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妇产科102600
作者简介:张俊清(1968-),女,汉族,北京大兴,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护师,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及相关研究。
通讯作者:曹雅娜,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妇产科。
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7-3201)。【摘要】目的:通过对206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皮肤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皮肤感染的206名新生儿的病例资料脐分泌物培养、皮肤脓疱疮分泌物培养及产妇鼻腔细菌培养结果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新生儿皮肤感染种类以脓疱疮为主占932%,脐炎占68%;206例新生儿皮肤感染病例中培养出病原菌共154株,细菌培养的前三位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2%、阴沟肠杆菌占124%、大肠埃希菌占91%,产妇鼻腔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105株,前三位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8%、大肠埃希菌占162%、表皮葡萄球菌占124%,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皮肤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与产妇鼻腔分泌物培养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应提高对产妇手卫生状况的关注。
【关键词】新生儿;皮肤感染;细菌培养;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346-02
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虽然最早始于胚胎早期,但由于在母体内缺乏各种微生物抗原的刺激,且胎儿为了与孕母维持共存不被排斥,其未成熟的免疫系统处在一定程度的抑制状态。新生儿突然结束了胎内的寄生生活,对很多微生物高度易感,尤其细菌[1],再者新生儿皮肤结构和功能尚未成熟,尤其是表皮的屏障功能不完善,易于发生皮肤感染。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6例发生皮肤感染且有细菌培养资料的母婴同室新生儿的病例资料,为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提供客观依据,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产科共出生新生儿9131例,对其中发生皮肤感染的206名新生儿的病例资料、脐分泌物培养、皮肤脓疱疮分泌物培养及产妇的鼻腔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12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中婴儿皮肤感染的诊断标准。
13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新生儿细菌培养将感染部位用无菌注射器刺破后,再用无菌棉签取分泌物后放入无菌密闭容器中送检做分泌物培养。采用麦康凯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进行细菌培养,用德国德灵公司的DADE BEHRIN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3]2004年法规。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新生儿皮肤感染种类:206例新生儿皮肤感染病例中以脓疱疮为主,占932%,脐炎占68%。
22新生儿及产妇细菌培养结果及构成比,见表1
表1新生儿及产妇细菌培养结果及构成比[n(%)]
Pearson相关系数=0181,P<001
206例新生儿皮肤感染病例中培养出病原菌共154株,分析得出细菌培养的前三位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2%、阴沟肠杆菌占124%、大肠埃希菌占91%;产妇鼻腔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105株,分析得出细菌培养的前三位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8%、大肠埃希菌占162%、表皮葡萄球菌占124%,对两组细菌培养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新生儿脓疱疮多于新生儿脐炎:本次研究的206例新生儿皮肤感染病例中以脓疱疮为主,占932%,脐炎占68%。脓疱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脐炎,这主要是因为母婴同室病房产后探视陪伴人员较多,直接导致母婴同室病房菌群较多且杂,新生儿无自理能力,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外,产妇及陪护人员与新生儿接触最多,新生儿皮肤柔嫩黏膜较薄,容易发生损伤及感染,加上颈部腋窝等部位皮肤褶皱较多,适于细菌定植和生长,如果不注意手卫生,极易引起新生儿皮肤感染[4]。此外,新生儿出生时体表会有一层胎脂保护皮肤,夏季如果未能及时清理胎脂,尤其是颈下、腋窝等处,极易引起新生儿皮肤破损,增加发生感染的风险。
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产妇及家属均能充分的认识到脐部护理对于新生儿的重要性,新生儿脐部是一个外露的伤口,同时也是细菌入侵的重要途径,护理人员每日对新生儿脐部做常规护理,且健康宣教时着重强调脐部护理的重要性,通过责任护士的悉心指导使产妇及家属均能很好地掌握脐部护理的方法,因此脐部感染情况发生率较低。但本次研究中仍发生脐炎14例,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纸尿裤更换不及时,新生儿脐部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可增加脐炎发生率;其次,仍有部分产妇为新生儿使用传统的棉质尿布,由于在医院期间条件有限,使用后的尿布消毒不彻底,也同样可以增加脐炎的发生率。
32新生儿皮肤感染病原菌种类:本次研究206例新生儿皮肤感染病例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葡萄球菌占4805%,金葡菌居于首位占292%,与文莉[5]等研究结果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常存在于人体皮肤毛囊、皮脂腺管鼻腔和肠道中,它是人类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且尚未建立完善的正常菌群,皮肤抗定植能力差,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入侵引发皮肤感染性疾病[6]。本次研究中共培养出阴沟肠杆菌占124%、大肠埃希菌占91%、肺炎克雷伯菌占84%,与张波[7]等的调查结果相似,但排列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阴沟肠杆菌及大肠杆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内,均为条件致病菌,新生儿由于其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感染,自60年代以来革兰阴性杆菌已逐渐取代革兰阳性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33新生儿与其母亲细菌培养结果有相关性:本次研究对新生儿皮肤分泌物培养结果与产妇鼻腔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系数=0181,P<00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产妇认为不能接触凉水,干玎竹[8]等研究发现533%的产妇在接触自己的血液、体液、如厕、留取化验标本后不一定洗手,而产妇需要通过双手完成对新生儿的各种照顾和护理,因此产妇的手部卫生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产妇鼻腔分泌物培养出的病原菌中,前三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8%、大肠埃希菌占162%、表皮葡萄球菌占124%,这些病原菌均可通过手接触直接传播。
综上所述,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应严格限制探视人数;加强宣教使产妇及家属充分认识正确的新生儿皮肤护理的重要性,护士在为新生儿进行皮肤护理时及时清理胎脂;好手卫生宣教工作,告知产妇交叉感染的传播方式、危害性以及洗手的方法、时间和必要性,提高产妇对手卫生的认识程度同时规范其洗手行为;并提倡住院期间不给新生儿使用棉质尿布,必须及时更换纸尿裤,以减少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氓,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
[2]杨明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13
[3]National Committee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fourte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NCCLS document M100-S14[M].Pennsylvania:NCCLS,2004:1159
[4]黄瑾.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51
[5]文莉,杨庆华,谢飞,等.皮肤黏膜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5243525
[6]杨舟,刘盈,孙娟,等.我国社区儿童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12,7(1):3743
[7]张波,张晓兵,龚雅莉,等.4262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18421
[8]干玎竹,丁小英,孙美农,等.母婴同室产妇手卫生现状及阻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7677
论文作者:张俊清曹雅娜马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新生儿论文; 皮肤论文; 产妇论文; 病原菌论文; 细菌论文; 葡萄球菌论文; 分泌物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