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 广东 陆丰516500
摘 要: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对其舞台表演艺术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戏曲舞台表演艺术展开了研究,详细介绍了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虚拟性及程式性,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戏曲;舞台表演;虚拟性;程式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不断进步,戏曲作为我国传统的舞台艺术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传播。戏曲舞台表演是一种具有虚拟性和程式性的艺术形式,演员可以通过虚构、假定的虚拟化表演手段来表达情感,同时戏曲舞台表演的动作也是具有程式性的,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提炼出来的程式。基于此,笔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1.戏曲舞台艺术的虚拟性
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是基于舞台情境和不同角色的改变而转化的,而这一变化是由演员表演的一种特定的表演展现的。因此,中国戏曲表演有极大的自由创造天地,并表现出与西方戏剧完全不同的虚拟性。这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传统,也是东西方艺术的巨大差异。
在戏曲的编排和表演中,有一整套的程式构成表演艺术的艺术运动,这也决定了戏剧表演的性质。例如,在戏曲表演中,打开门,上下楼层等生活方面的表演,都采用虚拟的表演方法。此外,在戏剧表演中,经常会出现用鞭绳来代表马匹,用桨来代表船帆的现象,使用虚拟动作和道具来触发观众的想象,使观众通过这些舞台动作与真实内容的生活相关联。但虚拟动作必须准确恰当,否则会让人觉得虚假,只有正确使用虚拟化功能,突出演员的动作,才能让观众感受生活的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真正完美的戏曲表演主要来自演员的细致逼真的动作,戏剧表演的虚拟性会使得戏曲表演更加生动和具有丰富的美感,不仅有助于建立生动的人物形象,也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2.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程式性
程式性是中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征,任何形式的戏剧表演都必须遵循相应的程式,不能以自然的形式出现在戏曲舞台表演中,从而使戏曲表演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戏曲以自然素材的形式在实际演出中,必须按照相关审美原则进行总结、精练、变形等过程,以严格的规则和独特的节奏来演绎戏剧素材的自然形式。在戏剧舞台表演中,不同的行业表演的程式具有一定的表现界限和要求。例如,武生和武旦的表演应该是强壮有力的。花旦则要表现得天真活泼;青衣应该稳重庄重;小生则是应该温和、优雅。这都体现了戏曲程式化和标准化,也是实际生活等各方面的语言、心理、运动规律的变换,最终通过程式化的内容,出现在舞台上,为戏曲观众带来具有独特韵味的表演。
舞台上表演的戏曲演员的表演,都是经过在舞台下长期严格训练后表现出来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有些日常生活细节看似平淡、简单、平凡,但都被浓缩在戏曲舞台表演上,一举一动都是非常讲究手、眼、体、法、步的运用和积累,所有的表演风格,都有具体的、需要准确到位的程式;所有的演出都要按照他们自己的程式来进行。这种表演的程式是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中最重要的。
戏曲所谓的“程式性”是由戏曲演员在各自生活中的经历衍生而来的。它来自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人物。因此,它是复杂多变的,从平凡的生活中来,又到平凡的生活中去,是“艺术表演的规则”。戏曲舞台表演艺术是一种归一化的生活模式。这些包括一般的动作和一般的生活,如行走、开门、上楼、骑马、坐轿、饮酒、睡觉等。还有婚礼、葬礼、祭奠等仪式内容。他们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不完全约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提炼和总结,发生“蜕变”的过程,戏曲艺术大胆使用夸张、变形、虚拟和等一系列的手法,使得在舞台上的表演达到最高的领域。
戏曲表演的程式,不仅限于一定的角色,而是根据不同行业的角色和角色的分配,各自在舞台上有自己独立的规定性表现形式。同时还具有互动性,如在人物和人物之间也有相互作用,群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或者对抗的场景。例如,一个老生的出场,总是伴随着他的职业所规定的步伐,以及“理髯”“亮相”等规定动作。除了行当不同的角色人物表演,人物和群体之间的互动等,也是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常被称为“一棵菜”,从而达到了“满堂彩”。所有这些都是戏曲中的“规定”,所以它们被称为“程式”。
3.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舞台表演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是以唱、念、做、打等动作为核心表现出来的戏剧形式。由于舞台空间以及道具的局限性,常常需要采取虚拟的表演手段来表达戏曲情节,同时还要结合程式性的表演动作,从而增强观众的观感体验,提高戏曲表演的感染力,让观众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J].刘玉.戏剧之家.2016(09)
[2]戏曲艺术审美的程式化与虚拟性[J].王娟娟.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论文作者:沈伟英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戏曲论文; 程式论文; 舞台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艺术论文; 戏剧论文; 动作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