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
摘要: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水工环是重要的支持系统,水工环地质研究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整体,且二者之间的研究方法相近。本文从水工环地质研究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代水工环地质的发展趋势,以进一步提高水工环地质工作效率。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水工环地质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工作内容主要是三大自然环境因素。当前,水工环地质工作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地质地貌以及水资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必须对水工环地质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探索其发展策略,以减少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积极作用。
1水工环地质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重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开发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改变了我国的面貌。但与此同时,重工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当前,我国水工环地质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已经到了匮乏状态,过去长时间的开发已经消耗了较多的矿产资源。而煤矿等资源在短时间内又不容易形成,使得我国的矿产资源处于了紧张状态。二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我国的生态环境日渐下降,这主要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方式有关。我国的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环保意识,过度开采问题突出,资源使用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并且在受到“以环境换经济”思想的影响下,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比如水域大面积污染、泥石流、上体滑坡以及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
三是我国水工环地质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艰苦性,使得很多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都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进而使得其人才缺乏问题突出。四是水工环地质工作缺乏科学技术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日益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水工环地质工作要想获得长运发展,就必须要对其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当前,我国水工环地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严重阻碍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给我国经济、环境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新形势下,为了弥合水工环地质工作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鸿沟,需要针对水工环地质存在的问题,探索其本质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策略,以改善现状,促进水工环地质工作、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水工环地质发展趋势
2.1重视水工环地质行业的发展
水工环地质的未来发展中,首先要改善水工环地质的发展现状,解决好既存问题,然后再谋求行业的发展,对水工环地质行业进行改革,以行业的整体发展来带动水工环地质的发展。对水工环地质行业进行改革,其目的是增强水工环地质的完善性、合理性,以减少其不足之处。当前,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已经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发展瓶颈了,如果不对整个行业进行改革深化,其现状便不能得到缓解。在水工环地质行业发展中,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深化水工环工作与市场、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争取将水工环工作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都融合在一起,以此来促进水工环地质行业的发展。但在行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能够盲目的制定改革措施,而要立足行业发展目前和行业发展实情,有针对、有步骤的进行改革工作,以保证改革的成功性,改革结果的有效性。在信息化时代,水工环地质工作已经经历过了一次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在对水工环地质行业进行改革,可以借鉴之前的改革经验,对不利于水工环工作开展的市场进行改组。以便为水工环工作的开展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让水工环地质工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强化水工环地质平台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水工环地质工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积极效益,需要加大水工环地质平台建设力度。在进行平台建设时,首先需要解放思想,以打破水工环地质工作中现有的习惯势力,以及人们对这份工作的主观偏见,进而让人们对水工环地质工作中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内容。在水工环地质工作平台建设过程中,只有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才能够突破束缚和禁锢,让人们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主观层面,而是将主观思想与客观情况结合起来,以此来端正自己的思想、做好平台建设工作。
其次,在建设平台时,需要打破水工环地质工作中现有的行政化干预,结合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措施,以满足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的现实需要。为了打破行政干预,需要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重新建立管理机构,创新管理措施,并扩大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空间。此外,还要在水工环地质工作平台建设中融入市场体系,用市场理念来指导工作人员行为,用市场机制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言行,并借助市场体系来提升水工环地质工作服务质量。在建设新平台时,需要综合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作用,并且要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比如信息化技术,以此来健全水工环地质工作平台。并尽可能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网络架构,以增强水工环地质工作平台的时代化特征、信息性特征。
2.3强化新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快,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成果。在水工环地质工作中,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其需要的新技术较多,为了保证其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将新技术引入水工环地质工作中,以此来提高其工作效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水工环地质工作中新技术的引进提供了技术支撑,水工环地质管理部门需要在工作中积极引进新技术,用新技术来革新工作,改善工作方式,以推进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纵深发展,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当前,水工环地质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水工环地质工作本身的精确性要求也比较高,比如地质勘探、测量以及环境调研等。如果在此过程中不及时使用新技术,那么很多工作便不能够正常开展,水工环地质工作结果也会不理想。为了保证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在经济发展新时期,需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比如,GPS技术、遥感技术等。严格落实水工环地质工作新要求,以便切实提升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效益。
此外,还要在水工环地质的未来发展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缓解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人才匮乏问题。众所周知,在水工环地质中,所有从业人员都必须要具备高超的素养、过硬的专业知识。而要保证人员拥有这些技能和素养,水工环地质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利用高校来为自己培养更多优质人才,以缓解人才缺乏问题。其次,水工环地质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让工作人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便更好的开展水工环地质工作,全面提高水工环地质工作效率。
结语
现当代,水工环地质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存在的很多问题制约了水工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打破发展困境,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重视水工环地质行业的发展、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强化新技术的应用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便为水工环地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孝宗,李爽. 论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河南科技,2013,05:176.
[2]刘睿. 论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88.
[3]佟其伟. 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04:191-192.
[4]曹际宝. 论述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220-221.
[5]王鹏. 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6:151-152.
论文作者:蒙楚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水工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我国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矿产资源论文; 平台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