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发电、防洪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推动我国工、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水利资源的有效合理分配和利用提供了机会。但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面性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对水利建设为我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正确看待,既要承认水利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还要承认水利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文中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息息相关,兴建水利工程大多需要对河道等进行改造,极易对其水文环境造成影响。一是水利工程通过截流等进行施工建设,致使靠近河坝的水流量增加,对河流的水流速度产生影响,导致下游流速减缓,泄水量减少,下游地区河流在枯水期水流补给缓慢,延长了枯水期;二是水利工程水文条件的影响,通过对河流上游进行堵截放行来调整河流流速及下游水量,日积月累会使上游水位升高,下游水位因水动力的变化产生下降甚至断流,导致一些池塘或湖泊等因水源缺失而干涸;三是水利工程对水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在河流上游的建造使得水速产生变化,水流由动水变成了静水,水温也随之改变;四是施工过程中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也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将大量施工垃圾倒在河流中,破坏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导致河流水质浑浊,甚至可能因常年污染物质沉积而使河流中含有大量的有毒危险物质,威胁河流周围居民的安全与健康。
1.2对气候和局部大气的影响
水利工程会对局部的气候包括降雨、气温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对河道的改流将使区域生态水循环发生改变,使与空间的接触面在工程区域因人为的干涉由陆地转变成了水面,从而改变了该地区的空间能量转换方式,导致空气中水分增多,空气强度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将会增高。另外,水利工程建设对大气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我国普遍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1.3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周边地区水流速度减慢,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引起沼泽化等问题。生态循环将会减少土壤中的含氧量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该地区农作物的种植;植物生长环境也会因沼泽化而过分湿润,产生植物的衰败,甚至会引起该地区整体环境的衰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发展。
1.4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易使周边土地在长期湿润状况下发生地质疏松,导致土壤稳固能力降低,在暴雨等恶劣自然天气的影响下较易出现塌方及滑坡等灾害事故,严重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此外,一些较大型的水利工程蓄水能力较强,蓄水较多会使该工程区域岩石因不断增大的水压而产生破碎,将会引起地壳不平衡甚至地震。
1.5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水利工程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水位升高、土壤沼泽化、湖泊池塘干涸等,进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居民将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从而不得不选择移民。若出现大量移民,则会对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对当地居民的交通出行、森林生长状况和古建筑、文化的保留和维护带来影响。
2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行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所讨论的生态环境方面,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文的发展都有着显著地影响。因此,人类在对水利资源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在间接的受到改造对自身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需要特别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建立相关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相关施工设计组应事先根据水利工程修建地的生态环境对水利工程修建的利弊权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到因地制宜的规划,尽可能的将水利施工建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小。对于水利施工所造成的水利移民项目,需要制定完善的移民政策,使水利移民也能够享受到水利设施建设后所带来的各方面的效益。在施工期间,要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强调和宣传,保证施工过程中尽量降低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建设完成后,要尽快对建设期间破坏的植被进行修复,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2将生态保护意识落实到各个方面
在进行水利设施建设时,需要把生态保护意识落实到生态建设中的各个方面中去,以生态和谐的理念做指导,保护动植物原有的栖息条件不受污染和破坏,降低建设过程中所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概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后续环境影响监察和反馈模式,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环境变化进行跟踪调查,便于对环境不良影响的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至最小。
2.3采用环保建设材料和新兴环保建设技术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建设技术,并对原有的技术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作为借鉴,根据我国具体环境特点,进行调整和改造,创造出适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保护建设方案,进行合理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使用环保施工材料,降低施工污染。
3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1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水利施工的管理制度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特别注意在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除了对材料的质量要严格要求外,还要严格的控制材料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所以在施工时就要使用一些绿色环保型的材料。另外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向外界环境排出一定的污水,所以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处理,在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之后才能向外界环境排放。最后施工单位要建立并完善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馈系统,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及时的对工程中一些不合理操作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有效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3.2完善对施工中的监督与控制工作
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建设队伍,所以这就需要向他们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中存在污染环境的队伍要及时的制止,并根据相应的规定给予该建筑队伍一定的处罚。另外对于已经排放到外界的污染物要进行二次检查,如果存在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染物,要及时的回收再处理,使其能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保护当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3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隔离带
为了更好的使水利工程发挥出应有的职能,有效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建设中和使用中对于当地居民的影响,就需要在工程周边建立相应规模的生态保护带,进而有效的隔离、缓冲并降解水中的一些污染物,为水库中的水质做出一定的保障。另外采取这样的保护措施,既有效的绿化了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又保护了生物品种的多样性,还有利于当地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并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定量的就业岗位,有力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生态保护隔离带对于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一定要做好水利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和谐的水源生态系统的建立。并且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价机制,及时对周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和解决,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南.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4):29,41.
[2]张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8):185-186.
[3]胡春祥.简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1):6-7.
[4]蔡松年.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09):45-47,65
论文作者:贾秋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环境论文; 河流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