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主体结构的必备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主体论文,编辑论文,能力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333(2002)06-0117-04
学报编辑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活动,也是一个精神产品物化的生产过程。其产品质量取决于编辑的知识积累、理论素养、文字水平、实践能力等基本素质,取决于主体的智能结构优劣。学报作为信息载体,决定了编辑工作必然以信息为重要资源,并表现为信息的辨识、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控制过程。同时,也实现了编辑主体智能结构的调节。21世纪,编辑主体智能结构受到猛烈的冲击。各种新学科的涌现,多学科纵横合流,带来了众多的新理论、新概念、新观点、新方法,而这一切又往往首先在学报上得到反映。无疑,这与编辑主体的知识与智能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是一种对编辑能力的挑战,也是编辑施展才华的机遇。编辑的主体智能结构,应当是一个健全而合理的系统结构,它主要由评价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等诸要素构成。
一、评价能力是编辑首要的必备哲学思想
作者的稿件数据进入编辑的头脑,首先总要生成“采用和不能采用”的信息,这种鉴别和判断的把关行为就是评价能力。评价能力贯穿于整个编辑过程,只不过有强弱之别罢了。一般来说,评价能力表现于编辑审稿环节居多,这把“杀手剑”就是编辑权力呈现的威力,因为它是决定一篇稿件是否进入传播系的“通行证”。评价能力是编辑职业的一种必备哲学思想。古罗马皇帝奥勒留有句名言:“在人那里,判断力量是最主要的力量。”评价是阶级的评价、社会的评价。社会主义的学报编辑的评价,要代表社会、人民大众的利益,要根据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法规、编辑方针和办刊宗旨,从政治思想、科学学术和技术规范等方面对稿件进行价值分析、价值判断、价值评价,从而对评价对象进行“辨章清浊”的理性认识。
如前所述,编辑的审稿是决定稿件取舍和修改的评价能力的集中体现。高等学校学科齐全,专业众多、科研力量集中,学报编辑所面临的稿件有信息含量多、学术性和理论性强的特点,其对问题的阐述,甚为殊异。面对各类稿件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择优采用,编辑见仁见智,在所难免,但稿件的取舍反映编辑的价值观念,反映了评价能力的差异。稿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不以编辑的意志为转移,其评价活动只能从稿件的实际出发,并非随其嗜欲,而是看稿件的取材是否真实、准确,理论是否正确,学术、技术是否先进。其中,评价稿件“发前人所未发,证前人所未证”的创造性,是很困难的,需要切实的功夫。编辑如果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评价创造性的能力就会窒息。一般说来,“新”是一切稿件的生命力,是其价值之所在。但“新”毕竟难以用精确的数据或准确的规范加以界定,而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因此,这种评价活动需要编辑依据个人的整体知识、经验来分析和概括。不徇私情,以质论稿,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清人李沂说,“盖做诗先问是非,后分工拙。”做诗有标准,编辑的评价创新的是非问题也有尺度。要求编辑必须按创新标准评价稿件,不能采用严重重复前知识成果的稿件,或删除稿件中简单重复已有知识的内容。创新性就其本质来说,是与时效性相一致的。学术稿件的时效性是指稿件对社会和读者产生的影响而言,新鲜感越强,时效性就越强。学报内容是否新颖、鲜活,是评价学报价值的关键因素。学术上的创新,又必须建立在已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继承已有的知识成果。缺乏知识基础继承去创新,很可能是重复的创新、幼稚的创新。发现稿件科学的创新,固然是编辑评价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切记这并非惟一的评价能力。编辑物化的精神产品,还要看稿件是否存在政治上正确性的问题,即是否符合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是大非问题。学术稿件政治性倾向,渗透很深,应谨慎评价。政治、学术的“是非”问题,位置不能颠倒,不能混同。学术观点上“新”,如果与编辑评价产生距离,应按照“双百”方针来评价。另外,李沂说的“工拙”,是指稿件是否充分有力、结构是否严谨合理、语言是否精炼准确等编辑加工方面的问题,这三个切入口也是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评价能力。
二、自学能力使编辑的知识不断更新,是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的保障
一个称职的编辑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生活阅历和熟练的文字水平,这是当一名称职编辑的重要条件。正像语言学家吕叔湘说的那样:“实际上当一好编辑不见得比当一个好教授容易些,从某个意义上说还要困难些。”针对编辑是“杂家”,他又讲:“编辑同志接触面是很广的。哪一位编辑都不可能像百科全书那样,样样都懂,但确实需要相当广博”。他将“好编辑”同“好教授”相比,是说编辑要有精深的知识;针对“杂家”说编辑“广博”。的问题,是讲编辑须要有知识的广泛性。那么,精深的知识的广泛性是怎么获得的?固然不是一步到位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是个高起点,必须经过实践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深化,继续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充实,增加知识含量的储备,才能不断知识更新,达到精深知识的广泛性。自学是培养精深知识广泛性能力的“学校”。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学报编辑一般都是人数少,一人负责几个学科的编辑工作,而且有的学科之间跨度较大。如果只用已老化的理论知识编辑你所谓长项学科的稿件,稿件里疵点也不易看出来,只能做表面文章,只能就稿改稿,稿件的“闪光点”也不会发光。如果对学科专业掌握不透彻的稿件,只能是作者的稿件“加工”编辑了,失去编辑的意义。因此,自学能力是—种编辑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生成之后而达到精深、广泛的能力。编辑出版学报作为精神生产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编辑除了有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编辑学知识,而现在学报编辑系统地学过“编辑学专业”的人却很少,且对此不够重视,显然是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一种缺憾。现代编辑要应用计算机、外语进行快捷地编辑工作,若没有自强、自立的精神,强调客观理由而自暴自弃,肯定被淘汰出局。我们应牢记高尔基的话:“学报应该比作家懂得更多,而且应当不断地钻研自己的业务”。为此,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精读泛读相结合,摘录与索引相结合、系统与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用较少的时间,较快地更新知识,掌握自己熟悉的知识,成为精通编辑业务的“专家”、拥有广博学识的“杂家”,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代同步,适应学报编辑工作需要。
三、科研能力是锻造编辑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人做嫁衣裳”是编辑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做不好编辑工作。但不能忘记,“打铁要腰杆硬。”凡是与学报编辑工作有关的专业,都要在专业内不断捕捉最新的材料,深入研究,提高专业水平;作为一名好的编辑,不但要为他人修改加工稿件,而且自己也要出成果,从这点来说,不搞科研的编辑不是合格的编辑,优秀的编辑必然是名作者。这就是鲁迅说,“广然后深,博然后专”的途径。广博的知识面与纵深科学研究,逐渐达到博与专合一的专家。1988年教育部办公厅文件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报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这个文件不仅是对学报归属的界定,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科研的要求。学报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编辑出版的刊物具有学术理论性,对社会和读者影响很大。这些决定了编辑的任务,一是办好刊物,提高学报的质量;二是钻研业务,开展学术研究。办刊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共同提高。目前,学报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偏颇,部分人认为“搞不搞科研都一样”,科研的氛围不浓;在学报的队伍建设上也缺乏鼓励的措施。实际上,搞不搞科研大不一样。如国家、省立项的课题,从立项、项目实施计划到结题的全过程,要统一策划、周密安排。解决课题中的每一个细节难题,都需要艰苦的努力。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都有这样的考虑:如要立项,首先应考虑这个选题有什么科学意义和社会应用前景;了解这个选题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这个选题的学术特色、立论依据以及创新之处;还要考虑它的效益、研究方法和路线,等等。从编辑实践来看,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报编辑的业务是一致的。通过学术研究实践,编辑在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和校对过程中考虑问题更加全面、细致,尤其在选题、组稿和审稿环节考虑更加到位。同时,有的作者是很有成就的学术理论工作者、名流学者、专家,他们的稿件一般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理论深度,如果学报编辑对本学科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就根本无法对稿件做出正确评价。另外,由于编辑亲身体验到搞科研的甘苦,他们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从而增加了编辑与作者更多的沟通。事实说明,研究能力是学报编辑自身一项基本建设。
学报编辑的研究活动,首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一个与编辑工作相关的专业课题。逐日在专业领域的深处探索,通过自己领悟的前沿信息,独立地进行精神创造活动,是编辑全面扩充知识、锻造编辑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表达能力是检验编辑加工的重要标准
这里说的表达能力,是指学报编辑对稿件表达形式进行加工的能力。
从表达工具来说,目前表达分两种,一种以笔为工具对稿件进行加工整理,是学报编辑传统的笔头基本功,也称笔头表达能力。另一种是掌握计算机的编辑,告别了笔和纸,实现了人机对话的表达方式。虽然与传统加工整理稿件方式要加工整理的内容没有区别,但是人机对话的表达方式可以快捷、整洁地调整稿面,为终审、校对、出版等环节创造了条件。显然后种表达方式处于优势,是现代编辑一个必备的特征,是取代传统表达形式的必然趋势。
从结构上,表达能力就是编辑将已选定的稿件,对其结构进行雕琢表达的工作。总的来说,审读稿件布局是否合理、分论点是否支持总论点、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文理是否通顺、词句是否精当,等等。编辑稿件表达能力,主要采用删、改、增、移四种手段,是改善和优化稿件的基本方法。删,就是删去与表达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或根本无论证作用的内容,使论点和论据更有亲和力,主旨更明确。大幅度的删,一定要提出删去的理由和意见,让作者自己删或征得同意代为斧正,不能违反著作权的规定;改,就是矫正字句的舛误偏颇,使之论证更精确鲜明;增,就是增字和增句,补其微弱,使之服务于阐述的事实;移,理顺其错杂淆乱,使其严谨贯通。一篇成功的稿件,很难一挥而就,一字不易;即使是名家、专家,稿件写成后也要反复琢磨,不能以“文责自负”为由而放弃修改。列·托尔斯泰强调:“应该在同一个地方修改十次,二十次”。对于作者这样,对于学报编辑的修改何尝不是呢。清人李沂在《秋星阁诗话》专论中说了一条重要规律:“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为珠玉。”编辑所以要对稿件进行修改加工,目的在于帮助作者调整结构,删除错讹,弥补疏漏,改造图表,核对引文数据,统一名词术语,修订标点符号等,这是一项细致而繁重的稿件质量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稿件内容表达力,改善表达力的外化。改章难于选篇,善作不如善改,确实如此。
但必须注意,学报编辑的表达能力不可忽略对作者的伤害。应树立编辑与作者地位平等的观念,对作者的稿件只能提高,不能动其筋骨,应保持原稿的风格和个性。当编辑风格与作者的风格发生冲突时,编辑让位于作者,这才是“琢玉者的技艺”,最见功力之处。改形不改神。这种表达能力是对学报编辑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理论水平、文字能力以及编辑经验是一个全面的检验。这种表达能力才算具备了应有的本质内蕴。
五、社交能力是编辑通联工作的一个硬性指标
高校学报编辑不像出版、报社和广播电视传媒体那样重视通联工作。原因多种多样,有高校办刊的读者对象问题,也有学报在学校的地位、体制原因,也有学报内部的认识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主要体现主办单位及编辑人员在对办刊方针、宗旨的消化方面的改观。从实践中逐步理解编辑与作者都是传播主体的观点,已清醒地认识到编辑与作者是鱼水的关系这条道理。没有优秀的作者就没有学报的质量,没有一批优秀的作者学报就没有构建品牌学报的支持力量;已清醒地认识到编辑与读者、社会的关系,不了解社会和读者的需求,无的放矢,办刊就是盲人摸大象;已清醒地认识到编辑与编辑的关系,团队精神在办刊中的旗帜作用;已清醒地认识到编辑与其他精神产品有关部门的关系,对提高学报质量举足轻重。主办单位领导亲自到学报现场办公,与编辑一起谈提高学报质量的对策,从而提高了编辑搞好通联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编辑社交活动的开展。
社交是人的社会性的反映,是人类五大基本需要之一。在社交中,人的本质才能得到体现,人的价值才能得到肯定,人的行为才能获得动力。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功能是传达信息,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开拓信道、联络同行、团结作者、了解读者等方面。其内涵就是善于调节精神产品与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信息输出与信息反馈之间的关系、精神产品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具备了调节这种关系的社交能力,便能使学报与整个社会网络形成双向的、互惠的、积极的协调关系;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维系心理平衡,形成健康的心理气氛,建立起稳定的工作秩序。
人之为人的特性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这决定了学报编辑智能系统的丰富性与多面性;引起智能因素,又贯穿着或凝聚为创造能力,这是学报编辑智能结构的本质所在。整个智能系统必须通过创造能力的外化而获得并体现出系统功能。由此可知,学报编辑不可能凭借任何单一的智能因素去完成自己的生产活动过程,而必须依靠各种智能因素的综合效应。
上述各种关系的智能因素固然均有其相应规定性,因而也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们作为人的心理素质而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共处于一个结构系统之中。从协同学观点看,这个系统当然不是各种智能因素机械的静态相加,它作为一个非平衡的自由组织,是通过智能诸要素之间的协同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动态有序结构。这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变量的立体网络型认识体系,是各元素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维持能量、物质与信息流通的功利行为系统。它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协调性与运动性。这种系统特征表现于各子系统纵横连结、多向发展的运动过程。
学报编辑的通联工作决不是简单的信息活动,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创造性精神生产的一部分。任何单一智能因素均无力在整个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产生功能行为。实践证明,学报编辑通联工作就是需要各种因素综合发挥功能与实施功能。
亟待引起重视的薄弱环节是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每个编辑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就是一座精神产品“原料仓库”,就是学报质量快速提升的生长点。不能忽视在自然来稿的作者中筛选出适合本刊的作者,编辑写退修信时,应对其热情鼓励,重点扶持,这样才能使作者积极参与本刊精神产品生产。重要的是通过组稿有目的地发现、培养一批骨干作者,使他们摸清本刊的脉搏和了解本刊的走向。定期向他们了解反馈意见,通过电话、工作通信、拜访等形式将学报的选题及早告诉他们,为他们的写作创造条件。
编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离严谨完备的科学体系还有很大距离,而对学报编辑主体应具备的能力的研究更是薄弱环节。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探索,对学报编辑结构能力的研究也必然作为这一学科的核心而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