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社会主义运动的调整与探索_老挝人民革命党论文

老挝社会主义运动的调整与探索_老挝人民革命党论文

老挝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调整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挝是当今世界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国家。建国以来,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老挝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册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回顾老挝人民革命党建国以来的奋斗历程,总结其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建国后老挝党对社会性质的阶段性探索

老挝人民革命党对自身社会所处阶段的认识,在短短20多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建国初期,盲目过渡。老挝人民共和国于1975年12 月成立初期,在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同时,受苏联的影响,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工业国有化、商业统购统销、限制商品流通、关闭自由市场,对外闭关锁国,只同苏联等少数几个国家有经济往来。由于急躁、盲目,这些过渡性政策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尤其农业强行合作化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由此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老挝党及时调整政策,停止合作化运动,开始经济改革。1979年12月召开二届七中全会,承认多种经济形式(国有、集体、个体、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并存的合法地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针并未改变,相反更系统化了,这集中体现于1982年老挝党的“三大”,大会强调“要坚持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走上社会主义是老挝革命的必由之路。(注:《当代东南亚政治》,张锡镇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这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不经过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单纯在政治上和经济成分上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倾向。而且“三大”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组织并保证各族劳动人民相互团结,发挥做国家主人、做社会主人的权利,同时进行三项革命(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充分挖掘并发挥国家的一切潜力,从农林业起步,以农林业的发展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改造自然经济,逐步把小生产引向社会主义大生产,把老挝建成一个农、林、工发达的和平、独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注:《当代东南亚政治》,张锡镇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显然, 这是一条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实践证明,这种急于过渡的努力正是在重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是一种不可取的穷过渡,结果是“一五”计划未完成,工农业生产依旧徘徊不前。

2、全面改革,探求新路。盲目过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使老挝党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经济现状、审查党的基本路线、检讨党的工作、制定改革开放的新路线。1986年11月,党的“四大”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新举措,核心内容是:打破国营经济的垄断地位、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改革旧的管理体制;调整商品货币关系;改革税收、金融、外贸体制。“四大”以后召开了几次中央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四届五中全会就经济结构、管理机制、干部作风等方面的改革作出了决议;四届六中全会强调把自然农民经济转化为商品农民经济,实行农户承包制,争取外援和吸收外资;四届七中全会又强调,加强民主建设,保障各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同时强调各种经济成份相互联系、合作、竞争和共同发展。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革浪潮席卷全世界,老挝党受此影响,再加国内形势所迫,大刀阔斧地采取了改革措施。集中精力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不再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表明老挝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和成熟了。

3、客观定性、稳步前进。为全面总结老挝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 正确认识其社会性质,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1991年3月, 老挝党召开了“五大”。大会对老挝的社会性质作了新的结论:“老挝正处在继续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创造起码因素的阶段。”(注:《当代东南亚政治》,张锡镇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指明了老挝处在人民民主社会阶段。同时, 把相关重大问题的提法作了修改,如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无产阶级专政”被“人民民主体制”所取代;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口号和目标修改为“建设繁荣昌盛的国家”。1996年3 月召开的老挝党的“六大”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认识,而且提法更为完善。“六大”的“政治报告”指出,老挝处于“党领导人民进入革命的新阶段,即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建设人民民主制度阶段”。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以老挝人民革命党为领导核心,继续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注:《当代世界》1996年第6期,第20页。)。

这两次盛会,把老挝所处的社会阶段定为人民民主制度阶段,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的阶段,而且没有对这一阶段作时间限制。这充分反映了老挝党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前途的政党。

二、在探索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老挝人民革命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中,始终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即社会主义。为确保这一方向,老挝党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理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革命事业的绝对领导。尤其是1989年以来,鉴于国际社会主义的动荡形势和本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调坚持“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这一路线有两个涵义:其一,要反对自由化、反对西方的渗透和演变,确保老挝的社会主义方向;其二,在上述前提下,全方位改革(前文已述)。这集中体现于老挝党四届八中全会系统阐述的六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目标,紧紧掌握新时期老挝革命的性质;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指导老挝人民各项革命事业的思想基础;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是老挝人民革命事业胜利的决定条件;提倡和发扬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民主;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和效力;把爱国主义和无产者的国际主义、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相结合”(注:《东南亚研究》1991年第1期,第78页。 )老挝党的“五大”和“六大”所讲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落脚点是加强党的领导,如“五大”政治报告讲:“改革政治体制,不是用其他制度来取而代之而是在巩固人民民主政治体制和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基础上,改革工作方法,维护和增强党的领导作用和能力”(注:《东南亚纵横》1991年第3期,第14页。 )“六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人民民主政治体制的领导核心,老党由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革命知识分子中经过实际工作考验、有觉悟、积极革命、愿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牺牲的最受信赖的人所组成”(注:《当代世界》1996 年第6期,第21页。)。这一规定进一步突出了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使加强党的领导的号召更具说服力。

总之,老挝党的“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向世人表明,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人民进行民主建设的不懈努力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与执著追求。

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启示

1、社会主义要靠本国人民根据本国国情去探索。 老挝在建国后的短暂时期内,能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积极调整各项政策,求得生存与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得益于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没有脱离本国的实际,没有听从任何国家的摆布。

2、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老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但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作教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吸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与老挝实际相结合”(注:《东南亚纵横》1991年第3期,第13页。)。没有与实际相结合,没有对国情的分析和认识, 就没有老挝人民的今天。老挝的革命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理论指导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这样,社会主义运动才会永葆青春。

3、社会主义者要为捍卫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努力。 老挝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国,老挝人民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经过曲折的革命道路,摆脱了殖民主义的压迫,推翻了君主专制政权,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国家,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做准备,尽管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但老挝党不畏艰险、求真务实、努力求生存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激励我们全体社会主义者,为捍卫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拼搏。

标签:;  ;  

老挝社会主义运动的调整与探索_老挝人民革命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