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康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四川康定 626000
摘要:通过对临床有慢性缺氧症状的120例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观察,探讨海拔对病人呼吸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尤其是对病人的给氧浓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分析海拔与氧含量的关系,阐述了海拔与呼吸困难的关系,在不考虑疾病本身和药物及其他治疗的前提下单纯给氧,通过用氧效果的观察分析,证实了居住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慢性缺氧病人对氧浓度的需求是不同的。
关键词:氧疗;海拔
我院地处2800m左右的高海拔地区,我院收治的病人多来自折西和折东片区,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慢性缺氧症状在我地区很普遍,持续低流量吸氧是缓解病员慢性缺氧、改善呼吸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我院2012年至2014年住院病人中的120例慢性缺氧病人的护理实践,探讨初期持续低流量吸氧对缓解病人缺氧症状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病人中因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慢性缺氧病人120人,其中男73人,女47人,年龄45岁-76岁,平均60.5岁。根据病员的居住地,将其分为折西组和折东组,其中,折东组46人,折西组74人,入院时病员的氧饱和度(指脉氧)均在88%以下。
2 病人入院后的初期护理方法
2.1 半卧位休息,抬高床头。
2.2 与病员进行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使病员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2.3 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分)。
3 用氧效果比较
3.1 持续低流量(1-2L/分)吸氧1小时
折东组88.37%的病员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11.62%病员氧饱和度在90%以下,折西组病员33.33%氧饱和度达到了90%以上,66.67%的病员氧饱和度仍在90%以下。
4.分析
4.1 海拔高度与空气含氧量的关系
我们居住在地球大气层底层,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而氧分压随着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大气压下降5.9mmHg,氧分压下降1.2mmHg,含氧量下降0.16%。我院、折东与折西地区海拔及空气中氧含量对比见下表:
根据上表海拔与空气含氧量的关系可以看出折东地区的病员到我院就诊时,因海拔的影响,空气中的含氧量比居住地的空气含氧量下降了13.45%,只有居住地氧含量86.55%,故病员到我院后缺氧症状加重,此时若给予低流量吸氧(1-2L/分),根据氧浓度=21+4×氧流量,此时病员的氧浓度提高了25%或29%,仅相当于病员在其居住地不吸氧的状态,故病员通过低流量吸氧,缺氧症状得不到缓解,来自折西片区的病员,因其居住地的海拔高,到我院后即使不给氧,空气中的含氧量也较其居住地增加了,此时给予低流量吸氧病员的缺氧症状能及时缓解,氧饱和度快速提升至90%以上。
4.2 适应性的影响
长期居住在海拔较低地区的病人突然到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大气压降低,氧分压降低,肺泡和动脉血氧分压也相应的降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细胞线粒体间氧分压梯度差缩小,从而缺氧症状加重,慢性肺部疾病本身可以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即使肺功能良好的人员,假如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正常的情况下,仍可因海拔的影响,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而出现低氧症状。加之疾病急性期间的影响,缺氧症状更加突出,此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不能缓解病员的缺氧症状。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病员,机体已耐受低氧的环境。
5.结论
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病人缓解慢性缺氧症状用氧的流量应有所区别。
论文作者:杨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病员论文; 海拔论文; 症状论文; 氧分压论文; 含氧量论文; 流量论文; 我院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