合基层需求,统一分配选聘指标和上报选聘方案,明确当年所需选聘人员的学历、专业等方面的要求;二是对大学生的素质进行综合考察,增加面试程序;三是尝试选择有基层服务意向的在读大学生到指定农村进行实习,将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作为日后选聘的参考,并在此过程中提前发现和培养人才。在聘用上,首先要遵照“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原则,综合考察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任职意愿和基层需求;其次是鼓励选聘生回原籍农村工作,以便尽快进入角色,回到家乡大显身手,扎根农村;三是要努力做到专业对口,使其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入对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和精神的考察,确保其下基层后真正达到“基层志愿者”的志愿和服务两方面要求。在出口渠道的疏通上,暂且遵照现有规定执行,即选任村干部、定向考录公务员或选调生、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引导自主创业和支持继续学习等。其中选择创业的“基层志愿者”应该领悟到创业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致富。通过专业培训和帮扶引导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助推到村任职大学生进行角色领悟,即快速融入角色,完成角色技能,拉近与国家期待和他者期待的距离。

(三)建立公益考评机制和双向激励机制激励角色行使

1.公益考评机制

建立规范的“基层志愿者”监督考评体系,针对当前到村任职大学生的管理现状和角色构建的内在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公益评估,强调服务。到村任职大学生在角色行使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其自身的公益价值;二是分期评估,循序渐进。大学生在基层工作中的实践和成长可以分为适应期、成熟期及发展期三个阶段,是一个适应农村和融入基层工作的渐变过程,开展绩效评估应在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以形成更系统的、可对比的评估结果;三是重视过程,强化监督。将考核结果和平时监督相结合,在注重结论性评价的同时发挥监督工作的引导作用,适时对其提出工作上的改进建议,提醒其规避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偏差;四是全面评价,客观透明。考评主体应该实现多元化,包括上级党委、村级“两委”和当地群众,分别确定考评主体的不同权重,用全面评价来保证结果的公正和客观,结束考评后应及时公开结果、建立业绩档案。

2.双向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是发挥角色效用的关键,韩国根据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时间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政策优惠,这种做法对我们不无启发。在考评结束后要善于运用考核结果,保证奖惩分明、公正合理,建立起正反两个方向的激励体制。正向方面,优先将考核优秀的“基层志愿者”发展为党员,优先考虑正式进入村干部序列,将业绩和待遇有效衔接;建议把反向激励和退出机制结合,对工作不积极、业绩不显著和群众不认可的“基层志愿者”予以警告整改,将工作能力差和提升空间小的直接淘汰退出。通过公益考评机制和双向激励机制的优化和设计,使“基层志愿者”在角色行使的过程中丰富角色的内涵和意义,并不断进行角色的调适,使其发挥自身的最大效用,在角色期待的选择性认知中适当向国家期待和他者期待倾斜,达到制度实施的理想状态。

本文通过研究形成如下结论性观点:第一,当前到村任职大学生身份尴尬的问题非常突出,并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持续进行和健康发展,构建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角色非常重要且极为紧迫。第二,将到村任职大学生定位为“基层志愿者”,符合到村任职大学生本身特征的内在规定性并且有助于弥补现行制度的其他缺陷,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制度设计。第三,实现到村任职大学生“基层志愿者”的角色构建,需要从角色“自塑”和角色“他塑”两个维度出发,但前者是基础,是角色构建能否实现的关键。最后,角色他塑主要是通过制度链的设计来实现的,链条开端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和帮扶引导机制强化角色认知,链条中端建立专业培训机制和规范管理机制深化角色领悟,链条终端建立公益考评机制和双向激励机制激励角色行使。制度链的开端、中端和终端之间存在三条回路,其实质上是一个多向度、动态性的过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将到村任职大学生定位为“基层志愿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构建,与当前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相似之处,应该在制度设计的时候注意借鉴和引用,做好政策衔接,同时规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制度中的缺陷。同时,二者在选拔过程、服务内容和奖励制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应注意区别对待,使这两个制度安排相互补充。

①⑩刘文慧等:《困境与出路: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载于《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5期。

②李源潮:《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载于《中国人才》2010年第3期。

③《大学生村官——角色的深层解读》,《镇江日报》,2009年7月22日。

④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72-73页。

⑤庄文石:《身份尴尬的候鸟——潍坊大学生村官生存状况调查》,新华网(http://www.sd.xinhuanet.com/wq/2011-04/15/content_22534509_1.htm)。

⑥Debra A.Major,"Utilizing Role Theory to Help Employed Parents Cope with Children's Chronic Illness",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Theory & Practice,Vol.11,Number 5,2003,pp.58-67.

⑦⑧张睿:《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建构的个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9、37页。

⑨项继权:《论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志愿服务——兼论大学生下农村基层的政策创新》,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11)高勇:《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走向》,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8页。

(12)杨振海:《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性思考》,载于《江汉论坛》2010年第6期。

标签:;  ;  ;  ;  ;  

基层志愿者: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的角色建构_大学生村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