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业态模式的改革与竞争_商业论文

超市业态模式的改革与竞争_商业论文

超级市场业态模式的变革与竞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超级市场论文,业态论文,竞争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春节的前后几天全中国的大型综合超市里挤满了顾客,在短期内营业额象火山一样爆发,而中小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并没有出现预期的销售高潮。当大型综合超市替代了中小型超市和百货商店,成为消费者在节假日购买一般食品与日用品首选的购物场所时,就预示着商业的后超级市场时代的到来。超级市场时代是大型综合超市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大型综合超市为什么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首选的购物场所呢?

第一,当今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趋同性需求(如节假日购物)往往在短期内爆发,并要求立即完整地(一次性购足)得到满足,这时综合零售业所有功能的大型综合超市就必然成为消费者首选场所了;第二,超级市场发展到大型综合超市这一模式时,才真正从功能上满足了消费者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一次性购足的需要;第三,低价格是超级市场永恒的竞争主题,而大型综合超市较容易确立这种价格竞争优势;第四,大型综合超市较之中小型超市更具有经营上的规模性。以上海市为例,1999年31家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场这两种上海人称之为“大卖场”的商店,共实现销售额80亿,平均每家店2.58亿。而1100家中小型超市共实现销售额145亿,平均每家店0.132亿。也就是说一家“大卖场”等于20家中小型超市。后超级市场时代是大型综合超市在超市业态以及零售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零售业第一主力

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的零售业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回答很明确:第一主力!

目前在中国的零售业中百货商店仍是第一位的,但这种地位正在受到大型综合超市的挑战。1999年法国家乐福以60亿的销售额逼近百货业的老大第一百货63亿的销售额,而深圳万佳则以10亿的销售额压过了广东全省的百货商店。预计全中国大约要用7~8年的时间完成大型综合超市替代百货商店第一主力地位的转换,在发达城市大约需要3~5年的时间。在中国由于许多百货商店和大型商厦里将纷纷开设经营生鲜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超级市场,向大型综合超市的经营内容靠拢(即百货商店的超市化倾向),或将百货商店直接改成大型综合超市,甚至投资开设大型综合超市。零售业第一主力百货店的超市化变化,加速了大型综合超市的主力地位的迅速提升。这种速率由于国际商业集团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力业态在中国发展而加速,又由于中国的商业在看到了大型综合超市的优势后奋起直追、欲夺中国未来零售业的制高点而再加速。因此,我们对于时间的估计可能是保守的。

当商业进入后超级市场时期时,必然会出现以下一些特征:

1.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场将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替代百货商店成为零售业的第一主力;

2.许多百货商店和大型商厦将纷纷开设经营生鲜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超级市场,向大型综合超市的经营内容靠拢(即百货商店的超市化倾向):

3.大型综合超市也将以自己为主体开设具有专业店、专卖店和快餐店等功能的主体性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并将在商业街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中担当重要角色;

4.由于大型综合超市对中小型超市的挤压性竞争优势,也由于大型综合超市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购物不便利,从而为便利店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由大公司运作的连锁型便利店将迅速壮大起来,并率先在商业中发展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销售。便利店的迅速成长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出现了省时和便利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风向标,即规模式消费个性化的潮流开始涌动,各种专业和专卖店、连锁店(如家用电器、服饰等)将以极快的速度遍布市场。

5.在后超级市场时期,各种超市和便利店连锁公司将更多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数剧分析技术,提升品类管理技术和供应链技术的水平。各连锁超市公司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公司整体系统的竞争。确定正确的企业战略方向和有效的战略措施及技术手段已十分关键。

跟上第一主力

上海已率先迈向了后超级市场时期。如何应对这个商业时期的到来?

1.上海各大连锁超市公司在上海市场应尽量不新开中小型超市,即使要开也尽量离大型综合超市远一些。要坚决地挺进大型综合超市这一主力化业态领域,现在进入还有机会;

2.对我国一些超级市场发展较慢的地区,由于外资和沿海地区商业集团的进入,有可能跨过超级市场时期直接进入后超级市场时期。上海的连锁超市公司对这些地区的进入,必须要考虑用什么超市模式来进行外埠市场的拓展;

3.对一些以小型超市为主要业态的超市公司来说,要适时地创新业态,一是可以缩小店铺面积,向便利型超市和便利店发展,余剩的面积可以考虑开设快餐店或其他专业、专卖店;二是可将剩余的面积用于发展电子商务BtoC业务的物流配送站点;

4.对上海几大便利店连锁公司来说,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连锁便利店的店铺网络是最有价值的社会生活服务站点和电子商务BtoC业务的物流配送站点,必须与其他专业和服务性连锁店去抢市场和网点,否则会失去战略发展机会;

5.这两年来上海商界对“大卖场”的厉害是深有体会的,它对传统商业的杀伤力是毁灭性的,对中小型超市和新型商厦的杀伤也是巨大的,而后两种商业业态恰恰是上海商业近十年来的奋斗结果。在后超级市场时期对更新型的商业主力化业态——大型综合超市等“大卖场”要合理地做好市局,而不是限制数量。对其不能开设在主要的商业中心、内环线以外5公里之内不能开设的限制是恰当的,但要尽快地制定法规和实施条例。

谁能挑战第一主力?

从零售业发展的总体上说,大型综合超市的主力地位是明确的。在中小城市中的主力地位甚至是无法动摇的,这是因为在中小城市中商业业态的细分是不充分的,消费倾向更倾向于综合化,因此营业面积在2000-6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综合超市是绝对的零售业主力,但在大型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中大型综合超市的主力地位是会受到挑战的。

大型综合超市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主要来自于这样一些方面:

1.业态内部的恶性竞争

由于大型综合超市的优势和高速的成长性,各行各业纷纷进入这一业态,使得在大型综合超市中的竞争迅速成型,并趋向于恶性化。目前中国大型综合超市的发展主要是大公司的发展,如大型商业公司、房地产公司、金融性公司等。

2.专业性大卖场的竞争

大型综合超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催生着专业性大型卖场(Mart)的出现。专业性大卖场在一些主力类别的商品上将挑战大型综合超市,如家用电器、服装、鞋类、箱包、建材等。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际上的连锁商业在继大型综合超市后会以大型专业性卖场的方式大举进入中国。

3.连锁型标准食品超市的竞争

中国的超市发展是从传统食品超市发展起步的,是以经营包装食品和日杂用品为主的。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超级市场是无法逾越生鲜食品发展阶段的,否则超市在基本功能上永远有缺陷。特别是近几年传统食品超市在大型综合超市的挤压下毫无还手之力,这使得连锁超市的经营者下决心发展1500~3000平方米的生鲜超市,由于这种超市在地域上的便利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和商品经营上的特色性,形成了对大型综合超市的竞争。

4.连锁药店的竞争

在未来三年内连锁药店将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连锁店形态。由于医疗和药品销售的分开,国家的有关政策明朗化,各大药业公司都已制定了发展连锁药店的宏伟计划。当连锁药店迅速发展起来后,许多在大型综合超市中销售的主力类别商品,如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用品就会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在连锁药店中实现销售,因为消费者需要有药剂师的指导和建议,使这些商品增加了咨询服务的技术含量。

第一主力的回击

很明显的是,大型综合超市遇到的是大型专业性卖场和专业特色性连锁店的竞争。前者是产品线的宽和深及价格更低,后者是专业特色更明显,服务和技术含量更高。大型综合超市尤其是在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中的超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要早些意识到来自于这些方面的竞争,可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对策:

1.以自己为主体开设具有专业店、专卖店和快餐店等功能的主体性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使大型综合超市在功能上更综合,而且是一种专业性的综合,即超市和专业店的综合。原则上在大城市今后要开设大型综合超市,一般都应以这种模式为主;

2.在主力类别的商品上做深、做广、做精生鲜食品,因为惟有这类商品是不可能被人完全替代的。在高频率周转商品上更积极地开发自有品牌,使得价格更低更具有竞争性;

3.更进一步强化节假日的促销,做好消费者的需求研究和会员顾客的管理;

4.更充分地认识到汽车进入家庭对大型综合超市的影响,更加注重停车场的建设;

5.积极地在未来的商业形态中发挥自己的功能,要敢于在商业街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中担当重要角色。

当我们刚刚开始欢呼进入了后超级市场时代、刚刚为大型综合超市赶超百货商店、揭开光辉一页的时候,就已经看到它所遇到的竞争和挑战,这就是现代的商业竞争。在信息化社会中消费者的需求千变万化,技术手段运用的通用性增强,商业业态的变化更注重于各种资源和特色的组合及形态上的创新。各种商业业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而被新业态替代的机率则大大提高了。因此商业的发展就是业态和经营方式的不断创新,经商的真谛就在于此。

标签:;  ;  ;  ;  ;  ;  

超市业态模式的改革与竞争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