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管理工程中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项目管理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促进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稳定性的提高。这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建筑管理;安全问题;项目管理;分析
1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国家作为立法者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在建筑工程中,基本上所有的建筑企业均会遵守法律及国家的安全禁令,按照法律的约束性进行安全管理,但也存在着个别建筑企业利用法律的不完善,钻空子,进行违规操作,使建筑项目达不到国家标准,不利于质量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由于国家对建筑项目的立项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也导致监管力度的不足,所以,在建筑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人员的安全觉悟不高,不能及时对个别危险施工操作进行及时的处罚,形成了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情况,使得安全管理出现不充足,不到位。
1.2建筑企业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存在的问题
1.2.1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这句话表明了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当前少部分建筑企业对建筑安全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所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安全监督。其次,在个别建筑工程中,企业领导往往为了工程的进度而降低了安全监督力度,形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1.2.2安全监管不到位
在每个建筑施工队伍中,有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但是此类部门在监督过程中,总是抱着“做样子”的心态,工作过于形式化、片面化,造成了安全监管不到位的态势。且部分建筑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不认同,总是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较为危险的施工操作,且在政府监管部门或者施工专业安全管理部门发现后,对其处罚力度不够,放纵了安全监管不到位情况的持续滋生。
1.2.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建筑工程中,有较多的施工技术,且每项技术均有着相应的安全施工方法,如在进行高支模搭建的拆解过程中,需要按照先装后拆,从上到下的原则进行拆解,但是需要使用混凝土试块来检验混凝土的相关指标、凝固状态及程度,但是在发现混凝土未凝固后,依然坚持拆解高支模,那么可能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另外,工作人员能在进入工地之前,需要佩戴安全帽及穿工作服,但是在当前看来,现场安全员在发现未佩戴安全帽的员工时,并未对其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而是草草了事,造成了安全生产把关不严的问题,且不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1.2.4安全投入不足
在建筑施工之前,安全部门应当按照标准配置向员工发放安全设备,主要包括安全帽、安全防护服、培训、安全资料等,但是个别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安全投入方面的不足,不利于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建立。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突发情况,并且会由于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不足,造成更严重的人身伤害,极大地损害了建筑企业的形象,给建筑企业后续的安全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1.2.5教育培训不足
在建筑施工队伍之中,除原有的员工之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招聘更多的施工队员,据当前情况来看,一般是农民工。建筑企业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缩短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时长,虽然部分正式员工具有正确的安全意识,但是大部分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较容易出现危险,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情况来看,出现意外伤亡的主要是文化知识浅薄、安全意识淡薄的农民工群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项目管理的对策
2.1国家作为立法者和监督者应采取的对策
法律具有强制性,已经推出,必须遵守,否则会被依法处置。对于建筑企业中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国家作为立法者,应当完善建筑安全法律体系,细化安全管理条例,提高处罚力度。其次,要提高建筑人员伤亡的赔偿力度,在出现施工人员意外伤亡的情况后,建筑企业要增加赔偿金额,从根本上促进建筑企业的安全施工。政府作为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教育,让安全监督人员提高安全思想觉悟,加大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另外,政府安全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正己身,杜绝收受贿赂,弱化管理职能,加强监督职能,为建筑质量的提高与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进步提供助力。
2.2建筑企业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应采取的对策
2.2.1提高领导者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领导者对建筑施工有着发号施令的权力,施工中的一切状况均需要向其报告,在安全施工方面,领导者首先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不仅能够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监督,还能监督领导者的安全培训,让领导者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其次,要在安全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权,如果某项施工方案在安全方面不达标,安全监督部门应当对其进行否决,坚持“以人文本”的安全原则。
2.2.2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
一切安全管理措施均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所以,加强作业现场、班组安全责任管理与控制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在过去,安全管理过于形式化,“做样子”的情况较多,当前应当分级、分区域进行安全管理。在施工区域附近,建设专门的安全监管点,一项工程中有许多个小区域,在每个区域中均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点,配备有资格证的专职安全员,提高实时监查力度,另外,还要分级设立安全监督部门,让安全管理更贴切,更严谨。
2.2.3提高安全管理投入
在施工开始之前,安全监督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标准为每一名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头盔、安全绳等,建筑企业应当加大对安全方面的投资力度,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用品,提高工作人员突发情况时的安全防护能力。
2.3加强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质量的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建筑行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作为施工企业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竞争实力,就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既要保证成本的管理还要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科学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有利于施工工程的施工效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实施质量管理提高工程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2.4项目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还是成本的管理,这是决定工程施工整体效率的关键。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的变化非常快,施工企业如果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就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而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的实施既可以保证造价工作的控制,还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期的提高,确保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也需要对应的审核,从而提高工程的科学性决策,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一项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需要管理人员正确的决断与分析,利用造价的管理控制,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创造提供很大的帮助。
3结语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安全事故,使建筑行业成为了危险度较高的工作,形成当前危险性较高的原因有多种,本文从国家与建筑企业的角度进行了问题的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安全施工方案,加强项目管理,希望可以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献出绵薄之力,确保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鸿伟.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1.
论文作者:王雄1,王慧志2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情况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