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中素质教育的开展策略分析论文_杜继刚

浅谈小学体育中素质教育的开展策略分析论文_杜继刚

杜继刚 山东省胶州市开发区小学 266300 

摘 要:体育课的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体育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们国家的全民体育的事业比起发达国家有一段相当的距离,又特别是篮球、足球和其他项目都远远地落后于有些国家。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就不应只是学生的体能提升课,还应贯彻素质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体育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早已深入到各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工作之中。国外以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个性,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等等;而在我国,表现为重共性轻个性,重技术轻理论,重视纪律严明忽视轻松活泼,重视一板一眼的教学秩序忽视灵活多样具有实效的教学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小学体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新世纪中如何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小学体育,如何主动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人才的培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具有十分紧迫的时代性和挑战性。

一、体育教师首先应解决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面对这一光荣而繁重的任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就素质教育的宗旨而论,其着眼点和着力点均聚焦于每个学生,因而素质教育必须贯穿到所有开设的学科及面向每个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和谐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指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教育方针的要求;个性指各具特色的个体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和结合。这说明在体育课教学中也应开展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组合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个性化的。“五育”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体育工作者和一个乒乓球的世界明星,就其个体来讲,都是和谐发展的典型,但其“五育”的内涵和外在表现以及各育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却有很大的差异。面向每个学科,面向每个学生,就是根据不同学科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佳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理论上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教育主张,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已有发挥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挥内充分发展。它既包括从解剖生理特点界定的先天遗传素质,也包括主体的发展潜能、教育因素的现实素质。素质教育不是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是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即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素质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现代社会每个个体所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

三、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了,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获得体育的乐趣。若是一些小学生因为对某项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而体育教师又强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体育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以活动形式或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教学的效果。

四、素质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调整

1.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全面转变体育学科教育目标。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体育教学具有诸多特点,要确保必要的“三基”教学;在学习基本过程中和打下基础后更需要关心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这是现代学术观上将“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相结合,培养与发展相结合的需要,是体育教育功效的长远与近期结合的需要,是学生学校学习阶段教育与未来终身体育相结合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需要更新体育评价观念,实现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式,建立重在激励的科学评价。

2.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当前小学生由于缺乏锻炼或者练习不得法,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们应该重视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在这些方面达到正常水平,健康茁壮地成长。小学生由于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很出众,而另外一些方面相对薄弱些。要想全方面锻炼,就应该多进行练习,同时还要注意负荷练习的时间和量,避免过重练习引起不良反应。这样,不但能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而且能让他们在练习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王凤军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3,(15),82+84。

论文作者:杜继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体育中素质教育的开展策略分析论文_杜继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