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价的研究论文_廖建章

简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价的研究论文_廖建章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科学精神和技能,引导学生关爱社会和自然,这是培养健全人才和高素质公民的课程。但是由于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制约,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模式,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尤其是相关管理跟不上课程的开展要求,致使课程成效大打折扣,没有有序管理作为保障,该课程难以像其他学科课程那样常态化。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评价问题逐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其中的教师评价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校相关的管理,以利于课程的实施。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深入推进,我们必须在教师评价策略问题上,包括教师评价应该遵循原则、实施策略等相关问题上做有益的思考。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一些理论,对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价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规范管理;教师评价;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日益凸显出来,同时广大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管理方面经常遭遇困惑,致使课程实验工作陷入僵局。据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就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规范管理和教师评价,粗浅地谈一些看法。

一、中小学要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在中小学有目标、有计划、有效的常态实施,首要问题是学校能否规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方案呢?

1.由学校教科处牵头,从学校校级、中层领导以及骨干教师中,选择在教科研方面的精兵强将组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着重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师资配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课程管理、校本研训、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要充分考虑方案的目标性、实用性、计划性以及可操作性。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校情分析、课程的长远和短期实施目标、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详细计划(包括年级活动主题、指导教师安排、具体课时使用方式等)、课程的校本研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课程管理要求和管理办法、课程评价方法和要求等。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之所以把放在方案前边,且必须要写,是因为学校发展目标和学校校情分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制订的基础和背景,也是以下项目内容的制订依据。只有各个项目内容详实,才能便于指导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二、为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学校还须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光有方案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与课程相关管理配套制度,才能保证方案能够落到实处。这些管理制度,主要有:

1.教师任课制度。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依赖学科教师兼职的。先由教师填写申报表,申报活动主题,再由学校进行审定,最终确立年度或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学年、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承担教师。未申报成功或未申报的教师,要在下一学年或学期继续申报。这样用制度来保证教师既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任务,又不影响做学科的教学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奖励制度。学校可对承担综合实践的教师,尤其是开展活动质量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学校要对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而超出课时规定的教师,按课时量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用这样的奖励制度来鼓励教师承担课程的积极性,就会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管理制度。规定从活动开始,由活动承担教师,注意整理并保留教师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资料,如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计划方案,学生搜集并整理和完成的各项信息资料,教师指导策略与做法,活动成果等,最终整理出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交给学校进行统一管理。

4.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制度。安全制度可以在学校原有的安全制度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努力使制度更好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如可以制定综合实践校外活动报批制度,其制度,由教师提前申请,学校审定批准。活动组织制度,外出活动必须由哪些教师参与安全管理等,以保证活动安全并正常开展。

目前,不少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开设缺乏保障机制。因此,必须健全课程实施机制,并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逐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有很多教师在具体活动实践中做了有益的探索,试图构建起这一新的评价体系,其中的教师评价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它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具有“统整性、实践性、自主性、创生性”。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迥异于传统的学科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起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课程观,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新型对话关系,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并从这一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宗旨相匹配,其评价也要有新的理念和方式,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发展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评价对象的表现,是为人的终生发展服务的。反思性原则:评价注重活动者对活动的反思,促使评价主体认真总结前期活动中的得失并能及时调整下一步计划形成良好的反思和总结习惯,使评价主体逐渐学会客观地评价自我并不断完善自我。过程性原则:评价不仅关注结果。就评价主体而言,包括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教师评价的方法策略:科学合理的评价策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之一。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就必须遵循以上原则认真研究教师评价的方法策略,使评价成为多方参与、对话协商的交互活动,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发展功能。学校评价:学校的评价应体现出对教师的促进,通过成立评价小组,对教师进行科学民主的评价,具体可以按以下的策略操作。评价者应与被评价教师的相关人(如班主任、学生)接触,通过座谈会、问卷等方法听取他们对被评价的教师的看法。评价者亲自对方案的实施做实地观察。在活动的过程中,评价者应有目的地参与小组活动。评价者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综合以上几个步骤得到的信息,将评价结果记录下来。同事评价:同事评价不仅在教师形成性的评价中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学校中创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专业发展的气氛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具体实施操作如下:互相讨论。这是相互评价的最基本的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记录相互评论的优点、建议,有助于教师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报告会。在报告会中,通过交流可以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结果。教师自评:根据内部动力比外部动力更有用的假设,势必要加大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激励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自我激励开始,教师经过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评价,最终得到自我完善和提高,这一良性循环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自评可采取以下方法:采用学校设计的评价项目和方法。教师可以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对自己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走向社会、重在实践的新课程,这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的规范管理,也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支持,更离不开社会。我们将会想方设法制定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社会空间,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达成共识,使政府督促各部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但获得教师的重视,还要获得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分校 364000)

论文作者:廖建章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简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价的研究论文_廖建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