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进步,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园林绿化显得更加重要。园林花卉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对于花卉的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贯穿于花卉的整个生长过程,直接影响着花卉的生长效果和实际的展现效果。因此重点探讨园林花卉栽培与管理技术的相关问题,从而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园林花卉;栽培;管理技术
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的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的园林绿化中,花卉的栽培与管理是其中重中之重,因此,探究园林花卉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1.1花卉种子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花卉种子的收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在适合的时期采收种子,初步筛选后做晒干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使种子质量得到提高。不同花卉种子的收集与储藏都有着不同的方式。例如,花灵草的种子在收集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收集的时期。在太阳光充足的正午晒干会对种子造成较大影响,导致花卉成活率降低。
1.2花坛的栽培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花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花卉栽培方法,在一些公共场所被广泛应用。花坛的布置也有一定规则,根据空间的大小,花坛以排列组合的形式存在。花坛中的花卉需要经过精心设计,通常以对称的形式呈现,其中还包括色彩搭配等。将多种高低不同的花卉组合在一起,使花坛更具观赏效果,色彩更加绚丽。在花坛花卉的种类选择过程中,要注意色彩不能过于复杂,将过多的品种混合在一起,造成一种杂乱的视觉效果。
1.3花卉基础栽植
在我国城市建设中,不难发现,许多建筑物周围都有许多花卉作为装饰。在花卉的映衬下建筑物显得更加美观,同时,将建筑物与道路衔接在一起,拥有一个良好的过渡。首先,一些建筑物墙角的设计并不是十分美观,花卉能够将其进行遮挡。其次,很多建筑的颜色都十分单一,花卉的栽植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除此之外,一些园林广场的喷泉、雕塑周围也会围绕许多花卉。
1.4浇水与施肥
花卉进行种植后,后续管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中包括浇水、施肥等。正确的浇水方法需要将城市用水静置24h后,才可利用。在花卉浇水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季节浇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春季与秋季时,可每隔1d对花卉进行浇水,夏季由于气温过高,可每天浇水2次,冬季浇水次数要适当减少。根据季节变化,施肥数量与次数都要做调整。施肥前注意做松土处理。肥料使用切忌单一,必要时可将多种肥料混合使用。
2园林花卉栽培和养护管理
2.1合理浇水与施肥
花卉栽培后的管理技术也是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花卉成活与否,而且还影响着花卉的展现效果。浇水、施肥就是后期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季节进行花卉栽培,其浇水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春秋季节,可以每隔1天进行浇水。夏季气温较高,每天需浇水2次,每次都要浇足。如果是倒春寒的时节,要选择在晴天的下午浇水,冬季要适当减少浇水的次数。在园林花卉中,大部分是观赏性的花卉,对于像茉莉、月季等中生植物来说,一般浇水量在50%左右。像荷花、水仙这些比较耐湿的花卉,一定要补水充足,做到宁湿勿干,这样才能使花卉正常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施肥的数量和次数也要做出合理的分配,不同的肥料,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如磷肥,能够使花卉快速开花。因此要根据花卉实际生长的情况来有选择性地施肥,从而满足花卉的生长需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的肥料不能太单一,根据需要可以把多种肥料进行混合使用,这样才能保障花卉栽培土壤的肥力,为花卉的健康生长提供更好的基础。
2.2盆景的管理
园林绿化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包括盆景,盆景在园林绿化中有着特殊作用。在室内由于空间有限,无法大规模栽培花卉,盆景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中设置盆景,能够使整个空间充满生机。盆栽花卉的栽培与其它花卉相似,但是修剪过程中有一些不同。需要根据盆景的放置环境,进行艺术性的修剪。花卉在盆景中,会不断增高,枝叶越发茂密的同时,也会失去其原有的艺术感。在对盆景进行栽培与修剪时,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避免修剪不当造成观赏性缺失。
2.3做好病虫害防治
在花卉的管理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及时防治花卉病虫害,容易影响花卉的生长甚至会导致花卉的死亡。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花卉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发生病虫害,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对其加以治理。通常花卉比较常见的虫害有食叶害虫、刺吸式害虫以及根部害虫等,如果遇到突发的虫害,一定要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合理使用杀虫剂和杀虫措施。花卉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以及炭疽病等,还包括一些病毒类的病害。白粉病症状表现为叶片上会出现一些白色的斑点,随着病情的深入,白色斑点的面积也会越来越大。想要改善这种情况,首先要改善花卉的通风和排水情况,同时还要配合在清晨喷洒一定量的硫磺粉。猝倒病主要表现在花卉幼苗的根部会有一些水渍状的斑块出现,当病情加重时,颜色会逐渐变为黄褐色,发病的位置还会出现收缩的现象,最终导致幼苗出现倒伏的情况。针对这种病害,首先应该控制花卉的浇水量,同时还要对出现病理现象的植株进行焚烧,可以预先铺洒适量的石灰,从而更好地实现防治结合的目的。对于炭疽病,应该适当改善花卉的通风和透气的条件,合理浇水;在发病的初期,采用5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喷洒,每10天喷洒1次,连续进行2~3次。
2.4杀虫剂、杀菌剂和杀菌杀虫混合剂给种子消毒
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进行种子的浸泡,要注意水的温度,依据不同的种皮厚度和含水量来确定适合的水温。通过机械擦伤的方式实现物理特性的改变,增加种子的透气性。酸性腐蚀是一种化学方式,能够增加种皮的透气性。层积催芽的方式是将种子和湿润物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实现催芽。花卉生长的基础是土壤,因此应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疏松性和酸碱度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能够促进花卉的健康生长。温室中的花卉需要酸性的土壤,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土壤的酸碱度为7.0左右。有机肥是肥料的一种,主要来自动物和植物,也是农家肥,易溶于水,使用化学的方式进行施肥,肥料包括氮、磷、钾、复合肥等。对花卉进行花期调节的途径有光照处理、温度处理和栽培管理等。进行栽培处理的方式有修剪、施肥和对水分进行控制等。对花卉进行营养诊断的方式是依据其形态进行诊断。总之,园林花卉的栽培种植具有一定的功能,不仅能够实现人民观赏水平的提升,美化环境,同时还能很好地提升我国的整体环境,促进环保型园林的建设。在进行园林花卉的栽培和管理中,应该不断提升技术的手段和水平,依据自身的国情创造属于自己的园林栽培管理技术,不断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结语
对园林花卉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和管理,不仅有利于花卉本身的健康生长,同时也能使花卉更具有观赏性,对于美化城市的环境和建设低碳环保的园林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园林花卉的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科学栽培花卉,合理地管理花卉,使园林花卉得到更好的养护,从而为生态城市建设增添更多的生机,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竹云.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131.
[2]金雪梅.如何加强园林花卉的养护与管理[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12):239.
论文作者:张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花卉论文; 园林论文; 生长论文; 盆景论文; 花坛论文; 肥料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