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猛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医院 江苏无锡 214121)
【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检查确诊并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病例,并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经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36±0.21)次/d、持续时间(2.76±0.38)min及发作间期(6.37±1.04)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遏制心绞痛的发作,值得推广和借鉴应用。
【关键词】美托洛尔缓释片;麝香保心丸;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18-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类型,因其具有患病率高、症状严重、病情不稳定及发展迅速等特点而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本研究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治疗并探讨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经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的标准[3],且上述均排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重度心律失常、明显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具有凝血功能障碍或为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药物使用禁忌症或对过敏反应者。按照就诊顺序将上述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83±4.29)岁,其中初发劳累型16例,恶化劳累型14例,自发型8例,混合型5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7.21±4.68)岁,其中初发劳累型17例,恶化劳累型12例,自发型10例,混合型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均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日)、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日)、辛伐他汀(20mg/次,1次/日)等药物。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给予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12.5mg/次~25mg/次,2次/d,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日,如果用药期间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则可改为饭后服用或舌下含服。以上治疗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主要症状、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期及心电图的变化,并作疗效判定。
1.4 疗效判定
参照《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临床疗效[4]。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且静息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或ST段回升0.1 mV以上,T波由低平、倒置变为直立者判定为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且静息心电图ST段回升0.05 mV以上,主要导联的T波倒置变浅50%以上或者T波由低平为直立判定为有效;经治疗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则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结果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且组间差异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与对照组(74.42%)比较有明显提高,经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临床疗效[n(%)]
分组 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4318 14 11 32(74.42)
观察组4329 12 2 41(95.35)a
注:与对照组比,aP<0.05。
2.2 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36±0.21)次/d、持续时间(2.76±0.38)min及发作间期(6.37±1.04)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x-±s)
分组时间 发作频率(次/d)发作持续时间(min)发作间期(d)
对照组治疗前11.72±0.81 7.89±1.52 1.22±0.56
治疗后6.24±0.59b 5.43±0.96b 3.48±0.71b
观察组治疗前11.58±0.76 8.02±1.57 1.25±0.58
治疗后2.36±0.21ab 2.76±0.38ab 6.37±1.04ab
注:与对照组比,aP<0.05;与治疗前比,b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高、症状严重、病情不稳、发展迅速,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猝死,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且患者短期内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大[4]。临床研究认为其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等等。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持续发展会导致进行性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因此会增加动力性冠状动脉的阻力[5]。
美托洛尔是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的常用药物,能够保护患者心血管[6]。麝香保心丸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是目前临床应用的首选药物[7]。本研究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以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74.42%比较有显著提高,而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36±0.21)次/d、持续时间(2.76±0.38)min及发作间期(6.37±1.04)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美托洛尔是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通过对心肌的β受体产生抑制而发挥作用,在减慢患者心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延长心室舒张期,以加大心肌血流的灌注量,进一步能够降低心肌收缩和心肌耗氧,改善心肌的有氧代谢,以缓解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8]。麝香保心丸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由人工牛黄、麝香以及苏合香脂、人参提取物、蟾酥和冰片等多种中药成分组成,药物联合应用共同发挥益气、强心、芳香、温通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治疗作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综合上述研究,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遏制心绞痛的发作,值得推广和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芦桂萍,钱婀娜.麝香保心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6):68-69.
[2] 赵德语.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82-83.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 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4] 张书军.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69-70.
[5] 叶千琼.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61-163.
[6] 马雪梅.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7):2192-2193.
[7] 林能波,李三英,石素珍.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10-11.
[8] 蔡蓉,敬超,向玉霞.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美托洛尔辅以麝香保心丸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9):137-138.
论文作者:戚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心绞痛论文; 麝香论文; 患者论文; 不稳论文; 洛尔论文; 冠心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