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_顾琴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_顾琴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柏道路小学 730030

一、优化教学模式,课堂回归真动

所谓的“四五三生本”教学模式,是依据“生本教育”理念,结合我校教育现状,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定位,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即四备,即教师要做好有效的课前准备。“一级备课”备教材。即在研读教材中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解决本节教学中“学什么”的问题。一级备课在教科书上完成备课任务。“二级备课”备前置性研究和学习活动。即在个人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解决“学生如何学和老师如何引”的问题。二级备课完成教学设计意图和学习活动的备课。“三级备课”备潜能生个性化辅导。这一步是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再一次把握以及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备课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解析与拓展一栏里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关注与引导。“四级备课”备教学反思。即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老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地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五”是“五学”: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有效参与为原则、自主学习为中心,体现五个学习活动,即前置性小研究、目标导学、小组释疑、全班交流、评价拓展。

“三”是“三环节”:即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四五三”生本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整节课中占时间将近90%。但并未削弱老师的作用,相反,生本课堂对教师的素质和对课堂的把握与引导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强化集体备课,落实教研网动

重视校级教研、学科教研和年级组教研“三级教研”网络建设,积极为老师搭建平台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推理”一课。这节课对二年级孩子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由非此即彼的二者推理提升到非我即你、非你即他的三者推理,找到答案并不难。那么这节课的重难点应该如何定位呢?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反复研讨、推敲与研读教材,一致认为前置性小研究既是课前引发学生发散思考的媒介,更是课堂上学习活动的载体。我们就把前置性研究设计得简单、开放、根本,以例题为点去发散思考。答案唯一、方法不唯一不是才有探究的价值吗?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按照“四有”——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共同探讨、有活动记录,做到了“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完成了“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有效解决了实施生本教育在操作层面上的一些困惑,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加强小组建设,学生自主互动

数学思维的生成是一个猜想、探索、实践的过程。生本高效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小组的建设很关键。我校实验年级的学习小组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的,也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差异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如“植树问题”这节课中,就由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让组员先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前置小研究,孩子们可以把自己先学过程中的疑问报告给小组成员,也可以把最好的方法分享给同伴。兵教兵,兵学兵,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合作的潜能,以团队的求知战胜单打独斗的被动灌输。接下来,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展示。“我汇报、我倾听。”“我讲清楚了吗?”“谁还有补充?”“谁还有质疑?”小组的每一个孩子都像小老师一样引导其他同学展开交流,而其他同学也必须认真倾听发言,可以提出相关的质疑,可以针对问题进行补充,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探讨中,完全由学生讲清楚了植树的三种类型,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没有补充、没有质疑的讨论展示,其实都是假把式。学生活跃、突发奇想,这才是智慧课堂。

四、实施多元评价,优化考评驱动

小组建设的稳定性决定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若想让小组长时间、和谐地发挥实效,多元的评价是加油站、助力器。我们对小组进行捆绑评价,让学生“抱团发展”。不仅以发言质量、参与的次数作为评价标准,还加大人人参与的评价权重,从而使全体参与成为可能。

办法一:组内互评。由组长主持,小组成员通过观察、交流、检测等方式对学习伙伴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评价结果记入评价表,低年级就是点赞卡。课后教师或班干部汇总,记录在班级评价表上。

办法二:小组共评。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客观、公正地用小笑脸、小星星、小红旗、小粘贴等物品记录每组学习的表现,课后对小组成员均实行奖分,记录在班级评价表上,作为学生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办法三:适时适度的教师评价。生本教学中,教师赏识学生是关键。但绝不是无节制的、无目的的夸奖。还给孩子点评的权利,不要担心他们说的够不够好,能不能说到老师的心坎上。互相督促、互相激励,才能还给孩子们的一个激扬生命的课堂,还给我们一个自信的孩子。

论文作者:顾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_顾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