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这些矿产资源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只有具备足够的矿产资源,才可以促进我国持久、稳定的发展。我国当前对有色金属矿的需求消耗量非常大,但是这些有色金属矿是不可再生资源,只会越用越少,因此我们必须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我国有色金属矿采矿行业起步比国外相对晚些,不管是人员素质,还是技术水平方面都比较落后,因此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探讨这些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矿建工程属于专业化相对强的工程建设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也相对多,导致了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很难有效控制,为后续生产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要想保证矿建工程施工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应当从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适宜的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得以有效控制,从而为提升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1.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中的主要问题
1.1安全方面的因素
安全生产是确保现代企业健康、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的一项强制性规定。但是有色金属矿采矿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在工程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相关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具体而言,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地下开采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等原因导致矿井火灾、炮烟中毒等安全意外事故。②通常,采矿工程开采环境都是地下,采矿过程中不管是人员通行还是运输矿产,都一定要通过巷道、矿井,因此常常会发生矿井坍塌、矿井渗水等安全问题,特别是在采场上面进行生产时,冒顶片帮事故时有发生。
1.2技术方面的因素
我国采矿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采矿技术落后不仅会浪费大量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也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我国提倡“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同时,也一定要高度注重采矿安全,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不断提高、优化采矿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当前,我国有色金属矿采矿技术慢慢成熟,但是采矿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开矿技术发展之间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这样会严重阻碍有色金属矿采矿技术的发展。为了为有色金属矿采矿技术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一定要不断创新有色金属矿采矿理论。
1.3生态方面的因素
如果过度开采的话,肯定会严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一直以来,我国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都非常支持重工业生产,盲目的开采矿产资源,在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中都是采用相对粗放的方式,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金属矿资源,同时也会使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有时整座山、地下都会被挖空,这样很容易导致路面塌陷、房屋塌陷,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矿建工程中施工控制措施
2.1加强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的监督管理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工作人员的个人生命健康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论证开采方案。开采前一定要详细、认真勘察开采地区的地形地势等地质环境,如果开挖工作的危险系数较高,一定要制定出预采方案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而且这些方案以及应急措施只有经过专家审查论证后方可正式实施。②各级政府一定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确保经济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前提基础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有色金属矿开挖计划,千万不能为了求发展盲目的过度开采,破坏生态环境。③国务院应该负责审批重点矿产分布区域,而审批权限由国家相关领导直接掌控。
2.2不断提高采矿技术技能
我国现阶段采矿技术虽然逐渐发展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生产效率,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加强采矿人员的技术培训。采矿人员技术水平会直接决定有色金属矿采矿效率,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一批极具创新力、高素质、高专业能力的采矿技术人员。采用循序渐进、分阶段培训的方式有效提高采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采矿人员可以熟练应用各种新型材料以及技术设备,进而确保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②加强安全教育。一定要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向采矿人员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她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③想要有效提高有色金属矿采矿整体技术水平,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而且应该加强水电、热能等技术设施的利用。④对于矿产资源发展而言,交通运输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哪个地区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都必须修建完善、体系的交通运输线路,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矿产运输成本,真正提高采矿工程的运营效益。
2.3不断改进、优化采矿工艺
如果想要有效降低采矿工程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一定要不断改进、优化采矿工艺,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减轻地表塌陷。有色金属矿采矿工程中,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减轻地表沉陷,防止开采作业破坏地下水体,可以考虑采用房柱式开采、充填开采等多种合理开采方式。②改善、优化井下污水处理技术。为了进一步处理污水中的泥沙,循环利用净化后水能,一定要安装新型水泵。③有效降低矿石贫化率,提高矿石品位,充分保证在最优的资源配置下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2.4防止透水事故
应该对有色金属地下开采矿山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对于一些水文资料不明的情况应该责令停产,同时补充勘探,凡是水文地质方面发现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防洪构筑物进行加高和加固。而且还应该对矿井井田内的采空区地表塌陷范围内的地形情况进行详细核查,同时还应该对矿井范围内的老井、小矿井以及老采空区等进行详细调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要留足保安矿柱,不得加以破坏和开采。
结束语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有色金属矿采矿企业一定要不断引进并且培养更多优秀的采矿人才,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制定规范化的施工计划以及采矿布局,不断优化采矿工艺,真正做到充分开发、利用有色金属矿资源,促进我国采矿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心祝,杨科,涂敏,等.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03-106,113.
[2]刘友.采矿工程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30:40.
[3]贾晓峰.煤矿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19): 193-194.
[4]钱伟.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探究[J].山西建筑,2018,44(18):183 -184.
论文作者:谢庆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采矿工程论文; 有色金属论文; 矿产资源论文; 技术论文; 矿井论文; 我国论文; 建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