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摘 要】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2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操作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并成立VAP预防与控制专科组,确保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认真落实。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9.88%)明显低于对照组(2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呈正相关性,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09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CU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levance. Methods: 162 cases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the use of digital tabl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8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outine operational control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VAP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pecialist group, ensure that the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mulated careful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VAP (9.8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4.6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CU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strength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words】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rrelation
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收治急诊和各科室重危患者的主要场所,此类患者较多的采用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患者居医院内VAP发生率的首位。如何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直是临床医生与护士研究的重点。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ICU的VAP预防与控制的相关性,旨在有效降低VAP在ICU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2014年3月~2015年3月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78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60.5±9.4)岁;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为(16.5±2.2)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操作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并认真落实;预防以及控制:①严重掌握行呼吸机治疗的适应症,同时优先考虑给予患者无创通气;②严格无菌操作;③口腔护理;④若患者无禁忌症抬高床头30~45度,从而有效减少胃液反流及误吸的发生;⑤使用人工鼻;⑥对患者给予每天评估,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⑦合格的手卫生;⑧合理使用抗菌素;⑨注意保护胃粘膜
1.3 VAP诊断标准
VAP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气管插管患者入科后若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气喘、发热、痰白黏稠拉丝等症状,且给予胸片、CT诊断存在新的肺部浸润阴影,给予咽拭子、痰涂片发现存在真菌孢子或菌丝,并再进行一次痰培养呈现为阳性,或连续进行两次咽拭子、痰涂片结果显示均为同一真菌,则诊断患者为VAP。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VAP8例,对照例发生VAP20例,观察组VAP发生率(9.88%)明显低于对照组(2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VAP是呼吸机应用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情况、监护室设备条件、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VAP病原菌大部分为耐药细菌,一旦发生均较难救治,因此,加强VAP预防与控制相比治疗更为重要,临床中应当加强对VAP的预防工作,从而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制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成立VAP预防与控制专科组,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了VAP的发生率,其相比对照组VAP发生率明显更低。本研究中,观察组降低VAP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包含:①插管前:进行吸痰或口腔护理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手卫生,佩戴整齐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无菌衣,插管所需器械、器具、敷料均为无菌处理,从而尽可能减少外源性污染;②插管中:优先考虑采用无创通气,经气管切开者采用≥0.5%氯已定消毒溶液进行皮肤消毒,且保持停留时间≥30s,各项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③插管后:若患者无禁忌症,则抬高床头30~45°,取半卧位,可有效减少误吸及食物反流的发生,从而减低VAP的发生率;每日给予患者4次口腔护理,尽可能采用口腔冲洗法;给予硫糖铝保护胃粘膜;尽早给予肠内营养,从而维持肠道免疫屏障功能、避免细菌移位;给予声门下吸引;每日给予无菌蒸馏水,同时更换湿化液;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每日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争取尽早脱机;④严格清洁消毒呼吸机及其配件:每日采用75%酒精对呼吸机外表面擦拭消毒,注意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如使用可重复用呼吸机管路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统一清洗消毒,并采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处理。
综上所述,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呈正相关性,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振声,金大鹏.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424 -632.
[2]张羽. 浅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0,3(6):439-441.
[3]江淑芳,周健,彭美玲,等.目标监测对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25-126,138.
[4]司徒妙琼,李智英,郑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监测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7):1558-1559,1564.
[5]王力红,石海鸥,张亨利.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68-270.
[6]梁朋,陈海为,曾锦霞,等.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预防及发病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6):48-51.
论文作者:张华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呼吸机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性肺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相关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