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
四川省建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质量降低导致的相对不足引起,以2型糖尿病居多,我国是全球糖尿病大国,据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全球22-79岁人群中,约有4.15亿人患有糖尿病,患病率越为8.8%,另外有3.18亿人糖耐受量受损,约占人口总数的6.7%,而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096亿,且有130万人死于糖尿病或其并发症,若不进行科学干预,相关医学组织预计到204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会上升至1.54亿左右,形势较为紧迫,同时还有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其中病人自身对疾病知晓率较低不良影响明显,我国糖尿病患者疾病知晓率仅为30.1%,其中仅有25.8%患者接受正规治疗,但在治疗时依从性不佳,血糖控制率仅为39.7%左右,且存在性别、区域、农村及城镇差异。因此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需采取有效措施让患者明确糖尿病如何控制,让他们明确得了糖尿病要注意些什么。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病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眼、心脏、肾脏、血管、足部、神经均会造成慢性影响,其中2型糖尿病居多,又被成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发生于35-40岁群体中,其与1型糖尿病相比,机体胰岛素产生能力并未完全丧失,甚至有的患者胰岛素产生过多,但是由于胰岛素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作用减弱,导致体内胰岛素相对匮乏。
2.糖尿病会出现什么症状?
糖尿病临床表现与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为主,患者发病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略,在严重高血糖状态下,上述症状较为典型,多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病人存在自发酮症酸中毒(DKA)倾向,若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情况则症状会更加突出,而2型糖尿病病人在一定诱因影响下也会出现DKA,常见诱因包括感染、治疗中断、胰岛素治疗不当减量、饮食不当等。此外发病后还伴有疲乏无力和肥胖情况,此类症状多出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且肥胖情况会进一步加大血糖控制难度,造成恶性循环,加重患者病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糖尿病致病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特性,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其中约1/4-1/2患者具有家族病史,相关研究显示临床上至少存在60种遗传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情况,1型糖尿病存在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2型糖尿病多源于基因突变,具体受胰岛素受体基因、胰岛素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等影响;同时糖尿病发病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尤其2型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很多患者均存在进食过多、运动量少等情况,1型糖尿病足与免疫系统异常关系更为密切,很多患者存在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或赛腺病毒感染情况,发生免疫反应,进而破坏了胰岛素β细胞。
4.糖尿病患者该注意些什么呢?
4.1糖尿病一定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吗?
一提到糖尿病,大众会联想到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那么真的一旦得上糖尿病便会发展为肾病吗?有报道指出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50%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2型糖尿病中也有5%-10%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对糖尿病患者影响较大,但患者无需过度恐慌,在疾病控制过程中注意预防并发症发生,对于病程超过5年患者,必须定期检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密切监测血压情况,并做眼底检查,若患者微量白蛋白增加,且可排除运动、泌尿系统感染、原发性高血压等诱因,则需更加严格控制血糖,尽量保证趋于正常水平,并合理控制血压,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
4.2糖尿病患者少喝水可以吗?
糖尿病患者常见症状为多尿,很多患者为了减少排尿,会采取少喝水的措施,但这样做是有害健康的,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血糖过高,为了促进血糖排出,机体尿量会增加,而尿量一旦增多,体内的水分流失也相应增大,并对神经中枢进行刺激,导致出现口渴情况,患者才会出现多饮问题,但是若盲目控制饮水量会造成血液浓缩,导致体内废物或血糖无法顺利排出,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饮水方面需注意如下事项:保证水分供给充足,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并非少喝水就能改善完全控制多尿情况,患者应根据自身饮食习惯,排除食物中提供的水分外,保证外部饮水供应充足,每天饮水量在1500ml左右;打好提前量,尽量不要等到口渴难耐时再喝水,通常人体轻度缺水不会引发口渴情况,只有当机体缺水等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口渴症状,这时补水已经晚了,此时机体血糖已经处于波动状态;喝水以白开水为宜,糖尿病患者首选补水方式为多喝白开水,豆浆、牛奶也可适量饮用,改善患者缺钙情况,但是患者切忌不要喝含糖饮料。
4.3合理饮食,吃饱还控糖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存在诸多禁忌,每天要限制总热量,并降低油脂摄入,但是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需长期控制饮食,很多患者由于吃不饱很降低了依从性,导致血糖波动,因此在饮食控制上应进行个性化分析,让患者在吃饱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依从性。以身高165cm,体重79kg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为了控制血糖,每天摄入热量在1500kcal左右,可摄入蔬菜750g、豆制品25g、牛奶240ml、肉蛋类100g、主食225g、调和油20ml,具体分配到三餐:早餐:鸡蛋1个、牛奶1袋、蔬菜150g、中等大小馒头1个(大于25g普通面粉);午餐:100g米饭(标准小碗1碗为75g)、300g蔬菜、大概50g瘦肉或排骨,用油量控制在10ml;晚餐:75g米饭、25g豆制品、300g蔬菜、用油10ml。为了提高饱腹感,我们可根据患者自身喜好,对食材进行调整,以早餐为例,可将25g面粉换为100g土豆,二者提供热量相当,但后者更能让患者吃饱,同样对于蔬菜,其能量密度较低,患者吃不饱,可将其换成胡萝卜,150g蔬菜能量与60g胡萝卜相匹配。
4.4糖尿病患者运动就可以了吗?
糖尿病患者真的运动就会利于血糖控制吗?答案是否定的,最重要的是运动前要评估,运动选择要合理,糖尿病患者要制定适宜自己的运动计划,保证可长期坚持才更利于疾病控制,在运动方案制定或实施前必须进行运动评估,接受系统身体检查,充分分析病史情况,结合自身日常运动状态,检测心脏功能和是否存在并发症,以此明确机体适应状态,保证运动方案的安全性。对于空腹血糖>16.7mmol/L、肾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合并急性感染患者不得进行运动。具体运动时要选择适宜运动项目,保证机体耐受可长期坚持,具体可选择慢跑、散步、健身操、太极拳等。
论文作者:李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糖尿病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胰岛素论文; 情况论文; 症状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7期论文;